孫玉梅
摘要:近年來我國集團化管理的大中型企業越來越多,也愈發重視對外適應市場、對內深挖內潛。但由于現有管理控制手段的局限性,使得集團各子公司、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及時、數據真實性較低,滯后的信息與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偏移,從而使集團公司對各子公司管理難以進行全面監控。ERP系統作為新型企業管理軟件為實現集團化企業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利保障。文章針對某集團公司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上的實際應用,探究其如何發揮ERP系統的新技術優勢將業財融合、實現一體化管理,從而達到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ERP系統;集團化企業;財務管理;重要性;應用
一、ERP系統對集團化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
ERP 是一套多方面、全方位、為企業運作提供輔助決策和日常管理信息的大規模業務集成軟件。它從市場需求分析、物料需求計劃、采購計劃、存貨倉儲、物流運輸、購銷業務、生產過程、產品質量、項目施工、設備資產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特別是通過工藝料單(配方)模塊的動態數據分析,以達成企業以銷定產,以產定料的良性經營模式,進而控制企業經營風險和盲目擴大投資規模的狀態,加快了企業資金周轉效率,糾正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從而使企業能夠全面監控經營過程和結果。針對集團化企業而言,ERP 的作用在于為企業提供一套集成統一的應用平臺,覆蓋業務管理內容,實現信息的及時、完整、真實的收集與傳遞,提高集團各子公司及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效率與準確度,控制集團公司運營過程中的業務規范性,從而成為企業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二、ERP系統在集團化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一)集團統一會計核算平臺的構建原理及功能
第一,搭建集中統一會計核算平臺的基礎是確定財務組織及崗位,在此基礎上制定統一的會計核算政策、規范集中基礎數據、落實內控管理制度。
第二,具備了以上建立集中統一會計核算平臺的基礎條件后,需要以財務系統為中心,將財務系統中的應收應付、存貨核算、薪酬核算、固定資產模塊構建形成動態會計平臺,使之在財務系統內部與核算處理的各業務流程進行數據流轉、審核、比對、匯總,在各責任中心核算成本費用及公司經營損益,最終形成財務會計報表、集團合并報表、財務分析等指導企業經營決策及戰略管理的資料信息。
第三,在集中統一的會計核算平臺上,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相融合。購銷存系統對接應收、應付及存貨核算模塊;人力資源系統對接財務系統中的薪酬核算模塊;資產管理系統對接財務系統中的固定資產模塊;生產系統對接購銷存系統,形成采購、銷售、庫存、生產、質量、資產、人力資源、財務系統集成,避免業務運作與財務管理脫節。
在這個集團財務會計平臺上,能夠實現集團化企業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全面監控管理,可以將集團分散式賬務管理變為集中式管理,建立集團統一的財務核算體系。主要實現的功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集團結合企業性質及財務核算內容,制定統一的會計科目及會計核算政策,各公司依據權限數據共享,使得公司之間的財務數據具有可比性,便于集團進行匯總分析。
第二,集團總部制定統一的財務檔案管理制度,對下屬公司實行財務各項會計檔案及基礎資料集中統一管理,按照制度規范進行基礎管控。
第三,實行集團各公司財務數據及統計歸口管理,實現業務數據來源的唯一和管理追溯,從而防范數據披露風險,以確保對內、對外信息披露的一致可比。
第四,制定并落實集團財務統一內控規則,實現業務流程可視,以規范各項業務流程的操作,防范財務內部及其他業務部門的操作風險。
第五,設置預警平臺,在出現會計核算平臺設置內控預警值時,及時提示管理人員進行業務預警處理,從而提高整體運作效率,加強管理控制能力。
(二)ERP系統在財務管理模塊上的主體架構及主要功能
ERP系統在財務管理模塊上應具備以下主體模塊:第一,財務核算:包含總賬,應收、應付管理,費用報銷,固定資產,存貨核算;第二,資金管理:包含現金管理,賬戶管理,銀企直聯,商業匯票,資金結算,付款排程,資金調度,資金計劃;第三,管理會計:包含責任中心會計,產品成本;第四,報表管理:包含業務統計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管理分析報表;第五,全面預算管理:包含預算體系建設,預算編制,預算審批,預算預警,預算控制,預算分析考核;第六,戰略管理:包含集團合并報表,集團合并賬簿,財務分析。
各主要模塊中的具體功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總賬系統覆蓋了公司全過程會計核算業務(包含采購、生產、銷售的經營全過程),管理會計憑證、明細賬、總賬和會計報表的信息。對內提供決策信息,對外提供財務報表。
第二,應收、應付管理,通過對客戶的明細化管理,有效的與采購、銷售、物流及進出口等模塊有機結合,實現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業務數據與往來掛賬數據的無縫連接,實現對國內外客商的往來款項的管理和收付款管理,并進行靈活的賬齡分析,規避壞賬的發生,監控支付的風險。
第三,固定資產管理實現資產從請購,到采購,到資產建卡,資產變更,資產處置到資產報廢的完整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統。
