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雯 伍琦 沈奧
摘 要:本文選取了四川省1999-2006年的數據,通過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方差分解分析等一系列的計量方法,深入分析了R&D投資、產業結構變動對綠色GDP的影響關系。研究發現:(1)R&D支出對綠色GDP正向影響結果顯現需要的時間較長但綜合影響最大,后發推動作用較大;(2)產業結構變動值對綠色GDP正向影響結果顯現時間比較短,影響幅度遠不如研發支出大,但綜合影響時間較為長久,影響效果較為穩定;(3)研發支出的變動對產業結構變動值(K)的因果關系并不是很強。依據研究結論,本文從促進綠色GDP的視角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變動;綠色GDP;研發支出
1? ?前言
綠色GDP能夠反映經濟增長水平,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程度,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凈正效應。而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作為實現綠色GDP的重要途徑,探究其對綠色GDP發展在因果關系、影響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對進一步優化調整我國的發展改革路徑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研究四川省的綠色GDP的主要推動因素有助于為西部12省或與四川省身處同一發展階段甚至需要借鑒相關發展經驗的地區的發展方向和改革重點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2? ?實證分析
根據相關核算方法和數據,計算1999年至2016年四川省R&D經費支出、產業結構變動值、綠色GDP及其占GDP的比重如下:
2.1 變量序列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對上述三個變量序列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得到如下結果: 在5%顯著性水平下,產業結構變動是綠色GDP的格蘭杰原因,而綠色GDP不是產業結構變動的格蘭杰原因;研發支出不是綠色GDP的格蘭杰原因,而綠色GDP也不是研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研發支出不是產業結構變動的格蘭杰原因,但產業結構變動是研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
2.2 方差分解分析
3? ?結論與啟示
3.1 結論
在經過回歸分析、格蘭杰因果檢驗等一系列的實證檢驗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
1.研發支出(RD)與綠色GDP(GGDP)經過回歸分析的檢驗之后,存在線性相關關系。并且由之后方差分解分析的結果可得,雖然研發支出對綠色GDP較大幅度的正向影響結果顯現需要的時間較長但綜合影響最大,后發推動作用較大。
2.產業結構變動值(K)與綠色GDP(GGDP)雖然在回歸分析中不顯著,但由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可得,其存在因果關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分析綠色GDP的影響因素時,不應從體系中剔除出去。并且由方差分解分析的結果可得,雖然產業結構變動值對綠色GDP較大幅度的正向影響結果顯現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影響幅度遠不如研發支出大,但綜合影響時間較為長久,影響效果較為穩定,持續推動作用較好。
3.研發支出(RD)的變動對產業結構變動值(K)的因果關系并不是很強,
3.2 啟示
3.2.1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
自主研發以及技術創新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四川省應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實現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盡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貢獻新的力量,實現通過自主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3.2.2繼續維持第三產業比重穩步增長的態勢不變,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
由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相關產業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都是最低的,又鑒于第一產業的發展是為了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以及為其他產業提供有力的支持、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有限,所以要繼續維持第三產業比重穩步增長的態勢不變,快速有計劃地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減低對污染嚴重的行業或企業的資源分配和支持,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對環境危害較大的廢棄物的排放。
3.2.3加大相關產業污染廢物排放的立法監管力度,建立或完善生態補償的相關機制
只有循序漸進地提高相關產業污染廢物排放的標準,不斷加大立法監管以及違法違規后的懲罰力度。盡快建立或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環境污染后的恢復處理力度,不斷根據動態監管得到的實際情況調整生態補償經費,夯實生態有償服務和生態產業良性發展的制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