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已在各個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在媒體行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新技術的應用已經取代傳統的報道方法,使新聞報道業顯示出新的特征,并且也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產生影響。本文討論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并探討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聞傳播;應用
一、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
1.提高新聞傳播的針對性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它可以根據用戶的瀏覽痕跡推送內容,呈現個性化的信息內容,并根據用戶的體驗改進新聞傳播中的信息和傳播模式,真正實現個人定制。對用戶進行多層次分析,掌握用戶的愛好,需求,傳播行為,例如新聞傳播中不同用戶所推動的信息內容以及在網絡場合討論的話題。因此,遵守用戶群體的要求并改進新聞傳播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傳播的針對性。例如,中國的頭條新聞和日本的SmartNews都是智能推送新媒體。隨著Amazing Me的出現,人工智能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更加高端,在使用AI響應計劃解決方案之后,優化算法變得更加現實。2014年,《洛杉磯時報》推出了Quakebot服務機器人,撰寫和發布新聞只用了3分鐘。自此,智能媒體集成時代就開始了。智能產品的應用滿足了內容的生產,制造,分配和數據分析,并使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深入地嵌入新聞傳播工作中。
2.保障新聞傳播的客觀性
在新聞傳播中,有許多復雜的信息特征。對于重大熱點話題,每個新聞媒體都參與新聞傳播。但是,許多立場的觀點不同,發布的信息內容的觀點也不同,讓受眾難辨真假。盡管傳播人員將盡力擺脫主觀原因的影響,但是人們編寫和傳播的信息內容必然包含一定的主觀色彩,信息的客觀性在遭受扼殺后會極大地影響其新聞內容真實性。因此,在整個傳播過程中,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大數據,收集,解決和探索各種新聞熱點信息內容,并可以從各種信息內容的相關性和海量數據中發現事實,大大提高了新聞傳播的影響力。
3.發揮技術與人力的雙重作用
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的專用工具可以快速地編譯信息內容,但是根據固定的程序流程,它們只是簡單的組合。信息內容的選擇和匯編僅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而沒有較深的層次。提高信息內容的深度必須進行調查,選擇整合個人思維。在這個階段,各個國家已經推出了智能產品。事件發生后,他們將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和設備編寫信息。信息的快速傳播遠勝于人力,但只考慮了受眾的淺薄需求。人工智能技術傳播的信息內容長且空洞,易讀性差。信息的歸納和提取必須是人力。人工智能技術沒有人們的邏輯思維,這也就決定這種技術在新聞傳播的應用是生硬的,不能滿足受眾的要求。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人力的作用,而不能過分依賴技術。
4.把握好新聞傳播策劃關
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階段中,新聞傳播行業已經完成了高速發展趨勢,但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戰。在新聞傳播中,計劃制定是重要的環節。在策劃中,它必須基于客觀事實。在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傳播中,總流量是首要條件。為了在新聞傳播中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必須掌握觀眾的需求,并根據觀眾的興趣制作新聞專題節目。當然,在新聞報道中,有必要遵守真實性和有效標準。真正是第一,新聞報道是第二。無論是熱門話題還是政治主題,都必須基于客觀新聞事實。新聞報道的從業者應在計劃制定過程中保持敬畏態度,考慮到總體情況,依靠客觀事實,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新聞報道觀。在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內容的難度急劇下降,信息內容呈現出海量的發展趨勢。如果要使新聞報道達到理想的效果,則必須注意新聞報道的深度,并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選擇信息內容,之后,將進行深入分析,以向觀眾呈現有用的新聞報道。
5.優化信息交互效果
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為新聞傳播業的重構提供了新的途徑,也使新聞傳播更具針對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迅速傳輸到網絡,從而提高了交互的效果。在新聞媒體方面,有必要確保最大程度地發揮優勢,并利用技術優勢來增強新聞報道中的互動效果。例如,2017年全國兩會中,《人民日報》選擇的“最后目標”是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交付使用后,它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認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5G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發展,新聞傳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已實現了先進技術與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內容傳播是人們在尋找信息內容,而在新聞傳播的新時代,信息內容在尋找人們,信息內容的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網絡媒體應積極跟隨技術的發展趨勢,在新聞傳播的收集,生產,接受和反饋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增強新聞傳播的生態媒體,增強綜合性,擴寬新聞媒體的知名度。
二、結論
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新聞報道的生產,允許人工智能技術部分替代人力,減少新聞報道生產的人工成本,使新聞報道的總產量緩慢增加,保障人們的新聞閱讀量與新聞閱讀種類,可以擴展新聞摘要,使人們在閱讀文章和新聞報道時都有更多選擇。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興起為新聞傳播業態創造了新的可行性。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新聞傳播的模式,提高了傳播效率。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在新聞傳播中使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也有其缺點。在實際傳播中,有必要把握好內容策劃,并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作用,多方面滿足人們的傳播需求。
參考文獻:
[1]徐舉.新聞傳播業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J].新聞研究導刊,2019(15).
[2]郭玉林.5G給新聞傳播業帶來的影響與思考[J].傳媒論壇,2019(20).
[3]金雪.市場經濟下新聞傳播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納稅,2018(29).
[4]陳力丹,鄭艷方.在開放與法治平衡中發展的越南新聞傳播業[J].新聞界,2017(07).
作者簡介:任昱潔(1996—),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方向:管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