第四,報表管理能夠提供報表集中管理平臺,滿足集團及股份公司對遵循國內、國際會計準則的企業內部管控、財政部、國資委等不同報表的編制、合并、匯總需求。滿足集團及股份公司財務數據及經營管理數據整體性、統一性的歸集和整理需求。
第五, 建立了全集團統一的預算管理平臺,制定預算管理指標體系,支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面預算模式,通過預算基礎信息設置、預算編制、上報/下發、審批、調整、執行/控制、逐級匯總合并、分析評價等全過程管理,形成強大的預算管控體系。
(三)ERP系統中財務管理模塊與其他模塊接口的管理應用
第一,財務管理與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期貨管理、九恒星資金管理等都存在接口關系。
第二,采購管理中原材料的采購數據、銷售管理中產品的銷售數據都會與財務管理中的存貨核算有關聯,數據傳到存貨核算中進行出入庫成本的計算,生成財務憑證。
第三,采購管理中原材料的采購數據、銷售管理中產品的銷售數據都會與財務管理中的應收應付管理有關聯,數據傳到應收應付管理形成應收應付賬款的管理,同時能夠進行往來款項的收付款工作,并生成相應的財務憑證傳遞到總賬系統中。
第四,固定資產的采購管理可以和庫存管理相結合,并將采購的固定資產轉入固定資產管理中進行管理。
第五,采購管理、銷售管理與全面預算管理相連接,實現對采購指標數據和銷售指標數據的預算控制和分析等。
第六,采購管理、銷售管理與資金管理系統相連接,實現對客商的收付款的工作,同時對資金的收支執行情況進行分析。
第七,采購管理、銷售管理與報表管理、財務分析等相關聯,可以將采購和銷售的業務數據獲取到報表管理和財務分析系統,生成集團各類報表。
第八,期貨管理集成使用,將期貨業務中的保證金、套期保值、交割等的處理,在財務核算上進行連接,通過會計平臺生成憑證與財務實現無縫對接。
三、ERP系統對集團化企業財務管理的應用價值分析
通過ERP系統的集團財務管控,能夠滿足集團財務管理中人工統計匯總很難實現的各項管理需求,其發揮的作用和價值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集中統一的財務核算:解決了集團各公司財務信息分散問題,使各公司能夠及時、準確的向集團總部傳遞企業經營的全流程數據信息,為集團領導做出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第二,建立集團的內控管理體系:多維度的全面預算管理幫助集團實現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過程內部管控,特別是對預算的分析進行重點管理。
第三,建立集團層面的資金監控平臺:構建多層次的資金監管體系,形成集團資金池,有效的對各子公司的資金流入流出進行管理和監控,有計劃的調配資金使用,從而降低企業資金使用風險和成本。
第四,實時掌控集團的資產情況:建立集團資產集中管控體系,實現有效的資產集中管理與監控。
第五,建立集團的基于業務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內控與風險管理將企業戰略方向和長遠規劃風險、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投融資風險、購銷業務活動風險、日常管理風險、企業商業機密風險、人才及市場的競爭風險等作為ERP系統財務管理模塊中重點監控管理內容,將內控制度和流程貫穿于企業各項管理與業務活動中,全面控制企業戰略和經營風險,在監控業務的同時更好的服務于業務,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競爭力。
第六,為決策層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集團各公司財務數據及統計歸口管理,便于集團掌握下屬公司的財務信息,通過商業智能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決策信息,幫助集團掌控全局、提升全面的管控能力。
第七,實現企業社會價值:企業經營本質就是在社會價值鏈增值過程中,通過人力、設備、財務等資源的運用和保障,完成物流、資金流的有效流轉,通過ERP系統的管控過程,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務和質量,滿足社會的需求,從而實現企業價值增值。
四、結語
集團公司因跨地域、多元化的經營特點,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隨著管理部門組織機構、業務處理流程的不斷變化,對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提高整個企業的運營效率,增強計劃、預警、執行、控制、分析能力的同時就尤其突出顯現了ERP系統在集團化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技術優勢。通過以財務為中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基于各業務部門的業務流程、生產流程與財務一體化,管控一體化,實現數據匯總、多層次、多維度、快速靈活的查詢、分析及報表制作, 及時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和服務。因此,建議集團化管理模式的大中型企業,高度重視信息化系統建設,以高效的信息化系統對企業管理進行全面監控,從而保障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鄭建萍.加強集團公司對下屬子公司財務管控的思考[J].納稅,2017(36):60.
[2]姚海英.ERP在財務管理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8(05):146-147.
[3]孔三立.論ERP系統在大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9(08):145-146.
(作者單位:天津德曼瑞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