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游戲是游戲的一種形式。近年來,民間游戲越來越受幼兒園的歡迎,為了充分挖掘民間游戲的傳統文化價值,很多幼兒園開始組織幼兒進行民間游戲,為了發揮民間游戲的最大價值,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們可以將民間游戲進行創新,應用到幼兒活動中,以發揮民間游戲的各種教育價值,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文章將研究如何將民間游戲進行創新后應用到幼兒活動中。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活動;創新;應用
一、 什么是民間游戲
民間游戲是從民間代代流傳下來的游戲,有的民間游戲還具有地方特色。烏丙安先生認為:“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稱玩耍。”民間游戲有不同的分類形式,為了方便研究,文章將民間游戲分為運動類民間游戲、語言類民間游戲、益智類民間游戲和表演類民間游戲。
運動類民間游戲是幼兒接觸得比較多的民間游戲,如炒黃豆、跳繩、斗雞、踢毽子等,這些民間游戲是幼兒平時在生活中也會玩到的。運動類民間游戲需要幼兒將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或者各部分動起來,在游戲中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在運動類的民間游戲中,涉及幼兒的跑、跳、鉆、爬等運動技能的鍛煉。語言類民間游戲,一般就是一些民間流傳下來的童謠,如外婆橋、拍手歌、問答歌等,通過幼兒念童謠進行游戲,進而改編童謠,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益智類民間游戲涉及幼兒的記憶、思維、語言、注意等多種認知能力,需要幼兒運用到手、眼、口、腦、耳等器官,通過益智類民間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表演類民間游戲,集模仿性和娛樂性為一體,幼兒在表演的時候可以進行模仿,也可以進行創編。通過表演類民間游戲,讓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化,讓幼兒學會欣賞藝術、展現藝術,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能力。
二、 為何要將民間游戲進行創新
民間游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代相傳,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民間游戲具有重要的傳統文化價值,通過一代代的流傳,保留下來的都是比較經典的有價值的游戲。“民間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有助于幼兒體能、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的民間游戲比較老舊,不適合幼兒直接玩;有的民間游戲玩法比較單一,趣味性不夠;有的民間游戲難度不適合幼兒。為了發揮民間游戲的最大價值,我們可以將民間游戲創新后應用到幼兒活動中。將民間游戲進行創新,既可以吸取到傳統游戲的精華部分,還可以順應時代的潮流,一種民間游戲可以有不同的創新,有不同的玩法,將創新之后的民間游戲應用到活動中,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玩的欲望,讓幼兒在玩中學,還可以引發幼兒的思考,在游戲中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其實,將同一個民間游戲進行不同的創新,可以應用到不同的幼兒活動中,甚至可以生成一張有聯系的活動網絡。比如民間游戲打陀螺,我們可以進行改編創新,延伸出科學活動《怎樣才能使陀螺轉的時間長》、美術活動《我設計的陀螺》、體育活動《陀螺大賽》等一系列的活動。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游戲,讓幼兒不僅熟悉打陀螺這個運動類民間游戲,而且進行創新改編,延伸出各種各樣的活動,能夠發揮民間游戲的最大教育價值,在這些活動中,幼兒能夠感受到玩陀螺這樣的民間游戲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游戲,增加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興趣和喜愛。
三、 如何將民間游戲進行創新
(一)改變民間游戲的難度
