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芳 朱曉芳
(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湖北荊州 434020)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后即建立自主呼吸,但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規律呼吸無法建立,使機體缺氧缺血,進而引發組織細胞無法正常代謝,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則被定義為新生兒窒息[1]。目前有兩種判斷窒息程度的方式,一種為本次研究所使用的Apgar評分:滿分10分,8~10分為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4分則屬于重度窒息;另一種為血氣分析[2],如后者無明顯異常,仍需根據前者進行診斷。因該病引起的缺氧癥狀會導致一系列嚴重后果,如嚴重的大腦損傷等[3],對新生兒的健康及生命均構成極大威脅。普遍認為,如果孕婦在孕期發生各種病毒、細菌感染,胎兒宮內窘迫,或在分娩時發生大量出血,或新生兒為早產、巨大兒均可能引發新生兒出現窒息現象。為了進一步確定與新生兒窒息相關的危險因素,本次研究將對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的124例新生兒窒息情況進行系統分析,以期為臨床診斷該病提供更為科學、可靠的依據。
回顧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分娩的124例窒息新生兒及2 341例未窒息新生兒的臨床資料。窒息發生率為4.25%;產婦年齡21~44歲,平均年齡(28.59±4.61)歲;輕度窒息(Apgar評分4~7分)109例,重度窒息(Apgar評分<4分)15例。本研究經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124例窒息新生兒均符合Apgar評分標準[4];排除死胎或死產新生兒。
組建專項小組,根據新生兒窒息的臨床特點,制定相關因素調查表;收集整理124例窒息新生兒和2 341例非窒息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單因素分析總結與新生兒窒息相關的因素;將單因素分析結果進一步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需在日后護理及治療中重點考慮的高危因素。
主要包括:新生兒性別及體質量、產婦產次、胎位、早產、產程異常、羊水污染、孕婦年齡及學歷、圍產期護理、宮內窘迫、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孕周、合并癥狀、貧血與否、感染情況、羊水量、宮縮、產鉗使用情況、分娩方式、胎兒發育情況、難產情況、產婦早產史或死胎史等。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作數據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對單因素分析結果再行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顯示,與新生兒發生窒息相關的因素有:初產婦、新生兒體質量、孕婦年齡、是否單胎、過期妊娠、早產、產婦年齡、圍產期護理、骨盆狹小或畸形、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重度貧血、妊娠期感染、宮內窘迫、羊水量異常、羊水污染、胎盤早剝、胎位異常、宮縮乏力、使用產鉗、產程異常、臍帶繞頸、剖宮產、胎兒發育異常,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新生兒性別、早產史及死胎史、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合并心臟病、合并慢性腎炎、前置胎盤、胎膜早破、難產與新生兒窒息無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單因素分析與新生兒窒息相關的主要因素(n=2 465)

續表1
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的各項指標進一步采取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初產婦、早產、宮內窘迫、羊水污染、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宮縮乏力為引發新生兒窒息的高危因素,必須予以有效預防措施,各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新生兒窒息一直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5],可能引發新生兒窒息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早產、羊水污染、胎位異常、產程異常等,也包括各地自然環境、生活習慣、民族特性、醫療水平等,與本研究結論一致。在本次研究中,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初產婦、新生兒體質量、孕婦年齡、是否單胎、過期妊娠、早產、產婦年齡、圍產期護理、骨盆狹小或畸形、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重度貧血、妊娠期感染、宮內窘迫、羊水量異常、羊水污染、胎盤早剝、胎位異常、宮縮乏力、使用產鉗、產程異常、臍帶繞頸、剖宮產、胎兒發育異常等均與新生兒窒息有一定關系;而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其中有7項高危因素,分別為:初產婦、早產、宮內窘迫、羊水污染、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宮縮乏力。

表2 Logistic 回歸分析與新生兒窒息相關的高危因素
初產婦因自身產道過緊、缺乏分娩經驗等可使產程過長而導致新生兒窒息率升高。同時,對于早產兒來說,相比足月新生兒,其于母體內處于發育遲緩狀態,肺部、呼吸中樞尚未完全發育,因此若分娩時肺部呼吸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則易出現窒息現象,這也是早產兒窒息發生率較高的原因[6]。宮內窘迫說明胎兒在母體內已經出現缺氧情況,如果是因為孕婦本身血液中的低氧血癥導致的,應立即采取緊急處理,必要時提前結束妊娠;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胎兒發育不良,心血管畸形或功能異常,以及臍帶無法正常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所導致的[7]。宮內窘迫多出現于孕晚期,是造成圍產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必須予以重視,一旦發現胎動異常應盡早前往醫院接受檢查,盡早采取吸氧或提前終止妊娠等應對措施。羊水是維持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羊水污染同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缺氧,而缺氧會使胎兒加深呼吸運動,造成被污染的羊水吸入肺部,從而引發胎糞吸入性肺炎[8]。臍帶繞頸會給分娩造成困難,且拉緊的臍帶還會影響胎兒的循環功能,從而導致缺氧的情況出現[9]。胎盤早剝可導致母體出血,致使胎兒無法自母體獲取充足血氧而出現急性缺氧情況,若分娩后呼吸功能未得以及時恢復則易引發新生兒窒息。此外,若產婦在分娩時出現宮縮乏力情況,可嚴重延長產程而導致胎兒出現缺氧情況進而引發窒息。針對以上情況,臨床上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①加強健康知識普及,為孕婦提供學習手冊,制定科學的飲食及運動方案,幫助其建立正確的健康意識,使其對常見孕期現象能夠判斷是否需要前往醫院檢查;②向孕婦強調定期檢查及預防各種妊娠期并發癥的必要性,對已經發生并發癥的孕婦進行疾病相關教育,并予以支持和鼓勵,減少其在孕期的各種負面情緒[10];③如果出現宮內窘迫或羊水污染,需盡早接受吸氧,必要時安排適當的方式提前分娩;④一般通過影像學檢查均能發現臍帶繞頸的情況,確定后可采取縮短產程的方式降低新生兒窒息的可能性。⑤產前做好相關檢查,綜合評估產婦各項情況,選取最佳分娩方法,以加快胎兒娩出速度,減少產程過長引發的新生兒窒息。
綜上所述,諸多因素可能引發新生兒窒息,其中初產婦、早產、宮內窘迫、羊水污染、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宮縮乏力為高危因素,臨床上可采取孕期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孕婦自身的保健意識,并予以相應的治療、分娩方案,從而盡量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