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印
白山市臨江外國語學校以強化家長參與為著力點,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密切家校聯系,增強家校合力,使家校共育工作朝著科學化、系統化方向邁進。
將家長納入班級管理機制,增強家校教育合力
1.引導家長參與班級管理
學校創設機會引導家長參加到班級的管理與活動中,讓家長了解班級管理制度,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發展狀態,逐步厘清家庭教育中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2.請家長進課堂“講學”
每學期,學校都會不定期邀請學生家長到班級授課,一方面,可以借助家長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由于家長從事的行業不一樣,學校請家長們給學生傳授一些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能更好地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讓家長親身感受教師這一角色,讓他們與學生、自己的孩子近距離接觸,感受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認識孩子,從而更好地履行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職責。
豐富家長培訓形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舉辦家長培訓講座
班級根據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組織學生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學習講座:將學生家長組織起來,通過專門給家長講課邀請專家學者前來講學、組織家長觀看“家校共育”數字化平臺上的專家直播講座等多種形式,積極為學生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出謀劃策。通過多渠道的培訓和學習,家長家庭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2.舉行家庭教育論壇
家庭教育論壇為家長們創造了交流和分享家庭教育得失的平臺。家庭教育論壇采取主題沙龍的形式,圍繞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對話、訪談、溝通。論壇活動的參與對象有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和學生,探討的話題都來自于家庭教育本身,更具有實踐意義。
拓寬親子共讀平臺,滋養家庭和諧精神
1.舉辦讀書分享會
學校各班每學期都會舉辦讀書分享會,一本本精美的、充滿正能量的讀物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和思想的提升。在交流過程中,家長與孩子分享著他們從書中獲得的感悟,回憶著家庭教育中的點滴故事,這讓家長們對怎樣教育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長有了更深的思考。
2.制作共讀小報
學校各班每兩周就會組織舉辦共讀小報展,共讀小報精彩紛呈,閃現著家長和孩子們的閱讀智慧。班級學生自定主題、自選美文,小報還設定“老師寄語”“家長閱讀感悟”“孩子閱讀感悟”“上期閱讀體會集錦”等欄目。一年來,班級共選定了24個主題詞,如“自信”“誠信”“感恩”“互助”“勇敢”“夢想”等,學生們圍繞主題選擇自己喜歡的美文,家長也參與推薦。
建立和完善各種機制,實現家校共育科學化
1.建立工作協調推進機制
為了更好地督促家長收看教育視頻直播,學校將探索建立校級統籌、社區參與、學校主導、家庭主體的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在各社區、各年級建立協同推進機制,研究家庭教育新情況,協調解決新問題,對“家校共育”工作進行指導。
2.建立工作經費保障機制
為了更好地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要多渠道籌措經費,支持家庭教育健康持續發展。要將家庭教育工作經費列入預算,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指導、課程研發、購買專業服務等。學校還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資金支持,不斷加大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
3.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家校共育”工作隊伍
為了更好地推進“家校共育”數字化平臺的應用工作,學校將成立三支隊伍。一是組建家校共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由市教育局、市關工委等部門的家庭教育專家組成,提供專家指導與政策咨詢服務;二是成立家庭教育講師團,由學校校長、副校長,部分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員組成,負責家庭教育培訓指導;三是創建平臺應用技術服務組,由學校信息化推進辦公室教師組成,負責具體工作。
相信在科學化、系統化的機制支持下,在家長的配合下,學校的“家校共育”工作將開展的更深入,從而研究出更具學校特色的“家校共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