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會亞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文物維護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文物建筑維修保護的材料與工藝選擇是十分復雜的,由于修復師對修復工作的理解認識不同,所以沒有修復材料和工藝的標準答案。本文首先介紹了文物建筑維修保護中材料的選擇,隨后以三合土地面以及鎏金構件維修保護為例對工藝與材料的選擇進行了探討,以供有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文物建筑;維修保護;材料和工藝的選擇
引言:
古建筑作為國家的文化遺產,能充分反映出國家歷史,是輝煌的見證,記憶的留存,材料和工藝的選擇應用是文物建筑維修保護的基礎,其工作內容在文物保護條例中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運用時所遇到的情況,往往比指導原則更為復雜。因此,為了做好文物建筑維修保護工作,就必須深入理解指導原則,通過不斷維修實踐并吸取前人經驗來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
一、文物建筑維修保護材料的選擇分析
為了解決文物建筑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在其維修保護過程中,要遵循可逆性原則,為今后更好地保護與修復預留出回轉的余地。因此在文物建筑維修保護時,一般不選擇混凝土這類不可逆的高強度材料,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如果由于文物建筑的自身材料原因導致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時,最終也會選擇用水泥混凝土來進行修復。水泥的修復雖然強度較高,但由于其具有的不可逆性,并且會對相鄰材料造成損傷,因此不推薦選用水泥進行文物建筑的維修保護[1]。在替換材料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與建筑本身的材料相同或相近的材料,以保障修復過后的文物建筑,在外觀和形式上與原材料盡量相同,但部分材料由于多種原因,可能無法進行同種類的材料替換,不得不尋找其他材料進行修復,在選擇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使用年限等因素,并盡可能避免修復后帶來的新問題,減少后期維護成本。進行文物建筑的部分修改建設時使用的建筑材料應當保障其實體感較弱,避免其對原有文物建筑的識別造成影響,修改建筑的結構方面,可以選用鋼材、玻璃等復合材料,保障結構的完整與穩定性。
文物建筑中鎏金構件維修材料,其在建筑結構上更容易進行維修替換,對建筑本體的影響較小,修復時間較短。鎏金構件由于其特有的物理性質能利用金屬光澤和精細結構來體現藝術特征,在維修保護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選用材料的物理與化學性質。可以適當利用玻璃材料保護古建筑中鎏金構件的同時,其透明性和反射性也可以營造藝術氛圍,玻璃材料在色彩的選用上也有著極大的選擇空間,但在大范圍應用時,應當避免產生眩光問題[2]。
二、文物建筑維修保護中材料和工藝的應用
(一)三合土地面的材料選擇與施工工藝
顧名思義,三合土是由三種材料混合夯實而成的建筑材料,不同地區的三合土材料也各不相同。古建筑中一般使用三合土,作為建筑的墻基或地面,而作為地面面層使用時多采用菱形藝術手法鋪設,如潛山市的徐家高老屋正廳、宿松縣養英山莊門廳等,省內不少實例可見。
1、材料的準備
三合土地面,強度較高,外觀類似混凝土,其成分為熟石灰:粗砂:粘土=2:4:4,但這種成分配比也不是絕對性,還是要根據地方原材料配比施工,就拿我省為例,皖南地區三合土地面做法就與皖西南、江淮地區地區就有差別,有時同一個地域也有不同,需根據現場原材料、原工藝進行施工。材料配比完成后加適量水充分攪拌后,放置48 小時左右,施工時再加適量水拌勻。
2、基層的處理
對原破損地面、后期改動的水泥地面進行鑿除。鑿除的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待鑿除完畢清理后開始對原土層進行夯實,邊夯實邊觀測,觀測其土層的干濕度,
不宜過濕或過燥。
3、三合土的地面施工
待地面基層達到施工要求,繼而把攪拌好的三合土在基層上分層鋪設拍打,第一層拍打至50%的強度即可,不宜拍打過強,待第一層完成后開始進行第二層鋪設,每層需采用人工拍打,厚度在5-10cm,要求地面拍打要平整;最后再用較稠的三合土鋪砌拍打找平,拍出漿液,自然晾干。也有在干后上勻涂生桐油3-5 遍的做法[3]。
(二)鎏金構件的材料選擇與施工工藝
1、文物建筑鎏金構件
(1)釘帽,耳帽多用于瓦面的固定,通常呈饅頭狀釘入瓦面內。
(2)面葉、魚餌釘,面葉楚在隔扇和橫向抹頭交匯處在面葉邊緣有一圈魚餌釘進行加固裝飾。
(3)螭廣帶,在大吻兩側與瓦面相連,固定大吻。
2、鎏金修復流程工藝
(1)溶解黃金
將黃金捶打至一毫米以下的薄片剪碎后倒入坩鍋,按3:8的比例加入水銀。輕微搖動坩鍋,并用木炭棍不斷攪動加熱,直至部分水銀冒出小泡,將溶液倒入冷水中等待其冷卻沉淀,最終得到的泥狀物稱為金泥。
(2)涂抹金泥
將銅器表面的銅銹及污垢打磨干凈,隨后將金泥沾取等量的鹽、礬混合液涂抹至銅器上,用漆刷蘸取鹽、礬混合液刷勻金泥,盡量保證銅面上的金泥均勻平整。
(3)蒸發水銀
在鐵絲籠中放置燒紅的無煙木炭烤抹金部位,待抹金面的水銀蒸發起白煙時即停,用硬鬃刷進行捶打,反復進行此步驟并逐漸升溫。直至鎏金面逐漸由白變黃,最終水銀耗盡黃金全部露出。在蒸發水銀的過程中部分水銀會冷凝到銅面上,需及時擦掉。由于水銀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在此過程中要注意自身防護工作,佩戴好防毒面罩。
(4)壓平黃金
在涂抹金泥的過程中,由于是人工涂抹表面不可能十分均勻,并且在蒸發水銀時金泥中顆粒的存在也可能導致空隙的出現,因此要對黃金進行壓光處理,將鎏金面的微小空隙壓實[4]。
三、結束語
古建筑作為古代留存的珍貴文化遺產,需要全民族人民自覺維護以及政府的大力監管,并為文物建筑的維修保護工作投入資金,使古建筑發揮特有的社會人文價值。古建筑的維修和保護作為一整套系統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建筑材料和構造,做好前期調查工作設計施工內容來幫助古建筑延年益壽。
參考文獻:
[1]霍曉東.試論古建筑維修與新材料新技術運用[J].青春歲月,2019,000(002):440.
[2]底夢月.文物建筑保護維修工程相關問題芻議[J].傳播力研究,2019,000(008):233-233.
[3]吳任平, 包喬楓, 季宏. 閩江口海防炮臺古三合土材料及工藝的研究[J]. 工業建筑, 2018, v.48;No.544(05):132-138.
[4]葉良,李強強.文物建筑灌漿修復效果科技檢測技術應用研究——以杭州閘口白塔保護工程為例[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8,v.30(0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