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丁昌平
摘 要:鉗工是一種實用性加工技術,是金屬加工中的基礎。雖然當今社會金屬加工已經全面實現了機械化制造、自動化制造,但鉗工仍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研磨、刮削、劃線等基礎技術方法,仍舊沒有合適的機械設備可完全代替,精密的樣板、磨具還需要以手工的方式進行精加工。同時,鉗工技術也是機械制造、金屬加工的入門技術,在缺少設備的條件下,利用鉗工技術進行加工,并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今,我國正處于從工業大國轉型階段,需系統的對工業生產技術進行全面梳理,以為行業發展提供可靠理論支撐。
關鍵詞:機械制造;鉗工工藝;應用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工程技術在不斷變化。與此同時,機械維修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機械維修行業也在不斷發展。隨著機械化應用的不斷增加,中國對機械設備數量和類型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必須緊急解決與機器操作和維護有關的各種問題。近年來,對機修鉗工方面的專業人員需求在不斷增加。這表明機修鉗工人必須具備強大的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技能操作,具備很多經驗。因此,應讓參加機修鉗工各種專業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能力,通過專業知識培訓提升他們的地位。
1鉗工工藝相關概述
1.1種類
1.1.1模具鉗工
模具鉗工主要工作就是制作與加工樣板、模具,當然還要學會與掌握設計、維護及保養等基本技術。
1.1.2普通鉗工
這類鉗工的工作是調整機械設備上的零部件,工作難度不大。
1.1.3裝配鉗工
裝配鉗工負責裝配零部件,按照圖紙規劃,將零部件組裝到預定的位置。隨后裝配鉗工還要負責裝配件檢查,判斷裝配有沒有問題,功能有沒有滿足要求和規定。
1.2鉗工工藝特征
鉗工工藝特征總共有三種,第一種在制造過程中,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設計工藝、制造工藝,鉗工工藝本身要更加靈活,能夠滿足大多數條件下的用戶加工需要,解決小零件加工。第二種鉗工工藝有著很高的加工精度。與其他類型的制造工藝對比來看,鉗工工藝的零部件加工精度很高,能夠很好處理一些復雜的機械部件。在生產中用到現代化加工手段處理不了的都可以用鉗工工藝解決,滿足生產需要。第三種鉗工工藝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便宜。所有生產工藝和技術當中,最省人力和物力的就是鉗工工藝。
2機械制造鉗工工藝的應用
2.1劃線操作
在鉗工使用操作的過程中,劃線操作屬于整體制造當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劃線操縱可以大致分為立體和平面兩類不同的劃線操作。具體步驟如下:首先,進行樣圖分析,進行劃線所需位置的確定;其次,實施劃線操作,最佳狀態是可一次性完成劃線,多次劃線操作容易帶來一定的誤差,不利于提升準確度;最后,需要進行重復多次的劃線檢查與核實,避免出現嚴重的劃線操作失誤。
2.2手鋸操作
在鉗工工藝使用過程中,手鋸操作也屬于一項重要的操作內容。機械零部件的具體形狀及零部件的表面粗糙程度等都受到來自手鋸操作效果的直接影響。手鋸實際可以劃分為鋸條和鋸弓兩個主要部分,手鋸的鋸條有鋁合金鋸條和工具鋼兩種主要材質;鋸弓是手鋸當中發揮連接鋸條和支撐骨架的作用,鋸弓將手鋸整體完整連接起立。在使用手鋸的過程中需要特殊注意割據的速度,在保證速度合理的同時保持操作穩定性。通常使用手鋸需要一只手固定工件,另一只手操作手鋸,由此可以防止操作過程中的加工件移動或者掉落。
2.3虎鉗操作
在具體機械制造過程中,虎鉗主要體現出一定的夾持作用,這是鉗工工藝具體應用過程中必須使用的重要工具。其中主要分為固定式虎鉗和尖嘴式虎鉗,其中包括主柄、鉗體、螺母等。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能夠讓被加工的物體進行均勻的受力,從而能夠實現相關的技術要求標準。
2.4設備維修及制造
