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淳 曹雅灡
摘 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財務機器人逐漸進入財會領域,它在提高了財務人員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使取得的法務會計證據存在一些隱患。本文將通過簡述法務會計證據定義和財務機器人功能,分析財務機器人對法務會計證據的影響,提出幾點相應的策略以應對財務會計機器人廣泛使用對法務會計證據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財務機器人;法務會計證據;影響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規模日益龐大,經濟案件的數量也隨之增加,國內對法務會計人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升高。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使得財務機器人逐漸滲透到各企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這對法務會計人員獲取法務會計證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法務會計和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起步較晚,研究成果鮮有所見,目前,我國的學者僅在法務會計證據在經濟案件中的應用和財務機器人對財會行業的影響和建設領域有所研究,研究的重心主要是財務會計證據和財務機器人各自的領域,而在這兩者的交叉領域尚未進行深入研究。又由于在財務機器人逐漸普及的環境下,其對法務會計取證帶來了許多方便之處,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弊端,因此,財務機器人對法務會計證據有怎樣的影響,以及法務會計人員如何克服其消極影響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課題。這對于我國應對財務機器人獲取法務會計證據存在的局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法務會計證據的內涵及特點
我國對法務會計的研究起步較晚,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法務會計理論體系有待完善。在現有的部分法務會計文獻中,常把法務會計證據籠統地稱為財務會計資料,本文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只有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才能被稱為證據。法務會計證據,是法務會計人員通過對經濟案件涉及的會計事項進行收集、檢查、審查鑒定等活動,查明會計事實,為委托方提供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會計及相關證據。 法務會計證據主要包括會計證據,調查、詢問和訊問筆錄,檢查筆錄,鑒定結論等。
目前國內外很多法務會計學者對法務會計證據定義的特點總結為:雙重性、間接性、技術性。對此我們是認同并借鑒的,本文將其解釋為以下三點:
(1)間接性,由于財務會計證據固有的間接性導致法務會計事實不能只由單一的法務會計證據進行證明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法務會計鑒定活動時要分析法務會計事實內部構成,落實到結構中每個元素的實際情況,根據眾多證據整合而來,形成證據鏈才能對法務會計事實發表意見。
(2)技術性,法務會計證據的各種經濟數據之間存在不同數據關系,并且以特定的邏輯、不同的方向反映相同的會計事實。要還原案件的真相就要求法務會計工作者必須要掌握相應的財務知識,比如對“借方”、“貸方”、“平衡等式”等術語有專業的認識,并且能用財務會計方法正確處理數據之間關系。
(3)嚴謹性,法務會計證據是訴訟活動的依據,是打擊經濟違法犯罪的憑證。法務會計證據作為一種訴訟證據,它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要接受法庭質證,法務會計人員先對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進行分析,形成基本的事實觀點,還原案件真實情況,因此它與審計證據、會計證據相比更加嚴謹,更有公信力。
三、財務機器人的主要功能
目前,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相繼推出了財務機器人,其中德勤的財務機器人更多的針對財務領域,普華永道則將其財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擴展到了人力資源,供應鏈及信息技術方面。但總體而言,國際“四大”的財務機器人的主要功能表現為:
(1)財務機器人能模擬會計人員輸入資料,將游標定格在應用程序的某些段落中,剪下并貼上數據、將其從某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進行查詢和計算、進行查詢和計算,點擊“發送”等等。將錄入信息,合并數據,匯總統計等重復且枯燥的工作程序自動化,不需經由特殊的硬件設備,能在任何系統環境中發揮良好的表現,它能完成重復性高但是有一定邏輯性的任務,能夠取代人力的投入。另外財務機器人還能根據規則庫自動校驗報賬單、發票、合同等金額、支付對象、稅率、收款信息、關鍵附件、等字段的一致性,校驗通過自動提交下一環節,否則轉人工處理。
