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豐臺區應急管理局 圖/本刊記者 朱麗晶
“報告區應急指揮中心,根據北京市地震臺網測定,2020 年10 月23 日9 時30 分,在豐臺區盧溝橋街道發生里氏4.9 級地震,震源深度20 千米,此次地震全區普遍有震感,根據《豐臺區地震應急預案》,建議地震應急指揮部啟動二級響應?!?/p>
應急演練總指揮立刻同意啟動二級響應,要求各單位按照《地震應急預案》迅速啟動救援工作……
這 是2020 年10 月23 日 上 午,北京市豐臺區舉辦的應急小分隊授牌儀式暨區級地震災害應急處置綜合演練現場的一幕。
應急小分隊授牌儀式上,與會領導為豐臺區21 個街鄉鎮、3 個管委會的24 支應急小分隊進行了授牌。以滿足基層現實需要、實現居民服務保障“即刻到家”為目標,豐臺區依托街鄉鎮現有應急處置隊伍,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按照“政府統籌協調、基層需求導向、企業自愿服務、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公益相結合、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規模適度、素質優良、管理規范的應急隊伍。這支隊伍的主要任務是在突發情況下,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前期處置,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專業隊伍到來,并及時向屬地政府和區應急辦上報信息。
應急小分隊實現轄區全覆蓋
應急小分隊授牌結束后,開展了地震災害應急演練,按照預定演練流程,依次開展了模擬震情、應急避震、地震局上報災情、啟動地震應急二級響應、應急隊伍赴現場進行救援、交通管制、災情統計、高空救援被困人員、簡易擔架制作轉移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突發火情應急滅火、疏散安置、應急發電、物資保障群眾安撫、治安維護等15個科目的演練。
整個演練過程緊湊有序、有條不紊,采用室外實戰演練與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檢驗了社區地震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和應急指揮體系,鍛煉了地震應急工作隊伍,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救援人員制作簡易擔架運送受傷人員
消防隊員滅火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