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小院的來歷
科技小院是由涉農院校專家、研究生組成科技團隊,直接駐扎在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與農民、企業和政府“零距離”開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的一種新模式。
為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振興農村產業,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2018年11月,在中國科協大力支持下,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成立。聯盟是由全國涉農院校、科研院所、各省級農技協以及各地科技小院在自愿、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組建的非營利性聯合組織。
科技小院的作用
科技小院發揮了以下作用:一、探索農業科研新路子,在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針對生產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形成綠色產業發展模式,推動農業轉型;二、創建農業技術服務新模式,解決好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的難題;三、開辟農村科學普及新途徑,通過入村入企培訓、辦田間學校、開設科技長廊等方式,大力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四、建立人才培養培訓的新機制。一方面,駐點的科技人員、在校研究生得到真正的鍛煉,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升科研能力,既能把論文和科研成果寫在農村廣闊的天地,又能發表在刊物上。常年駐點的研究生、科技人員既是學生,又是科研人員、農民、技術員、培訓師。另一方面,通過科技小院,培養一大批鄉土人才和新型農民。農技協科技小院圍繞如何加快農村技術普及推廣、應用,充分調動專家、導師、科技人員、研究生和當地政府、農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做到農業科技與農民零距離對接、零時差及時指導、零門檻普惠服務、零費用培訓推廣。
科技小院的特點
中國農技協通過搭建科技小院聯盟平臺,充分發揮農技協、科協組織優勢,為農村和農業產業安上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兩翼,通過科技小院這個橋梁紐帶,將農業專家與農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幫助農業科技專家找到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基地,幫助農業研究生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良性循環,從學生到生產一線科技人才的蛻變,幫助基層農技協、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節本增效。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通過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開展精準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普服務,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科技小院的設立
科技小院聯盟制定了《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申報流程和設立條件。中國科協設立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專項,為科技小院建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經費保障。有關省科協通過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等項目對科技小院建設予以支持。支撐單位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科技小院正常運行。科技小院優先選擇在縣域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上建立,同時有具備條件的農技協、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等農業生產主體作為支撐單位,當地對農業科技需求強烈,農業高校可以派出該產業相關的研究生和專家團隊。通過建立科技小院,提供農業全產業鏈技術服務,做好一個小院帶動一個產業、輻射農村一大片,真正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科技小院的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