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英
摘 要:隨著我國藥品質量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藥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各制藥廠將生產質量管理工作貫徹到了實際生產之中,對生產實際及質量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匯總,針對性的解決各項管理不到位而產生的問題。本文重點對中藥制藥企業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工作中,對制藥車間生產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進而總結提出提升藥品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為企業保證藥品質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內容。
關鍵詞:藥品;質量;管理;影響;對策
一、中藥制藥車間生產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按照相應法律法規要求執行操作
在實際的藥品生產管理過程中,由于質檢過程需要根據最新修改的藥典規定方法進行檢測,但是因為對應法律法規文件的升級改版,有些重要物料、提純或檢測的方法隨著生產實際的不斷深入,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一些老的檢測人員或者一些中藥制藥企業的檢測部門,還是按照以往的傳統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導致中藥制品的生產品質不高、藥效不達標、成色不夠好。而且企業內部對于藥品質量檢測的培訓工作不夠重視,很多的質檢人員對檢測的指標、元素、過程不夠了解,導致檢測結果不符合實際要求。
在新法規出臺之后,中藥制藥車間在進行驗證活動時,可能會出現前后測試結果與驗證目標不一致的情況,新舊法規相應執行內容的標準和要求也會有所區別。為有效降低偏差變化,降低質量風險,需要積極的適應和掌握新法規要求的質量管理內容,對于偏差分類管理,對確認、驗證工作做系統升級,用不同的方法和流程以解決偏差、變更、驗證方面出現的問題。
(二)未按照實際生產記錄要求填寫信息
在中藥藥品實際生產中,對產品、設備、設施進行批記錄是重要的信息記錄,在生產和檢驗的全過程中都應該進行積極的內容記錄,在實際過程中出現的缺項、錯項、空項都會對產品的質量埋下隱患,對于設備使用和物料選取搭配信息掌握的不充分,也都會對中藥藥品的批量生產造成重要影響。
當前一些中藥制藥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會對設備的支出明顯減少,使得設備老化,而隨著中藥生產要求的升級,很多項目指標和元素內容無法按照實際生產的記錄填寫,很多內容和信息無法量化形成,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無法達到標準的要求狀態,造成了數據填寫不真實、不及時、工藝參數不完整的情況,嚴重制約了制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發展。
(三)未按照實際生產需求安排培訓工作
藥品的生產質量管理工作,不僅要按照流程、要求進行實時的監督和質量管理監控,還要多進行溝通,及時有效將現存問題進行解決。一些制藥車間的質量管理人員對6s、sop等管理工作沒有深刻的理解和領會,偶爾出現不按照操作要求辦事的情況,因為他們沒有系統的接受過相應管理理念的培訓工作,為了達到平衡、實現預期的效果就會想辦法將不適宜的內容調整到范圍之內,而不考慮藥品的生產質量。
二、中藥制藥車間生產質量管理改進的策略建議
(一)依據法律的要求執行操作
制藥企業不僅要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還要確保體系內容的完整運行,要依據相應法律要求統一對生產車間各部門之間的問題進行處理,不同部門之間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強溝通交流,顯著提升工作的配合度。生產人員的組織架構要合理,專職的質檢人員、生產人員要區分開來,生產車間和質量檢測的負責人不可兼任,高層領導要實時深入一線了解具體情況,不可只聽匯報不下基層,對于出現的問題要第一時間分析原因作出正確處理,并將影響藥品質量的原因查找出來。
其中包括制藥人員、清潔人員等在內的制藥車間內部操作者,都要按時、按規做規則訓練,顯著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確保制藥車間工作全過程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執行。對于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人員進入制藥車間,要有專業人員指導引領,外部人員要聽從意見和指揮。在制藥車間的使用過程中,對有損壞的無菌環境要及時處理,保持車間內部環境達標。對于制藥車間內部的溫度、濕度要確保符合標準,保證藥品生產環境的適度。而且要時刻留意、定期檢查車間生產設備,保存維修記錄日志,以備查看。
對于一些重要的事情要開會討論,按章辦事,確保操作流程遵循標準,文件編制內容具有可操作性。生產部門應該定期召開質量管理分析會,定期加強質量管理工作,對出現的質量問題要深入分析產生的原因,并對照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對于質量分析中擬定的整改措施要實時跟蹤。整改措施的落實要積極有效,避免和預防類似管理問題的再次出現,要將整改措施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去,讓基層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都明白出現問題的原因,做到有效避免,避免再犯。
(二)制定流程管理的系統要求
制藥企業在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的過程中,為更有效的約束人員行為,通過制度管理要效益,通過培訓管理要素質,質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都需要以來好的制度,讓藥品的質量管理工作開展的更好。
1、設備方面
設備是制藥過程中使用到的各種機器的統稱,對于設備的管理,提高其完好率與精確性是重點。對設備的管理可以進一步保證藥品生產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我國醫藥行業設備的自動化水平較低,尤其在中藥制藥企業的加工方面,對于藥品的質量產生了限制。
在生產過程中首先對設備的選配要符合生產要求,要選擇易于清洗、滅菌和消毒的設備,而且要優先選擇簡易安裝的設備,以利于更好的檢修和保養。其次不同的設備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操作使用,要針對技術難度不同的設備培訓專業的技術操作員,操作員不僅要對設備的結構、性能有全面的認識,還要有責任意識,保證設備在安全運行條件下運行。如果超出參數范圍,不僅容易發生事故,而且會導致設備的使用精度下降,影響藥品質量。最后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備的維護、保養規程進行日常保養,判斷設備是否存在事故隱患。每一臺制藥設備都有自身的安全運行周期,管理人員要嚴格控制,對達到安全運行期限的設備要全面的檢查,發現磨損嚴重的零件要及時更換,確保設備完好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2、工藝
生產工藝是指導藥品生產和質量關鍵的技術,如果不能很好的執行生產工藝,就無法生產出符合現實要求的合格藥品。生產工藝的管理主要涉及工藝制度、監督和檢查等工作。一方面藥品的生產必須按照批準通過的工藝流程生產,對于物料的投放比例、數量、時間、次數等參數都要嚴格把控實,保證各項信息的可控。另一方面是要對工藝進行積極的改進,工藝雖有完整的標準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不具有普適性,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必須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斷完善,以達到更穩定、合理的水平。
(三)加強培訓工作的落實效果
培訓工作作為提高人員工作和素質的重要手段,對員工的質量意識、技術知識都會有顯著的提升,可以促使員工在工作中將差錯減少到最低。培訓的目的就是促使員工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幫助員工更好的掌握崗位技能,積極的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培訓的主要內容應重點針對制藥技術、質量檢測、工藝優化和操作標準化等方面開展。培訓工作可以采取內聘專業生產人員、外聘專業技術教師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不可流于形式,需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培訓不合格或無故不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進行調崗或降級處理。
參考文獻:
[1] 苗艷波.醫院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9
[2] 祝欣欣,雷偉龍.醫院中藥質量管理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