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晨
摘 要:美國在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方面的發展無疑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探究美國促進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發展的方式有利于幫助我國借鑒其優勢,促進我國相關方面的發展。本文從美軍提出軍事設想與構思,鼓勵軍工企業之間的競爭,將軍工科研與作戰部隊聯合起來三個方面分析了美軍方影響國防科技和軍工企業發展的實際做法。期望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將對方先進的做法應用于我國的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的發展中,幫助進一步加強我國的軍事力量。
關鍵詞:國防科技;軍工企業;美國軍事;國防建設;軍工發展
一.提出設想與構思
事物的設想與構思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指明其研究的對象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美國在發展己方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的過程中,先一步提出了許多先進的設想與構思,幫助其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的發展有了努力的方向。當然這些設想與構思并不是一種天馬行空的胡亂想象,而是在己方軍工研究以及國際社會軍事形勢的基礎上結合已有的軍事成就而制定出的戰略方針。它就像是軍事發展大海中的燈塔,為美方的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的發展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例如,美軍所頒布的《2020年聯合構想》,其出臺時間早在遙遠的2000年。其內容是對2000年至2020年世界軍事領域會有怎樣的發展的一種猜想,并針對這種猜想提出了美國軍方在這20年內的建設目標[1]。由此可見美國軍方對軍事發展方面的重視程度。而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的發展則支撐著軍事的發展。在這份構想中,美軍提出了己方對于新的軍事技術的重視,以及對軍事人員掌握這種軍事技術的看重。強調了軍工企業要有創新的觀念和能力。雖然這份《構想》中所涉及到的至始至終只是一些寬泛的概念性的東西,但正是這種思想上的啟發與加強讓美國軍工企業的發揮在那道路更加明確。
美國軍方在對未來的軍工發展進行構想時,是總結了過往的經驗教訓的。并且對方是會根據構想的實施具體情況以及國內與國際的變化進行實時的調整的。如美國在1996年提出了《2010年聯合構想》,但在其還未施行完畢之前,僅是過了四年,就提出了《2020年聯合構想》,這一方面說明了軍事發展的迅猛與多變,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美軍方在軍事發展方面的敏銳目光。他們擅長于對己方國防軍事方面的優勢與弱點進行總結,也擅長于根據總結出的結果來明確軍方在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新的技術與其他需求,然后再根據這些需求來制定國防科技與軍工企業在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與方向。從而更有計劃性,目的性的去調配各種資源來支持軍工企業與軍工科研的發展。幫助其軍工企業更好地服務于軍隊。
二.鼓勵軍工企業之間的競爭
美國所擁有的軍工企業的數目是非常龐大的,更有許多家軍工企業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享譽盛名的。如以制造各種軍用戰機出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作各種戰機與空中武器的波音公司,以制作雷達出名的諾思羅普-格魯門公司,以制造導彈出名的雷神公司,以制造裝甲車出名的通用動力公司等[2]。為了促進軍工企業的研究與發展,美國鼓勵這些軍工企業之間進行相互之間的競爭。軍工企業也是企業的一種,只是相對于普通的企業來說,其所服務的對象是國家軍隊與國防罷了。軍工企業也具備有一般企業的特質。其運營的目的也是為了賺取利益。如此,美國在與不同的軍工企業之間進行合作時,自然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挑選更適合自己的軍事產品與裝備。而為了獲取到與美國軍隊的合作,賺取到這之間的利潤,軍工企業自然是要加大自己對于產品與技術的研究,提升己方軍工產品的質量,才能在與其他軍工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通過這種良性的競爭模式,促進所有軍工企業的共同進步,幫助其軍事研發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其實,從長遠的發展來看,軍工企業的未來發展勢必要向著普通企業的發展模式靠近。