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包冬冬
2020 年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10月26—29 日,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將成為今后5 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近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黃毅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介紹,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后制定實施了13 個“五年規劃”,并從“十一五”規劃開始專門設立公共安全和安全生產章節,而且將安全生產兩大指標——億元GDP 事故死亡率和工礦商貿10 萬從業人員事故死亡率納入國家統計指標體系。
能夠取得這一巨大進步,是因為在2005 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上,將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這也是安全發展第一次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中,說明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上發生了重大轉變。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黃毅
從2011 年 開 始, 我 國 實 施“十二五”規劃,在安全生產上提出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別是與之配套,國務院專門制定出臺了《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實施安全生產九大工程。“十三五”時期同樣制定了《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八大工程”。
黃毅指出,“我認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發生轉變,最重要的是確立了安全發展的理念。那么,堅持安全發展就要求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協調,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制定安全生產專篇專章,也要有安全生產專項規劃。”
2014 年,《安全生產法》修訂。修訂后的《安全生產法》總則中進一步強調,“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安全生產規劃,并組織實施。”
黃毅說,在《安全生產法》的總則中強調安全發展,實際上是把過去一直倡導的理念上升為法律規定,把制定安全生產專項規劃法定化。正是因為堅持了安全發展,“十三五”時期,在前兩個五年規劃的基礎上,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我國連續16 年實現了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從目前情況看,2020 年仍然可以保持“雙下降”的良好態勢。
“安全生產非一日之功。如果沒有‘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的部署實施,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水平,因此,必須要肯定這3 個五年規劃確立的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地位。”黃毅堅定地說。
“十四五”時期,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那么,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的指導思想應著重于哪些?
黃毅認為,在指導思想上,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需要突出3 個方面。第一是要突出“兩個至上”,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因此,‘兩個至上’應該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最高準則。特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對安全生產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對事故的容忍度越來越低,更需要將‘兩個至上’貫穿于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始終。”
第二,繼續突出安全發展戰略。當前,安全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為此,必須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上,把繼續推動實施安全發展戰略,作為“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的主旋律。
黃毅講,首先,安全發展是一條重要的指導原則,貫穿著“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而且,安全發展的本質內涵就是要把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健康權益不斷得到保障的基礎之上,從而使人民群眾能夠平安幸福地享有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更加體面地勞動,活得更富有尊嚴。安全發展的本質內涵,與新時代所要解決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一致的,與共享發展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必須要把這條指導原則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
其次,安全發展是科學的思想方法。安全發展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講的安全,是發展過程中的安全,離開發展談安全,沒有任何意義。同樣,我們講的發展,是安全的發展,離開安全談發展更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它違背了發展的目的。如果在發展中,連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都不能保證,那么發展的成果誰來享用?
同時,要善于用發展的思路,研究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深層次問題。如前些年頻頻出現的,由于超強度開采、超能力生產、超負荷運輸引發的煤礦事故,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粗放、落后的經濟發展方式制約了安全生產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推進高質量發展,從建立長效機制入手,繼續推進思路理念、體制機制、方法手段的改革創新。
最后,安全發展是統一的行動綱領,已經上升為國家的發展戰略。必須要按照國家發展戰略統一思想認識,指導行動,安排部署各項工作。
第三,突出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尤其在“十四五”時期,應加大力度推動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取得更大進展,從而為2030年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也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要求的。
下一步,隨著事故總量的減少,安全生產工作如何進一步深化,如何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必須站在這一高度謀劃工作思路。只有實現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才能使得安全生產走向長效機制,才能夠實現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以及共治、共建、共享,從而把安全生產真正納入法治化管理的軌道,形成規范化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在《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中,曾提出了4 項基本原則——改革引領,創新驅動;依法治理,系統建設;預防為主,源頭管控;社會協同,齊抓共管。黃毅認為,“十三五”規劃的這些原則要求沒有過時,符合《意見》的精神與要求,因此,進入“十四五”時期,應該繼續傳承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基本原則,并在《意見》要求的基礎上,完善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的指導原則。
黃毅指出,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從指導原則上,應該重點推動“五個強化”。第一,強化理論指導。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難有前瞻性的思考,也難有戰略性的思維。這就要求,必須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統一思想、指導實踐,并據此研究分析把握現階段安全生產的規律特點,指導安全生產實踐。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工作一個很重要的短板就是缺少理論研究,中國特色安全生產理論體系框架的構建上仍有欠缺。
第二,強化責任落實。責任制是安全生產的靈魂,沒有責任就沒有壓力和動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要求,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
第三,強化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法規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督執法力度,堅決打擊各種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行為,繼續加強安全生產法規標準的宣傳,培育良好的遵法守法風尚,最終實現依法治理。
當前,我國仍然存在著大量的非法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建設活動,多數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都是這類行為導致的。只有依靠法律,強化法治思維,加大執法力度,以法治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事故多發頻發的問題。
第四,強化事前預防。事故源于隱患,隱患不除事故難消。遵循安全生產規律就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事前預防、源頭治理上,從而防患未然、化險為夷。事前預防工作極具挑戰性,需要下真功夫,持之以恒,更要善于研究關鍵性舉措,防止風險和隱患演變為災害事故。
第 五, 強 化 基 礎 保 障。 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時期,我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財政,都圍繞安全生產重點工程進行了非常大的投入,企業的安全投入也較之前有所增加。進入“十四五”時期,中央財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尤其要增加對綜合性、基礎性和公益性公共安全設施項目的投入,提升保障能力。這也是《安全生產法》的硬性規定。
同時,在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潮流中,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攻關的力度,依靠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風險管控網,補齊短板、堵塞漏洞,為實現長治久安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此外,強化基礎保障,要力推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發揮第三方中介機構的作用,為企業、政府提供安全技術服務;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宣傳、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
黃毅認為,“以上‘五個強化’,需要體現在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的基本原則中,更要體現在規劃中的戰略措施、重點工作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交匯期,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應該明確什么目標?黃毅說,“至少應朝著兩個目標奮進。第一,是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我國安全生產相對指標基本上達到或接近于中等國家的水平,甚至有的指標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實現了《意見》中提出的目標,即到2020 年,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基本成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明顯減少,職業病危害防治取得積極進展,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頻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接下來,朝著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奮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保障,理所當然。”
“第二個目標是安全生產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見成效。到2030 年基本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與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唯有如此,才能發揮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的作用。”
擎畫新藍圖,昂首新征程。黃毅在采訪的最后說:“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經為我國今后5 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的要求。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一定要貫徹遵循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規劃好下一個5年的安全生產工作,讓安全生產繼續發揮好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