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順,高婷婷,馬衛東,曹雪原,王常順
(河北省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河北 三河 065200)
我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大的原因,人均礦產資源確很低。尤其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礦產資源在人們生活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社會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提高。如何加強探礦工程技術,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不斷開展礦產資源勘探工作,對于實現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21世紀以來我在探礦工程的技術和管理方面都取得長足的發展,但是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為了保證探礦工程的安全性和礦產資源的順利開采,需要采取措施不斷改善目前存在的問題。
(1)探礦工程的主要內容。探礦工程又被稱之為資源勘探技術,主要包括坑探工程和鉆探工程兩個方向,以及在地質勘探過程需要的其他內容,例如,交通運輸、動力供給等。①坑探工程。坑探工程一般情況指的是對勘探巷道的挖掘,在地質巖層的內部通過專業的設備挖掘通道。坑探工程通常情況是用于淺層、表層的礦物資源的探礦工程,對淺層地表或地下挖掘中的地質資源狀態和礦產進行了解。利用坑探工程可以使技術人員在坑道內對該區域的地質結構有更清楚的了解,還可以采集坑道內的地質樣本,能夠初步探明礦產實際的儲量,并未后續礦產開采提供資料。②鉆探工程。鉆探工程是指通過專業的鉆探設備,根據地質勘探設計要求,向地層深層鉆進,進而從孔洞中得到該地區的地質樣本。再通過專業的測試儀器分析不同地層中的礦物、油氣、地熱資源的實際儲存情況。當前鉆探工程主要使用的是機械設備對于地質巖石進行鉆探,一些更為先進的物理、化學鉆探技術還沒有成熟的工業應用案例。通過對地下地質樣本進行物質成分檢測、物性測試等分析,能夠得知地下礦產資源的實際情況,明確礦產資源的儲量和含量,對于確定開采價值有著十分重要指導意義。
(2)探礦工程的作用。①有利于開展地質資源勘查。我國的礦產資源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儲量還客觀,各種主要礦產均在世界范圍內名列前茅。但是在地質資源的開發方面,還沒有達到探明儲量的40%,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加快地質資源勘查工作是提升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程度的重要手段,而探礦工程是開展地質資源勘探的前提條件之一,在面對地質資源深度開發的新機遇和新挑戰,需要不斷創新探礦技術,保證地質資源勘查的順利進行。②促進社會經濟發展[2]。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探礦工程的發展結合地球物理勘探、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遙感技術等多種先進科技,已經完成了從資源勘探向提供綜合科學服務的轉變。探礦工程對于地質資源勘探而言,已經不是局限于傳統能源以及礦產資源的勘探,更加廣泛的應用于地下深處的可再生新能源勘探,此外在研究防止地球災害問題上也有著一定幫助。③探礦工程的價值。探礦工程是從地下開發資源的主要手段,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還對實現國家統籌戰略資源提供有力的支持,為研究全球生態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其研究價值十分巨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當今世界格局不斷變化的新時期,探礦工程在國家資源開發、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等方面有著十分不可取代的價值。
(1)缺乏先進的技術支持。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于探礦工程技術的研究,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鉆探工程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在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是我國鉆探技術、設備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的條件下,鉆探技術、設備創新速度相對緩慢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尤其是在鉆探設備、工具、材料等方面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鉆探技術相對落后,為探礦工程增加難度。從實際的探礦工程分析,缺乏先進的技術支持,是目前探礦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需要提高對于探礦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研究國外的先進技術,并結合我國地質勘探的實際情況進行技術創新,進而提升探礦工程的實施效果。
(2)影響生態環境。我國幅員遼闊地質情況十分復雜,在開展探礦工程時,需要從地表開始進行逐層鉆探和挖掘,伴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也不斷增加。此外,在開采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廢渣、廢石和廢液,這些廢棄物不能進行妥善的處理,就會對開采區域的地貌環境造成破壞。最后,廢棄物長期暴露在地表,經過陽光的照射其中存在有害氣體、物質會不斷分解進入大氣中,給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3)缺乏安全意識。①管理層缺乏安全意識。管理層缺乏安全意識,一部分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還有一部分單位雖然建立安全管理體系但是沒有落實到具體管理中,許多安全文件和規定的制定是為了應付相關的檢查。此外管理層沒有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過分追求工程施工進度,導致安全問題頻發,缺乏安全生產的理論支撐,在面對突發的安全事故時,不僅不能做出正確緊急處理措施,錯誤的決策還可能擴大事故范圍,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還給人員安全埋下了隱患。②操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由于探礦工程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目前探礦工程的大部分的操作人員都存在專業水平不足,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意識的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對安全生產的忽視,對操作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訓和教育,操作人員往往也因為自身認知的問題不愿意參加安全培訓。操作人員安全意識的缺乏,對待工作總是抱有僥幸心理,也是造成探礦工程事故頻發的原因之一。