(2)財務機器人還具有操作監控功能,它對所有財務機器人的處理過程、判斷依據、執行結果的每個步驟進行記錄,并實時識別多個終端的運行狀態,機器人的使用單位能夠實時監控財務機器人的運行狀態,包含機器人自啟動開始的運行時長、待處理工單數、已處理工單數、每條工單的平均處理時間、機器人的工單處理和當日處理工單數、已處理的總工單數和工單通過率、轉辦率以及退回率。
(3)財務機器人能夠通過整合供應商數據庫,實現內部數據共享,分析財務數據,能識別財務流程中的優化點,對企業財務流程進行整體規劃和管理,調整企業財務流程中有待改善的地方,將會計人員分配到更有價值的工作崗位,實現資源的最優分配,從而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
其可解決的傳統財務問題如圖所示:
四、基于財務機器人獲取法務會計證據的優點
(一)財務機器人嚴格把控,提高證據的質量
財務機器人的運行是既定的,可以稱為“死板”。例如在數據的錄入時對小數點的要求是嚴格的,這使得數據在錄入過程中更加精確,傳統的財會人員在手工錄入數據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數字位數記錄錯誤等人工不易察覺的錯誤,財務機器人會大大降低這方面的錯誤導致的風險;同時機器人會據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減少了財務賬目篡改的可能性,也利于防止傳統財會人員主觀舞弊行為,提高了法務會計證據的質量。
(二)利用財務機器人取證效率高
在基于財務機器人的法務會計取證過程中,法務會計工作人員只需要在系統中運用SQL語句設定條件,對所需搜集的證據材料進行篩選,即可獲得相關數據信息,提高了取證的速度。并且在以往的某些審計工作以及法務會計取證過程中受限于時間及人力而采取抽樣的方式來進行,從而導致無法實現百分之百覆蓋證據材料,而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提高了取證的效率,證據材料全覆蓋審查鑒證使得結果更為精確,對于法務會計的鑒定結論更為公正合理。
(三)證據的有效性
財務機器人所提供的電子證據是所有證據中最具有證明力的一種。我國在2013年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電子證據”作為法定證據種類之一,確定了電子證據的法律定位。財務機器人所提供的數據儲存在系統中,作為法務會計取證對象,這些數據易于存儲和提取,保存時間較長;它不像某些物證一樣其屬性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具有穩定性;并且其表現形式多樣既包括財務機器人程序及其所處理的信息,也包括財務機器人檢測得到的信息資料。
五、基于財務機器人獲取法務會計證據的局限性
(一)數據的安全性難以保障
與傳統證據不同的是,電子證據都存在于磁性介質中,導致人工可見的檢驗線索減少;在財務機器人工作過程中,還可能會被某些操作人員對系統程序進行篡改,導致財務會計資料失真。而且電子證據材料在人為篡改后由于沒有可比照的副本、映像文件就難以發現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經常會出現的各種勒索病毒,計算機程序引起的系統故障以及開發人員與實際操作人員認知誤差導致的操作失誤都會嚴重威脅到數據的安全性。由于財務會計資料存在于財務機器人內部系統中,在數據的存儲、輸送和運算的過程中就可能發生數據的泄露、損壞和盜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法務會計工作者的取證難度。數據的安全性不足也會使法務會計鑒定結論失去公信力。
(二)缺乏健全的大數據處理平臺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建立在大數據平臺之上,隨著智能機器人的到來,法務會計鑒定機構逐漸意識到大數據處理平臺的重要性。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健全有效的大數據處理平臺,這為法務會計人員對財務機器人進行取證增添了技術難度,同時也導致獲取的財務及相關數據利用率低,甚至會出現數據孤島現象,無法更好地將人工智能時代的優勢體現出來。
(三)對取證人員要求較高
對財務機器人進行取證以及對所獲證據的鑒定必須依賴一定的技術手段和設備,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實現。這就增加了法務會計人員進行證據的獲取及鑒定的難度,提高了取得成本。
財務機器人自問世后就在相關領域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這也給法務會計及審計等鑒定人員增添了一項重任——豐富自己對財務機器人的認知。財務機器人提供的證據雖然都是系統性的,但仍難以避免某些高技術人才進行舞弊,他們通過篡改財務機器人的工作程序,將財務造假的責任轉嫁于機器故障等原因,掩蓋其舞弊行為,這比傳統的舞弊行為更具有技術性,使得法務會計人員需要判斷證據的真實性,對鑒定人員的要求更高。
六、應對基于財務機器人對法務會計證據獲取挑戰的對策
(一)實行權責分離