有的民間游戲難度不適合幼兒,或者不適合某一年齡段的幼兒,我們可以將它們進行改編,讓它們更加適合幼兒。比如,我們可以將五子棋的游戲進行改編,對于年齡偏小的幼兒,可以請幼兒先玩四子棋的游戲,通過減少一顆棋子,減少游戲的難度,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慢慢掌握數數的能力,同時通過游戲感受到數數游戲的趣味性。
對于大班的幼兒,我們還可以增加游戲的難度,在玩五子棋的基礎上,幼兒可以不用棋子,用寫數字的方式,寫數字1-5中的任何一個,然后將數字1-5按照順序連起來成一條直線的得一分,最后看誰得的分數多就算贏。這樣子的難度比較適合大班的幼兒,增加了難度之后,幼兒需要想辦法把數字1-5連起來,而不是光放5個棋子就行了。這樣子的游戲也融入了幼兒的數學技能。
還有運動類民間游戲踢毽子,踢毽子這個游戲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教師可以改變游戲的難度,在毽子上面系一根繩子,然后請幼兒拎著繩子踢毽子,這樣既減輕了幼兒踢毽子的難度,也讓幼兒可以玩到踢毽子這個游戲。除了拎著繩子踢毽子,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嘗試將毽子放在頭頂,頭頂毽子走路,從同一起點出發,看誰走得遠,最后掉下來的走得最遠的幼兒就贏了游戲。頭頂毽子這個游戲不僅改變了游戲的難度,也將游戲的形式進行了改變,借助了民間玩具毽子,進行改編后比較適合幼兒,鍛煉了幼兒的平衡能力。
(二)改變民間游戲的玩法
我們不僅可以改變民間游戲的難度,還可以改變民間游戲的玩法。“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些共性的問題或需求,這時教師可把民間游戲與教學活動整合,適時地開展集中教學活動,給予幼兒適宜的幫助,從而促進游戲的逐步發展。”比如,我們可以將拍三角這個運動類民間游戲進行改編創新,應用到幼兒的教學活動中去。我們可以請幼兒在三角上面寫上1-10以內的任何一個數字,然后請兩名幼兒同時隨機的抽出一個三角,比一比誰的三角上面的數字大,誰的三角上面的數字小,數字大的幼兒就可以贏得對方的三角。將拍三角這個游戲進行改編,應用到數字比大小的活動中,這樣的方式比較有趣,將有關數字比較枯燥抽象的活動游戲化,不僅能夠吸引幼兒的興趣,而且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比一比數字大小的本領。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將拍三角的游戲進行改編,可以在三角上寫上1-5以內的任何一個數字,然后請幼兒進行拍三角的比賽,最后算算誰贏的三角上的數字加起來最大就算贏,這個創新后的活動比較適合大班的幼兒。
再比如,有一首民間童謠叫《外婆橋》,我們可以將它進行改編,在游戲中,設置一個起點、一個終點(外婆橋),然后請兩名幼兒面對面手拉手從起點橫著往前走,設置幾個小組參加比賽,哪組先到外婆橋哪組就贏了。這樣子的游戲,比較有趣,能夠讓幼兒在走到外婆橋的過程中鍛煉兩名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三)改變民間游戲的材料
通過改變游戲的材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游戲創新成比較適合幼兒的游戲。比如華容道,如果直接玩華容道,是不適合幼兒園的幼兒的,但是,我們可以將華容道的游戲材料進行改變,改成“營救小動物”的游戲,我們采用華容道的游戲形式,可以移動各個棋子,但是每次只能移動一格,然后把游戲的材料變成一只小動物和其他障礙物。設置一只需要營救的小動物,然后再做一些石頭等障礙物放在游戲盤中,適當減少障礙物的數量,降低游戲的難度,然后請幼兒進行游戲,將小動物一步步地救出來。
再比如在玩民間游戲《老鼠籠》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老鼠籠的中間放一些手工做的玩具糧食,然后再請幼兒玩游戲,老鼠在老鼠籠中穿梭的時候可以去偷這些糧食,直到最后被抓住,看誰偷的糧食最多誰就贏了。這樣創新之后的游戲,在原來游戲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和趣味性,幼兒在扮演老鼠的時候,不僅需要在鉆進鉆出的時候注意不被老鼠籠抓住,還需要抓住機會去偷老鼠籠中的東西,激發幼兒挑戰的欲望。
還有民間語言游戲《數松鼠》: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幾只,讓我數一數。一二三……,
