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山東 濟南 250013)
近年來,我國對地質勘查行業十分重視,大大促進了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時候,會出現各類問題,例如沒有重視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系統性分析、地質勘查團隊素質不高、沒有建立完善的地質勘查標準和規范等等,這些問題在某個程度上會限制地質勘查的發展,影響到地質勘查的效率[1]。所以,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水工環地質主要是指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就是對該區域的地下水資源、工程建設和自然環境的地質條件進行一系列的勘探與評估。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在快速發展的經濟背景下,環境、能源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為水工環地質勘查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并且,水工環地質勘查結果也可以為能源開發、環保保護、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與支持,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雙重意義。
(1)GPS全球定位技術。在我國,在水工環地質勘查中運用GPS全球定位技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大大提升地質勘查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并且勘查結果的精準度更高。GPS全球定位技術的操作流程如下:①快速、精準的鎖定勘察目前及范圍;②以衛星站收集相關的信息數據,然后直接傳輸到地球基準站;③在基準站上按照GPS接收機,用于接收和儲存衛星信號;④將接收的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實現對勘查區域的環境污染、地質災害等情況的檢測。
(2)地質雷達技術。我國的地質雷達技術與全球定位技術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地質雷達技術主要是利用電磁波實現對數據的收集。其具體操作如下:運用地質雷達設備和發射與接收分離型的天線實現對電磁波的傳播與接收效果,借助聲納系統的工作原理,快速收集勘查范圍內的相關地質數據,并使用專業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這些收集的信息數據中會涵蓋許多地質信息,例如地質雷達場地勘測剖面、土層的厚度、巖面分布情況等[2]。因此,運用地質雷達技術可以推動地質勘察效率的提升,實現深度監測效果。
(3)遙感技術。遙感技術的運用十分普遍,尤其是對于各類地質災害的勘察,使用率特別高,并且發揮了較大的應用效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遙感技術的發展,相關的設備更加完善,檢測效率也逐步提升。例如,無人機遙感技術,利用無人駕駛的飛行器技術、遙感傳感器技術等,自動化、智能化地完成對相關遙感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具備了快速、精準、高效、經濟等優勢。多源遙感技術,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實現多元建模,然后收集同一區域的多種遙感影像數據,以立體圖像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呈現,從而更好地為后期地質勘查提供數據支撐。
(4)瞬變電磁技術。瞬間電磁技術屬于新型的勘察技術之一,主要適用于多變、復雜的地質環境,對變化中的數據十分敏感,可以收集更多精準度高的信息數據,有效提升了地質勘查的效率和質量水平。其基本原理為,在地面或空中安裝以一定波形電流為主的發射線圈,在地下導電巖礦體中產生感應電流;斷電后,感應電流由于熱損耗而隨時間衰減。此類技術操作便捷,效率高,并且對純二次場觀測以及對低阻體十分敏感,在煤田水文地質勘探中運用較多。
(1)沒有重視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系統性分析。現階段,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時候,主要目的以“能源開發”為主,疏忽于對“環境保護”方面的地質勘察,從而導致環境保護與能源開發之間存在矛盾性,最終出現能源開采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現象[3]。此外,在進行能源開采的時候,會對周邊的生態、水文環境產生較大的破壞,引發各類自然災害,例如地面坍塌、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水資源流失等等,會大大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所以,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時候,沒有重視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系統性分析,也是存在的問題之一。
(2)缺乏完善的水工環地質勘查標準和規范。近年來,我國水工環地質勘查得到了較多的重視,但是,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時候,仍然缺乏相關的標準與規范,大大影響了地質勘查的效率與質量水平。例如,沒有做好前期的地質勘查的準備工作,水工環地質勘查小組在接受到勘查任務之后,是否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包括人員的籌備、設備檢查、目標區域的圈定、方案的擬定等等,這些問題都會決定后期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效率。其次,專項資金劃撥不到位。由于水工環地質勘查的地質環境復雜,難度較高,因此,充足的資金保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部分水工環地質勘查小組的專項資金遲遲不到位,也會耽誤地質勘查進度,造成水工環地質勘查進度延后。其次,沒有重視對勘查結果的分析和整理。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地質勘查工作之后,需要將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整理,然后形成具有數據報告,為后期環境管理提供可指導性意見。但是,部分地質勘查單位為了提升勘查的速度和效率,會同時開展多項的地質勘查工作,數據量十分龐大,數據分析工作量會增大。如果沒有專業、規范的分析人員,秉承認真、嚴謹的態度,很容易造成數據分析結果出現誤差,從而降低水工環地質勘查結果的準確度。
