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敏 蔣亞飛 崔雁飛
摘 要:煤礦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這一重要思想在煤炭系統最重要、最直接的體現。指出了當前安全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安全培訓機構資質認可取消后我國煤礦安全培訓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可為今后研究提高煤礦安全培訓效果的方法或開發煤礦安全培訓產品提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安全培訓;優化建議
一、煤礦安全培訓重要意義
我國結合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實際,大力加強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工作,是建設和諧型社會的戰略任務和主要目標。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現實意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的需要,是實現安全生產最有效的方法。近年來,雖然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煤礦事故總量和百萬噸死亡率都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我國的安全生產狀況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非常大,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因此,狠抓安全工作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煤礦安全培訓是提高從業人員基本素質的根本手段。許多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在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危險性大的崗位大量使用農民工和外包工,這部分人員大都文化層次低,綜合素質差,理解能力有限,且缺乏安全意識及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極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加強煤礦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
第三,煤礦安全培訓是提高煤礦執法人員及管理人員水平的需要。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因素很多,但歸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需要一批文化層次高、整體素質強、知識結構廣的領導隊伍來做引領。這支隊伍不僅要熟悉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還要具備安全生產的專業技術知識,要具有獨立進行安全監察和行政執法的能力。
二、煤礦安全培訓存在問題
伴隨著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以及大批安全培訓機構的建立,我國煤礦安全培訓體系穩步運行,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培訓機構體系不合理。煤礦一線工人對安全知識和技術操作規范的掌握程度與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因此,這些一線工人是最需要培訓的。而且,中小煤礦的安全設施本身就非常脆弱,原本需要具有豐富安全知識和經驗的培訓機構來培訓,由于這些企業都處在偏遠山區,一般都是由師資力量薄弱的四級機構來培訓。因此,當前這種按照行政級別進行培訓的安全培訓機構體系是不合理的。
第二,培訓機構的管理不嚴格,培訓市場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亂現象?!栋踩a培訓管理辦法》規定了申請安全培訓機構資質的相關辦法及每年一次評估檢查的管理辦法,但是卻沒有制定具體的評估檢查方式,使得每年一次的評估檢查流于形式,以至于許多培訓機構在申請到培訓資質后并沒有確保在師資力量及資源滿足的條件下,就進行相應的安全培訓,以至于部分培訓機構在未達標的情況下就開展培訓工作。
第三,培訓經費得不到保障。首先是無法保證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經費。煤炭屬于高危行業,雖然按照財政部、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要求提取了安全生產經費,但是沒有明確規定用于安全生產培訓方面的使用比例,因而用于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少之又少,尤其是農民工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沒有來源,導致很多煤礦企業在農民工未參加過培訓的情況下就讓其下井,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完善煤礦安全培訓優化建議
我國煤礦安全培訓體系就是幫助煤礦相關業務人員找出危險源、解決危險源,保障煤礦安全生產順利進行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現今存在的煤礦安全培訓體系有很多問題,我們必須改變這些不合理的地方,采用法律手段強制性執行安全培訓。
第一,落實安全生產培訓責任。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培訓的責任主體,必須把安全生產培訓納入本單位的總體發展規劃,必須明確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培訓規章制度,建立安全培訓檔案;生產經營單位必須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重點用于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生產經營單位應該積極開展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確?!叭棈徫蝗藛T”持證上崗,同時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宣傳欄、黑板報等新聞載體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第二,提高培訓隊伍素質。進一步完善教師選聘、考核工作以及競爭上崗制度,注重吸納專業對口、經驗豐富和熱愛安全教育培訓事業的優秀教師,優化師資隊伍的專業和年齡結構。選聘一批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黨政干部和專家學者充實兼職教師隊伍。根據教育培訓工作需要建立完善師資庫。實行教師聯聘,實現同一地區培訓教師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大師資培養力度,強化培訓者培訓,開展安全培訓教學評比活動,引導教師樹立現代教育培訓理念,運用現代教育培訓模式,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第三,強化安全生產培訓質量。加強培訓考核,嚴格執行教考分離制度。按照各類人員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建立健全各類人員培訓試題庫,積極探索建立安全培訓考試中心,開發在線考試平臺,大力推行計算機考試,形成對培訓質量的檢驗和制約機制。探索建立培訓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對培訓機構不按要求開展培訓、培訓質量達不到要求,致使學員違章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要在事故調查處理的同時,對培訓機構進行重點考核,并嚴格追究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責任。加強培訓需求調研,科學設計培訓課程,及時更新培訓內容,開發特色課程,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結論
綜上所述,建立適應我國安全生產發展需要的煤礦安全培訓管理體系,必將極大的促進我國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持續、健康、穩健的發展,切實全面地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預防和減少煤礦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對整個安全生產工作都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鄭瑋.關于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幾點思考[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4,41(3):116-117
[2]所明湘,宋小英,周全華.四川煤礦安全培訓理論體系研究[J].煤炭技術,2011,30(1):208-210
[3]李生盛.建立新體制下煤礦安全培訓體系的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3,5(2):1-4
[4]馮明偉,余秋軒.重慶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未來發展趨勢分析[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3,40(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