在機械設備出現使用故障及問題的情況下,會導致損壞后的設備精密度下降,影響到設備的使用效果,此時就需要鉗工進行維護和修理。零部件的加工主要是由于很多機械和自動化設備不完全適宜或者無法解決部分加工問題,因此需要利用鉗工來完成。很多零部件在加工處理過程中對精密度要求較高,檢驗及修配要求特殊等,會通過鉗工加工處理來提升合格度。鉗工還可以應用于各類設備、模具、卡具等的制造和加工。
3鉗工工藝實踐創新方法
①鉗工操作切忌墨守成規,而是要根據裝配要求來靈活應用各種技術方法、工具。在裝配加工的過程中,全面分析圖紙,結合零部件的加工界限來確定具體的加工工具,然后再循序開始試配。裝配時所采用的主要工具為虎鉗、工具臺,一般虎鉗的鉗口可分為100mm、125mm、150mm等規格,選用工具要考慮到裝配零件的實際情況,工件必須置放在鉗口的中心部位,以保證工件的受力均勻,在固定工件后,出保證緊固程度符合加工要求外,同時還要考慮到操作的便捷性。
②挫削是控制裝配公差的主要操作,在裝配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交叉挫、順向挫、推挫等方法。一般來說,順向挫是裝配中最常用的挫削方式,它能夠在保證平面精度的情況下,有效處理公差參數。對此,技術人員需要掌握到挫削的挫削量,一般情況下,選用12英寸的1號紋銼刀,采用順向挫,若是被加工材料為Q235,每次的挫削量約在0.02左右。誠然,不同人員的挫削力度、方法都存在細微的差異,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就要以1mm為挫削判斷量,分析自己的挫削次數,最終得出和自身情況相符的挫削量區間,在裝配的過程中,就可以此為基礎,合理的控制挫削次數、強度。
③銼刀可分為1號-5號五種粗細規格,其中1號銼刀的挫紋最粗,5號銼刀的挫紋最細,不同的挫紋必然會對挫削量、挫削精度產生影響。在裝配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工件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銼刀。技術人員在裝配前,建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銼刀,記錄下自己使用不同銼刀時的實際情況,詳細分析自己使用不同銼刀所能夠達成的效果。
④角度尺是鉗工操作中應用的主要測量、劃線工具,但是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角度尺難以應對立體劃線、豎向劃線。這里介紹一種應用角度尺的創新方法。在應用角度尺的過程中,可將半圓形量角器作為劃線的水平線,如圖1所示(圖1中,1為底座、2為立柱、3為內六角螺絲、4為彈簧墊圈、5為量角器、6為劃線尺),將半圓形角度器進行合理的調整,這個時候選取合適的角度以及高度,就可先畫出一條斜線,然后再逐步調整角度就可畫出另一條斜線。如此一來,通過量角器的應用,只需要合理調整工件的位置便能夠畫出相應的斜線,而無需再次對角度尺進行調整。具體要將該工具在平臺上直立安裝,算出圖紙中水平線、斜線的夾角,在工件上畫出基礎水平線,以這個角度為基礎,結合“頂角相等”的定律,逐步轉動劃線尺,并在量角器上調整出這個角度,將劃線尺緊貼在工件表面,借助畫針就可完成豎直面的劃線。這就有效保證了劃線精度,提高了劃線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鉗工工藝由于其特殊的操作和技術應用特點,成為了很多現代加工設備都無法替代的重要技術項目。雖然現階段我國機械制造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但是傳統機械制造加工當中的鉗工工藝依然占據重要地位。通過研究和分析鉗工工藝的操作內容及應用特點,可以更好的為鉗工工藝的發展提供參考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金俊.基于鉗工的基本技術及操作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9(19):92-93.
[2]張彥鵬.機械制造鉗工工藝的應用研究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16):190.
[3]盤臆明.先進制造技術中的鉗工工藝[J].山東工業技術,2019(02):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