(3)地質勘查隊伍的綜合素養有待提升。由于地質勘查隊伍是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主體,因此,地質勘查隊伍的綜合素養會直接決定水工環地質勘查結果的精準度。現階段,從實際的勘查工作來說,部分地質勘查團隊的綜合素養有待提升,缺乏對地質勘查工作的全面化、系統化的了解,直接影響到后期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其次,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地質勘查技術日新月異,更新換代,如果地質勘查人員止步不前,沒有與時俱進,積極學習新技術,會造成地質勘查的技術水平下降。此外,部分地質勘查人員沒有樹立對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正確認知,對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疏忽、懈怠,也會造成地質勘查報告失真,影響到后期地質勘查工作的長遠發展。
(1)做好水工環地質勘查的全面部署。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時候,需要做好全方位的部署工作。首先,明確水工環地質勘查的目的。我國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城市經濟與生態環境的雙重發展,對水工環地質勘查結果進行分析,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經濟建設,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其次,做好水工環地質勘查項目的管理工作。地質勘查的全過程管理,可以提升勘查的效率和質量水平,減少勘查資金,促進地質勘查行業的長遠發展。并且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察的時候,以勘查項目地本身的實際情況為準,做好相關的標準化管理,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確保地質勘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實現對勘察目標區域的全方位調研,了解該區域的氣候環境、地質情況等,制定科學合理的勘查方案,從而降低勘查投入成本、縮短勘查周期。
(2)建立健全水工環地質勘查相關的標準與規范。完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標準和規范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確保水工環地質勘查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首先,在進行勘查的時候,秉承人與自然和諧性發展的原則,不可過分追求能源開發,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重視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系統性分析,以推動環境與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其次,做好專項資金的劃撥監督管理工作,確保專項資金及時劃撥到位,便于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高效開展。此外,重視對地質勘查結果的分析,確保分析數據的精準度,為后期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戰略性和方向性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3)提升水工環地質勘查隊伍的綜合素質。勘查人員的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水工環地質勘查的質量水平,提升勘查隊伍的綜合素養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進行人員招聘的時候,水工環地質勘查單位盡可能選拔專業度高、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組建專業、高效的勘查隊伍。其次,重視對地質勘查人才的培養,建立人才培養制度,定期組織知識培訓講座,不斷提升地質勘查人員的業務知識和綜合素質。此外,宣傳責任心意識,樹立地質勘查人員對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正確認知,以嚴謹的態度開展每一次地質勘查工作,并且確保地質勘查結果的準確度。
(4)強化對水工環地質勘查成果的運用轉化。目前,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嚴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兩者之間的矛盾性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緩解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和問題,需要重視對水工環地質的勘查工作,合理利用地質勘察結果,為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數據支撐。所以,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時候,需要明確勘查目的,重視數據的收集,提升數據精準度,實現預先防治的效果。此外,在開展實際的地質勘查過程中,綜合考慮人類生產活動,重視功能性與可行性,強化對水工環地質勘查成果的運用轉化,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借鑒意見,實現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雙重意義。
綜上所述,目前常用的地質勘查技術為:GPS全球定位技術、地質雷達技術、遙感技術、瞬變電磁技術等。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的時候,會存在許多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地質的勘查,需要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不斷提升地質勘查技術的精準度,提升勘查人員的綜合素養,從而推動地質勘探工作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