由于存儲在財務機器人系統中的數據可能會被人為惡意篡改,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就必須要加強內部控制,實行權責分離,將財務機器人與其他非相關人員相互分離,在其他非相關人員未經上級領導授權審批的情況下不得擅自操作,修改財務機器人程序或是篡改財務數據,實行權責分離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數據被篡改的可能性,這對于法務會計工作者在工作中獲取法務會計證據的真實性得到提升。
(二)加強對數據安全的管理
對于數據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在數據的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保護。為了避免信息的泄露,信息平臺就應該讓信息在不同客戶之間進行隔離,搭建統一的安全管理體系;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同時對于財務機器人必須配備專人進行系統和程序的定期維護,為了防止數據被損壞后無法恢復,還應該對財務機器人設置數據的恢復功能,進行數據備份,從而有效保證數據安全。
(三)建立完善大數據鑒證平臺
雖然說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底層構架是大數據,但是我們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完善的大數據鑒證平臺。首先實現標準統一的數據庫對接,法務會計鑒證機構在接受委托時將被鑒證單位的數據庫與機構進行對接,方便快捷的獲取實時數據,實現證據資料及時更新;其次建立大數據分析云平臺,加快對法務會計管理系統、現場查證等環節進行技術改造,利用平臺對被鑒證單位內部各層級的業務活動及資金關聯問題進行技術分析,實現鑒證范圍全覆蓋。
(四)培養高精尖人才
財務機器人的到來對法務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召喚著高職業素養、高技術,不僅要懂得會計及法律的專業知識,還要在現代信息技術方面有所研究的法務會計人員。因為電子證據可能會出現數據損壞的情況,這就使得對數據修復技術的要求較高,然而現階段我國的法務會計行列對這方面的知識有很大欠缺,因此在財務機器人使用越來越廣泛的大環境下,在對法務會計人才進行培養時也應當關注其對于數據修復技術以及電子證據提取及鑒定技術的培養。
目前,我國法務會計領域的發展較為緩慢,我們認為可以從高等教育入手,培養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在本科階段激發會審專業同學對相關法律及現代信息技術的興趣,自主選擇參與輔修課程或其他培訓;另一方面,考慮在某所或幾所高校開設法務會計專業,引進法務會計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師資,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人才培養計劃,從根本上培養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務會計人員以迎接財務機器人帶來的挑戰。
七、總結
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產物——財務機器人著實為法務會計證據的獲取提高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同時也為法務會計人員帶來了技術性的挑戰。為應對財務機器人的不斷滲透,我國應加快規范法務會計證據的取證制度,同時還加強對高質量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完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體系,這樣才能應對財務機器人對法務會計證據獲取帶來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劉愛龍.論法務會計證據學的研究對象及方法[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26(06):74-80.
[2]曹哲.法務會計與獨立審計的異同分析[J].審計月刊,2009(08):50-51.
[3]丁華.法務會計在查處民事訴訟犯罪中的作用探究[J].法制博覽,2018(23):166-167
[4]陳漢成.財務機器人“革命”下高職財會類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時代金融,2018(33):337+340.
[5]楊斯堯,劉雪晶.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中的證據支持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6):314-315.
作者簡介:
羅淳(1997年10月)女,漢族,重慶市豐都縣人,研究生在讀,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2020級審計專業,研究方向:社會審計。
注釋:[1]王建國.司法會計學[M].2003.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