x只小松鼠。我們可以將這個游戲進行改編,增加手偶到游戲中,一個幼兒念兒歌,一個幼兒10只手指帶上手偶,等到念到“數一數”的時候,帶手偶的幼兒可以任意伸出幾只手指,請念童謠的幼兒數一數,然后兩人交換角色進行游戲,或者幼兒也可以將童謠中“松鼠”替換為別的小動物,然后幼兒帶上這樣的手偶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增加或者改變游戲的材料,能夠豐富游戲的趣味性,更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有民間益智游戲五子棋,當班級中沒有五子棋游戲盒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紙上畫出一個個的格子,然后請幼兒一個人畫“圈”,一個人畫“叉”,最后誰先在格子上把自己的四個或者幾個圖形連成一條線就算贏。在這個游戲中,雖然沒有五子棋,但是教師根據身邊已有的材料,自制游戲材料,請幼兒進行游戲,也是比較有趣實用的。等到幼兒熟悉游戲規則后,可以合作畫格子,自己商量幾個棋子連成一條線才算贏。
(四)拓展民間游戲的內容
對于一些民間游戲,我們還可以拓展它們的內容。通過拓展民間游戲的內容,我們可以將民間游戲中一些比較有趣的東西應用到幼兒的活動中。比如民間童謠《顛倒歌》,在學習了這首童謠之后,幼兒都能夠念這首童謠,能夠通過念童謠感受到童謠的趣味性,但是我們還可以將顛倒的玩法創新應用到活動中。比如,在小班的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水果之后,我們可以出示一些幼兒平時就認識的常見的水果,然后請幼兒將水果的名字顛倒過來念,這樣子幼兒會覺得比較有趣,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
再比如,運動類民間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我們可以將游戲的內容進行拓展,拓展成聽數抱團的游戲,比如大家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說三點了,剩下的幼兒就需要三個三個抱在一起,如果不是三個在一起的,就要被淘汰出局。通過這樣的拓展游戲,不僅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而且鍛煉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再舉個例子,在幼兒掌握了如何玩石頭剪刀布之后,可以在地上畫好一個個相互連著的格子,然后請兩名幼兒一起站在格子的起點上,進行石頭剪刀布的游戲,誰贏了可以往前走一個格子,輸了的人就原地不動,最后誰先走完全部的格子到達終點誰就贏了。將這樣的游戲進行創新之后,可以豐富幼兒平時的活動,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還有運動類民間游戲《斗雞》,如果我們單單玩斗雞,幼兒玩久了會覺得比較無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拓展這個游戲的玩法,教師可以將當下比較流行的“撕名牌”游戲加入活動中,在每個幼兒的背后貼一張名牌,然后幼兒邊斗雞邊去撕別的幼兒的名牌,被撕下名牌的幼兒就被淘汰出來,保留自己名牌到最后的幼兒獲勝。在這樣改編的游戲中,既可以鍛煉幼兒的單腳跳躍能力,還可以將有趣的游戲融入進去,增加游戲的難度,豐富游戲的內容,讓幼兒在玩的時候不至于很無聊。如果幼兒玩得熟練了,也可以將斗雞撕名牌改成單腳跳撕名牌或者別的形式撕名牌,將游戲進行多種延伸和改編,既豐富了游戲內容,也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
四、 結語
民間游戲是傳統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帶領幼兒玩民間游戲的時候,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游戲中的精華部分,改變游戲的難度、玩法、材料,拓展游戲的內容,將民間游戲進行創新后應用到幼兒的活動中,通過創新后的民間游戲,激發幼兒挑戰的欲望,讓幼兒在有趣味性、有教育性的游戲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343.
[2]烏李姍澤,劉婧,楊興國.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之行動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0.
[3]烏潘曉云,官綺凡.以實踐創新視域審視幼兒園課程中的民間游戲[J].幼兒教育研究,2018(6):2.
作者簡介:吳麗紅,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巴城鎮鳳棲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