普通企業相較于軍工企業而言,其發展狀態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模式,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企業管理與盈利制度。而軍工企業要想長遠的發展下去僅靠國家的管理與補貼顯然是不夠的。并且因為軍工企業之間缺少競爭,美國的軍工企業的技術研發效率還有相關研發人員的創新能力曾一度低于其民辦商業領域的企業。美軍方在對其軍工企業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極為有前瞻性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故而在軍工企業的管理中借鑒了普通企業中的先進管理經驗與經營競爭模式。他們在挖掘其他企業的優秀人才與技術的同時,加強了軍工企業內部的競爭以及外部各軍工企業之間的競爭,增強了軍工企業在發展中的活力,讓軍工企業從怠惰的情緒中脫離出來,重新有了去不斷發展的動力。這一點值得所有國家的學習與借鑒,只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其余各國并未擁有如此多的軍工企業資源,要想引入這種企業的競爭模式,還需要走過一段漫長的發展之路。
三.將軍工科研與作戰部隊聯合起來
美軍方在將軍工科研與作戰部隊相結合的過程中是分為兩方面的。一方面,美國軍方會將其作戰部隊組織起來進行定期的軍事演練,研究作戰人員在作戰過程中對于作戰武器與裝備有什么樣的需求,從而幫助軍工企業的研究人員確定軍工研究的方向。即就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去進行定向的研發,同時,作戰演練的過程也可以作為對新的軍工裝備資料的一種收集。通過這樣的結合能夠讓軍工企業更加明白軍方的需求,可以更有目的性地去針對某一個項目去進行研究,既能加速軍工企業的研究速度,還能夠幫助作戰部隊解決實際需求,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美軍的作戰部隊在幫助軍工企業進行新裝備研發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并不只是在初期提供需求數據,在其軍工企業進行研究的工程中出,作戰部隊也會和其一直保持緊密的聯系,隨時幫助軍工企業進行其研發產品的試驗工作,提交相關的使用反饋,從而幫助軍工企業對其研發產品進行不斷地調整,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優質的軍工產品。通過這樣一邊研究,一邊實踐的方式促進軍工企業研發技術的不斷完善與創新,幫助軍工企業在軍事研發上有更快更多的進步。
而另一方面,則是對軍方的各種正在使用中的裝備進行維護與保障。軍工領域所用到的各種技術一直是最為先進的,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軍工領域所用到的技術涉及的范圍只會越來越廣,技術的難度也會越來越高,使用這些技術所制造出的軍工裝備在進行維修與維護工作時也會越來越復雜。僅僅是靠軍方作戰部隊本身的技術等級要做到這些軍工裝備的日常維護是極為困難的,因此將這部分的工作交給技術能力更強的軍工企業的專業人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能夠有效確保這些裝備在使用時是完好無損的。
軍工企業的專業的技術人員可以教導作戰部隊進行作戰裝備的使用,加快作戰部隊與軍工裝備之間的相互磨合,幫助作戰部隊更快掌握軍事裝備的使用。而將作戰部隊裝備的日常維護工作交給軍工企業,能夠幫助軍工企業開拓新的業務,幫助軍工企業與作戰部隊的聯系更加緊密,在加速其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能夠為軍隊提供更好的服務[3]。這種做法同時也是為戰時軍事力量的一種補充。若真有一日發生戰爭,就可抽調軍工企業的員工去為前線的作戰人員進行作戰裝備的維修,保養等工作,而作戰部隊即可全部投入前線的作戰中,能夠極大的增強軍隊的戰斗力量。
結束語
美軍方通過指明發展方向,加強企業競爭以及強化企業與軍隊的聯系的方式影響著國防科技和軍工企業的發展,幫助軍工企業急速前進的同時也在不斷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我國相關研究人員應該加強對其軍工發展的關注,在警惕其力量的同時也學習對方的長處來強化自己。
參考文獻:
[1]張嘉浩, 孟燕. 對軍工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的幾點認識[J]. 國防科技工業, 2007(7).
[2]譚凱. 關于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的幾點考慮[C]// 中國兵工學會, 2011.
[3]張寶珍. 美軍在軍工試驗與評價管理工作中的經驗[C]// 航空試驗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