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 要:住宅小區的設計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在達到或接近小康生活中的城市市民 , 最為關心的是建筑的回歸自然、反璞歸真。這就要求建筑師對人們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有深刻的探究。由此,如何使得庭院式的城市住宅小區建筑與環境藝術相結合成為了我們要研究的一個方向。
關鍵詞:庭院式;住宅小區;建筑;環境藝術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國內研究
國內住宅小區主要是封閉式、圍欄式、規模化小區為主,建筑與環境藝術相結合的內容太少,雖然有新式小區已經開始合理設計建筑與環境,但總體上缺少了很多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藝術美感。
(1)在現代主義規劃理論和居住區規劃理論的影響下,當前我國城市以封閉“住宅小區”為標志的居住模式、城市模式和城市發展模式,嚴重阻礙了城市的良性運行,也導致了城市居民生活水準的下降。與此同時,伴隨整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發展到較高的程度。
(2)部分南方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中, 合理地組織總平面布局, 在有限用地上增加了每幢建筑的“均好性”, 同時在戶型設計上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使用方面的舒適性、合理性和靈活性要求。
2.國外研究
(1)日本引入的西方文明,經歷了完整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時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日本現代建筑出現了日式庭院,日式住宅庭院設置的三種基本形式:南側庭院+外廊+連續房間、間隙、坪庭與中庭。日本成規模小區并不多見,與我們國內有很大區別,建筑與環境的整體規劃布局更多的是政府性質的管控和家庭式的布置結合,但是由于民族個性鮮明,顯得較為和諧統一。日本規劃設計人員的建筑風格設計較為傳統,但是建筑理念卻是先進的。
(2)美國住宅以單戶住宅居多,而且使用新材料非常普遍。一般不是規模小區性質的圍墻內建筑群,而是以敞開式的獨立院落為主。其次,即使是單元樓住宅也基本不會形成規模化的封閉式小區。所以他們的建筑與環境整體規劃設計研究趨向于敞開式而非封閉式,個性比較突出和鮮明,缺少統一的布局和協調。美國建筑規劃設計師思路比較開放。
(3)歐式景觀庭院設計有常用風格有五種,使社區組團呈現出層次豐富的五大組團,有:意大利式臺地院、法式水景院、荷式規則院、英式自然院、英式主題院這五個風格。他們的布局特點:根據建筑色彩與周圍環境確定庭院的主色調。
3.未來趨勢
無論國外還是我們國內的住宅小區,以庭院式為代表的住宅或小區未來在建筑與環境藝術結合的空間都非常大,和諧的建筑環境藝術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表現之一。
二、庭院式住宅小區特點及設計理念
1.庭院式住宅小區的特點
說起“庭院”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北京的四合院,而這類建筑通常來說都具有兩個特點一是空間閉合,二是內部變化多端。通常來說,四面合圍的設計會形成相對來說比較密閉的空間,能較好的阻隔外界的影響,而內部變化豐富的空間,則符合中國傳統的居住文化,能夠促成和諧的鄰里關系。
而對于現代人來說,能夠快速獲取信息渠道并保證基本的隱私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很多開發商會選擇保留傳統庭院式建筑的方正、對稱以及空間的變化的多樣性,然后再加入了現代的技術和風格,有時候四面圍合,有時候兩面、三面、甚至沒有圍合,以保證居住的隱私空間和與外界的聯系,這樣既保留了傳統庭院式的美感,又摒除了封閉、陰暗、缺少隱私的缺點。
房屋的設計盡量體現與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結構框架系統的優點,使墻不承受上部結構的壓力,就可以任意開窗,特別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邊,常常開滿一排落地長窗,一打開,室內外空間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傳統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繞,廊實際上是室內建筑空間與室外自然空間的一個過度,是中國建筑與自然保持和諧的一個中介和橋梁。
2.庭院式住宅建筑與環境藝術整體規劃設計的理念
項目設計創作, 首先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利用, 重視居住環境、空間、氛圍的營造 , 以滿足人們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其次 , 重視住宅小區的區域價值分析, 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資源調配, 重視住宅戶型的合理設計, 增加積極空間, 減少消極空間。第三 , 注重設計手法與居民的實際。
“住宅設計全國一樣”、“住宅小區全國一個樣”,此種評價似乎過貶,但細思之后,確也有些臉紅耳熱。我國幅員廣闊,民族眾多,氣候類型豐富,生活習慣各有不同,對住宅的要求雖有共同點,但差異仍甚大.我們在考察各地民居時,既可望出其明顯的地方特點。就連音樂,戲劇,舞蹈,繪圖,甚至是服裝式樣,都有其濃郁的地方風格。而縱觀各省市的住宅小區,雖然不乏有成功之作,但大部分都是大同小異,互相雷同建筑是人生活的場所,是人們生活方式的反映,更是文化的載體。小區是城市文化的主體,建筑設計應與環境和諧,構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體現建筑的精神內涵和其所處時代的人文精神,維護小區生態良性發展。
三、庭院式住宅建筑環境藝術的整體設計作用
1.給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建筑施工單位以及小區居民帶來良好的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社會和企業提供庭院式住宅小區整體設計的思路和方法,使建筑與環境藝術在庭院式住宅小區中得到和諧充分的體現。
2.遵循建筑與自然環境、人文社會環境合為一體的理念和模式,能提高居住生活的質量和精神層次的追求,設計適合現代生活方式和社會生活需要的建筑設計模式,注重“以人為本”,體現具有濃厚人文關懷的時代精神和高層次追求。
3.建筑與環境設計可以實現室內空間美觀的要求,同時在維護室外空間特性風格的前提下與周圍背景環境、城市文化規劃相協調,把富有變化性的環境作為營造建筑外部空間環境中必不可少的景觀。
4.庭院式的小區規劃能夠使景觀環境設計和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科學合理的部署,提升小區人居環境的健康要素,合理的小區規劃能夠將優美環境帶給居民,并且能夠讓居民享受到運動的快樂和文化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