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2021年丑牛年股市的走勢,會呈現何種趨勢呢?或許我們猜不到,因為資本市場的風格轉換節奏類似于猜大小的游戲。按照過往生肖與股市的規律來比較,就有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即2020年子鼠年小市值公司漲得比大市值公司好,但到了2021年,大市值的周期股將會漲得比小市值成長股更好。為什么?
一是,2020年7月份開始,從2018年10月份開始的三年牛市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
前期滯漲的大盤股將會進入補漲階段,尤其是順周期里面的藍籌股出現3-5倍的漲幅概率很大。
二是,順周期行業與經濟增速保持強正相關關系。
2020年預計中國GDP增速是2%左右,由于基數較低的原因,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GDP增速可能會達到8%,經濟增速實現了4倍增長,那么,與此相關性較大的順周期行業將會實現業績400%的增長,考慮到順周期行業藍籌股的估值普遍處于自2007年以來的歷史底部,所以,順周期藍籌股將會有望實現一次戴維斯雙擊,即業績增長4倍的同時,估值(市凈率)也會大幅提升。投資股票的收益主要來自于三個因素:一是股息、二是業績增長的回報、三是估值增長帶來的回報。而A股市場主要依靠后兩個因素提升投資收益。
四是,從投資時鐘的角度考慮,當經濟進入增長階段及貨幣政策邊際收斂的時候,往往周期+價值的風格會占優。周期股和價值股都是A股市場調整時間最長,但未來業績彈性最大的行業或板塊。
五是,按照投資時鐘理論,公用事業板塊是經濟進入過熱階段的布局機會。所以,現在A股的樂觀情緒即使還沒有完全反映到周期股和公用事業板塊的股價上。或者說周期股目前仍處于牛市第一階段,但公用事業板塊仍處于底部,牛市還沒有開始,安全邊際甚高。如果作為后入場的投資者,可以把公用事業板塊作為優先選擇的對象。
公用事業板塊當中,筆者最看好核電。我國核電行業的滲透率仍然偏低,發電量占比僅為5%,遠低于美國和法國等傳統發達國家,在碳中和的大趨勢下,中國核電行業無論是從技術研發,還是發電量占比等角度,均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此外,核電行業類似于水電模式,前期資本開支較大,折舊成本高,所以凈利潤看上去沒有那么高,但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卻是真真正正的好,且遠大于凈利潤。一方面,加快折舊可以為公司起到稅盾的作用,實現更多現金歸企業使用,同時,在企業擴張階段,也需要大量融資,節約稅收是為了減輕企業融資負擔,資本金更多依靠內生性增長的補充。但考慮到未來融資成本逐步下行,對重資產的成長性行業來說,未必是壞事。現在這個階段看上去利潤不高的企業,未來將會實現業績大幅改善。這就是市場目前對核電估值給予過度保守的預期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