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 ?要】本文分享了筆者網絡直播課從教學設計到直播授課整個過程中的一些感悟;重點闡述了教師應如何基于學生,最終回歸學生實際進行線上授課,讓線上教學隔空不隔愛,讓線上教學更加羽翼豐滿,受到學生及家長的喜歡和認可。
【關鍵詞】線上教學;基于學生;回歸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3-0015-02
在2020年特殊的寒假里,我有幸執教了兩節感知網名師空中課堂的視頻直播課。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和嘗試,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和成長,使我對設計體育室內理論課有了全新的思考和體會。
一、課題選擇——充分考慮整體性、現實性
(一)配備導師,全程指導
面對的是網絡直播的新課堂形式,面向的是全市學生和家長的龐大聽課團,體育教師并不擅長室內理論知識課,著實壓力不小。為了讓我們更有目標和方向,教研員給我們進行全面的網絡培訓,并為我們配備了蘇州市學科帶人頭做指導教師,全程指導與幫助。在指導過程中,梳理出室內課中比較適合學生在家學習和鍛煉的教學內容,分析學生學情,并分水平段和年級進行教學內容的“包裝和調整”。
(二)教材選擇,貼合現實
之所以選擇這個教材,因為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安全是底線,安全教材是一個永恒重要的內容,是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必修課。另外,特殊時期,學生和家長都非常需要安全和科學鍛煉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在沒有體育教師指導的情況下,體育課安全教育內容就如一場及時雨,既傳授給學生安全鍛煉的方法,也給家長送上了一份家庭體育鍛煉的指導單。
(三)課題調整,面向整體
筆者執教的這節課是《體育活動要注意安全》,原內容是水平二(三年級)第二學期體育理論單元第4課時《上體育課要注意安全》教材。課題的最終確定是經過反復推敲和思考的,從“體育課上”的維度延伸至“整個體育活動”,從校內體育鍛煉延伸至家庭安全鍛煉,并指向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更廣、更有整體性和全面性。
二、教學設計——基于教材和基于學生
(一)全面梳理,學習教材
教學設計永遠不能脫離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有依有據、有科學性和準確性。為此,我翻閱各類體育教材中涉及《安全》的教學內容,并進行整體性理論學習。這個過程能積累教學設計時的素材和知識,從而很好地幫助自己架構設計思路。
(二)基于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
對教材進行全面梳理后,如何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樂于讓學生接受和理解呢?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設計圍繞三個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做了名稱上的調整,改為“說一說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看一看常見的運動損傷、學一學運動安全小貼士、考一考運動安全知多少、填一填體育活動場合”這樣新穎的形式來呈現和串聯,學生就很明確每個環節的學習內容和重難點。
三、導師指導——化繁為簡,提煉重點
(一)思路整理,化繁為簡
體育活動要注意安全這個教材,可以呈現的內容很多,第一稿教學設計出來后,師傅給我進行了整體性的指導,她習慣性地拿出一支筆,在一張白紙上進行思路的整理,指導我如何梳理一節課的思路,而不是把整節課想讓學生學會的東西一股腦兒地都放在籃子里,否則學生只會跟著教師學一遍,看一遍,也就忘記了。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認知角度,整理出一個完整的教學思路,讓頭腦中的各種素材變成整體性樹狀圖,做到思路清晰,化繁為簡。
(二)提煉重點,教深教細
這節課主要讓學生掌握什么呢?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學一學運動安全小貼士。隨后,師傅進一步指導我如何將一節課的重點進行提煉和深化,最終提煉出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三個簡明清晰的結構。在交流的過程中,師傅不斷地把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安全問題拿出來探討和分享。如:三四年級學生對鍛煉時的空間和安全距離認識不夠,很容易發生課堂中的安全問題,自我保護的意識很弱,我們要從學生實際運動中經常發生的安全事故去思考,去想問題,把一個重點的內容教得更深入、細致,更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四、修改設計——回歸學生,尋找生活實例
運動安全的知識是比較枯燥、專業性的知識,如何呈現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呢?從這個角度,我重新完善教學設計,不斷回憶體育課堂中實際發生的運動安全問題,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和不科學的運動習慣等。例如:跳繩和跑步結束,學生喜歡酣暢淋漓地坐在地上休息;投擲練習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結果造成運動受傷等,分享一些學生生活中課堂中經常性發生的一些不安全實例,就更加生動和貼合實際。同時,還要將正確的做法告訴學生,讓學生更加明確,從而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學生的運動中。
五、講稿試講——語言生動,簡潔明了
(一)創設親近和互動的感覺
講稿是需要反復修改和調整的。從課前的小接觸,兩個檢查“網絡檢查和環境檢查”,兩個提醒“注意力集中、積極互動”等,和學生進行了快速而簡短的自我介紹,讓學生一下子和教師熟悉了,親近了。上課一開始就采用課前互動:說一說你最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是什么?講到安全鍛煉的場地時,還強調了宅家鍛煉時如何選擇場地?不斷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線上學習中。
(二)講解語言要口語化
隔著屏幕和三四年級的學生講話時,要如同在跟學生們面對面對話一般,這樣學生更容易親近和接受教師。為了能有和學生面對面對話的感覺,我把每次試講的感受和中間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一遍一遍修改。最后,就是進行反復多次的試講,熟練講稿的同時也是內心的自我強化,以及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一種臨場調整和提前預設。
六、現場直播——全新體驗,充分準備
(一)自我完善,讓學生喜歡你
直播課前,我特地做了方便直播時查看的手稿,就怕自己一緊張就忘記說什么,另外畫了淡淡的妝容,以最好的狀態和學生對話。上完課,聽到小侄女說“我們班同學都說你是最美女主播”時,我開懷地笑了。直播課前教師自然的表情、微笑,教師的精神面貌直接影響到課的效果。所以,上好直播課很重要的是,你直播講課時微笑了嗎?你和學生親近了嗎?你和學生互動了嗎?這些都是直播課前要考慮的。
(二)抓住生成,學生給了我啟發
這是一次全新的上課模式,我著實感受到緊張,但看到學生在互動窗口不停地給我獻花、點贊和留言,緊張的心一下子平復下來了。學生互動的能力和速度也很快,一些全新的知識點和回答,是直播教學中鮮活的生成和素材。例如:講到學生一定要吃好飯一個小時后再運動,為什么呢?我用書本話、教材話的知識跟學生說,因為胃中積滿食物需要血液消化,如果運動了胃中的血液就少了,就會不消化、脹氣、甚至惡心和嘔吐。另外,我在課前預設時,可以多去問,多和學生交流,獲得最直觀和最容易出現的生活中的素材,源于實際,我們要歸于實際,不能脫離實際生活中發生的情況,不要講學生聽不懂的話。認真分析學生、基于學生的實際、最后回歸到學生實際。體育室內理論直播課,讓我們靜心思考學生的需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最終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
線上直播教學,讓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更好地為學生健康、安全、科學的運動服務,也培養了學生的體育學科的素養,提升了家長對體育運動安全方面的意識。線上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這些知識回歸到學生實際中,讓學生能把這些體育安全運動的知識運用到校內外的體育運動中,從而安全運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峰利.線上線下互動教學模式在教學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9(09).
[2]劉知音.中學生居家體育鍛煉的五點建議[J].中國學校體育,2020(03).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