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瑋
摘 要: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下,對高中生越來越重視多方面知識的培養,其中金融教育已成為高中生教育的熱點話題。高中生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而衍生的特殊消費群體,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形成固定理財觀念的關鍵時期,對于以后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有重要影響。但從實際的高中生教學中,發現學校安排的課程仍然是高考既定的科目,對于金融教育處于忽視狀態,學生的金融理財知識比較薄弱,甚至對于手上的金錢不能做出科學規劃和理性消費。因此,本文針對現階段我國高中生接受金融教育的影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可提升高中生對金融教育的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教學;金融教育;高中生;理財知識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高中生已成我國特殊的消費群體,金融理財知識的培養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之一,有助于學生向綜合能力方向發展。隨著國家對教學不斷進行改革,對高中生進行金融教育,已成為高中教育的熱點話題。因此,對高中生進行金融教育,加強金融理財知識的培養,會對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消費觀有重要影響,甚至能影響未來的生活質量。所以,進一步分析金融教育對高中生金融理財知識的影響,很有現實意義。
1金融理財知識對高中生教育的影響
1.1在思想方面的影響
對高中生進行金融教育,能讓學生從思想上形成理性的金錢觀念,達到正確消費和儲存。只有將高中生真正進行系統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掌握金融的基礎知識、理財觀念和消費形式,會從思想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理念,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加強對金錢的認識、使用和存儲的能力。
1.2對理財方面的影響
社會中存在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學生在不同教育階段,適合不同的理財方式。對高中生進行金融教育,加強金融理財知識的培養,能正確引導學生正確選擇適宜的理財產品,將自己的理財達到最高的經濟性。例如,高中生手上的金錢數額一般不會很大,加之大部分理財產品有最低額度和時間限制,不是很適用。高中生對于網絡技術能較快進行掌握,近些年支付寶、微信等軟件出現的理財產品,基本沒有最低額度,能隨取隨用,因此高中生比較適合,但也應隨時注意網絡陷阱,減少經濟的損失。
1.3對消費方面的影響
現階段,在高中生消費中有很多不良表現,例如盲目消費、追求品牌而高消費等。因為高中生沒有接受過金融方面的知識培訓,對于自身的消費理念沒有正確的認知,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缺乏對金錢的認識、使用和存儲的能力。通過金融教育方式可使高中生對消費觀念,進行系統的認知和理性開支,正確衡量物品的價值,依據購買力控制自身的消費行為。
2目前我國高中生接受金融理財教育的現狀
2.1缺乏科學的課程設置
自改革開放后的這些年中,我們對于理財知識的學習比較重視,已意識到對于自身的重要影響。所以,在高中教育階段即接觸金融相關知識,使學生能盡早了解金融理財。然而,在學校的實際金融教學中,對于理財知識的教授比較淺顯,不能科學設置相關的課程,學生不能真正產生濃厚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2對消費觀念缺少相關指導
雖然,高中班主任通過班會等形式,對理性消費和理財方面進行了教授,加強學生遠離網絡貸款等不良行為。但是,如何合理支配手中暫時不用的零花錢,還是缺乏科學的指導,針對金融現時相關知識的教育較少,對于學校的良好風氣會產生不利影響。
2.3學習渠道較為單一
經調查,發現高中生對于理財知識的獲取渠道較為單一,一方面因為高中課程比較重,對于理財知識的傳授來說,時間受到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學生家長比較反對學生進行理財,思想比較傳統,不能接受金融理財的行為,應把精力用在高考課程的學習上。另外,雖然有些學生想進行一定的理財,但是因缺乏系統的金融知識教育,對于學習渠道較為單一,導致理財知識認識比較淺顯,對于日常的消費和理財達不到最佳的效果。
3提升高中生對金融理財知識教育的途徑
3.1積極參加學習活動
通過金融教育方式可使高中生形成較為科學的消費觀念,促使學生積極參加校內金融知識學習和社會活動,能讓高中生不但能從理論上達到金融知識的系統學習,還能通過社會活動或邀請專業金融專家針對存在問題進行細致講解,了解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讓學生能對金融知識達到系統的認知和消費的理性開支,正確衡量物品的價值,依據購買力控制自身的消費行為。另外,高中生也能在課余時間借閱金融專業書籍進行深入學習,并實時掌握股票交易所、金融理財中心等動態變化,科學進行理財產品的選擇。
3.2成立學習興趣小組
很多學校金融教育相關課程比較固定,限制了教師對于課程結構地創新,從課程結構上面可以看到實踐課程明顯偏少,課程體系中所體現的這種實踐與理論的不平衡,直接會影響學生金融知識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實踐性。所以,通過與典型案例相結合,成立金融學習興趣小組,采用分組討論、社會實踐、比賽等形式,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交流理財經驗,教師的角色不單單只是教授者,更多的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讓學生占據主導性學習地位,促進學生間的互幫互助,使學生能更加深刻的掌握金融理財知識。
3.3家長的協助
在學校教育中,離不開家庭教育的輔助作用。在進行金融教育過程中,也應讓家長積極參與金融理財實踐活動中,在家長的共同幫助下進行系統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掌握金融的基礎知識、理財觀念和消費形式,與家長的意見保持一致,達成科學規劃的共識。另外,學生還能與家長共同分享金融理財的經驗,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消費觀,得知掙錢的不易,減少高消費、亂花錢的現象,還有達到共同抵制網絡貸款,避免引起不良的影響。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對教學不斷進行改革,對高中生進行金融教育,加強金融理財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能對金融知識達到系統的認知和消費的理性開支,已成為高中教育的熱點話題。因此,通過高中生積極參加金融知識學習活動、成立金融學習興趣小組、家長的協助的形式增強學生金融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形成科學理財和正確消費。
參考文獻:
[1]聶澤然.金融教育影響了高中生的金融理財知識[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6):167-168.
[2]程琬祺.金融教育影響了高中生的金融理財知識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