(4)缺乏組織協調。探礦工程作為一項涉及專業廣、工作流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在施工過程進行科學的組織協調。但受到歷史傳統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探礦工程作業中組織協調能力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各作業環節內普遍存在“各自為政、協調不一”的現象,對實現探礦工程的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例如,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作業標準不一致,這就導致了探礦工程作業過程管理困難、控制混亂。此外,關聯單位間的隸屬問題不明確,導致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配合力度受到了限制,產生許多由于工作協調導致的矛盾。缺乏組織協調是探礦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科學的組織協調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探礦工程的進度,提高施工過程的安全性。
(1)探礦技術創新。①鉆探技術創新。加大對鉆探技術的研究,尤其是熱機碎巖方向,通過進步不斷的模擬試驗,能夠有效的提升鉆探效率,實現鉆探作業的智能化與信息化。目前鉆探技術主要應用于固體礦產勘探,根據我國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的實際情況,不斷引進先進的鉆探技術設備,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持續創新鉆探技術,使探礦工程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②地質巖心鉆探設備創新。在傳統的探礦工程工作流程中,需要先對在地礦中進行取樣,通過研究分析樣品數據,進而為鉆探技術提供有利的支持。而在地質巖心鉆探設備不斷創新的今天,巖心鉆探設備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例如,利用FD-300型液壓傳動頂驅式車進行取樣,此外地質巖心鉆機、泥漿泵等設備都有了新型產品面世,為現代化鉆探作業提供了技術和設備方面保障。
(2)保護自然環境。在開展探礦工程前,需要對工程所在地的地質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例如,查看地質資料,了解當地生態環境,選擇合理探礦場地,盡最大可能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此外,還要加強對于探礦工程三廢回收利用技術的應用。將廢渣、廢石和廢液等廢棄礦物進行科學的回填,不僅可以減少常規回填材料的使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對廢棄物也能進行妥善的處理,避免其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并且通過回填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壓實度進而恢復當地的地質原貌。在開探礦工程中,需要注意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對于實現我國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安全安全管理體系。首先,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和實際開采情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并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而開采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嚴格地按照相關制度操作,將安全管理列入崗位職責內,實施區域安全責任人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到每個員工,提高員工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其次,培養企業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管理層必須要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教育,并在培訓后安排相應的安全知識考試,還可以將安全知識考試成績和日常安全生產做為員工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建立安全生產相關的獎懲制度,進而充分激發員工的對待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組織成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加強對鉆探現場的監督管理,對在開采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制定科學的緊急處理方案,并對定期進行安全事故演練,將安全生產上升至企業文化的層面,進而保證探礦工程的順利進行。
(4)加強協調組織能力。探礦工程作為一項涉及專業廣、工作流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單位之間以及各員工之間都有著必然的聯系。首先,管理層需要統籌掌握探礦工程工作內容,對人員和物資資源進行科學協調組織才能保證探礦工程的順利進行;其次,各個單位及個人需要嚴格履行自身責任與義務,在工程實際工作中需要積極的溝通和合作;最后,假設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爭議或者矛盾,應該采取冷靜、理性的處理方式,根據實際問題開展相應的解決措施。建立團結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為探礦工程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探礦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目前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切身實踐提出了探礦技術創新、完善安全管理體系以及加強協調組織能力等相應的對策,為保證探礦工程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