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麗,鄭良勇,趙竹韻
(1.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近年來,國內不少專家學者對水利現代化的內涵、基本特征、評價指標、評價標準等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各自的觀點。山東水利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現代水網建設、雨洪資源利用、水生態文明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等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水資源保障能力逐步增強。但就水利現代化而言,其理論研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尚缺乏系統研究,因此,開展水利現代化研究,建立水利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客觀評價水利現代化發展十分必要。
1)節水優先,以水定需的節水型社會是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保障。水利現代化建設,應節水先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三條紅線”剛性約束,控制水資源消耗量和強度,維持水資源的平衡,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基礎資源支撐。
2)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關鍵點。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和理念實施河道整治、堤防及蓄滯洪區建設,提升抗旱應急水源和地下水儲備能力,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和災后薄弱環節建設,構建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為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基礎工程支撐。
3)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構建水安全與保障體系,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目標所在。水利現代化建設,水安全保障尤為重要。水利建設應統籌防洪、防潮、供水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開發利用。應加強防洪工程的建設,加快生態河道的治理、山洪災害的防御治理,病險工程的除險加固、城市防澇防洪,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工程安全保障等,減少洪水災害,增強水安全保障能力,構建水安全保障體系。
4)建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人水和諧共生的水生態體系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的建設應秉承保護生態環境,維持河流生態系統平衡的理念,應控制源頭污染物,結合水土保持措施,實現水源地保護;應建設生態濕地,采取防治水污染工程措施,綜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區,構建陸域、水域相互結合的可持續水生態保護系統;應突出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提升美學價值,注重人文關懷,按照“景觀節點、河流景觀文化廊道、水利風景區”的空間組合構建網絡式的水景觀文化格局;應強化河湖水域岸線用途管制,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河道岸線資源,實現岸線資源優化配置、集約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目標,全面發揮河道岸線的綜合功能,統籌推進城鄉水生態文明建設。
5)協調有序,靈活機制,綜合全面,社會協同的水管理體系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水利發展要想長久,離不開水資源保護和管理。按照水資源的特點和屬性,確定合理的水資源管理與保障體制,強化水利管理,提升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河長制,落實責任到人,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完善政策法規,界定設施資產所有權,政府、專業管理機構、老百姓、市場機制在發展水利現代化中的義務、責任以及權力,讓管理合法化,規范化,為水利現代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6)構建業務與信息深度融合,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立體化監測、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和便捷化服務于一體的水利信息化體系,為實現水利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加強基礎設施改造,擴展水利信息傳輸網絡,提高水利信息系統安全防御水平和基礎承載能力;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實現水利從基礎設施到基礎信息、綜合應用的一體化管理,提高水利信息共享與服務能力;構建輻射水庫、河道、水利工程的監測體系,特別是對主要水庫、堤防及險工險段重點監控,提前有效預警災害并及時應急處理。發展智慧水利,實現水利管理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進而推進現代水利發展。
在充分評估山東省水利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山東省特色和新時代水利發展要求,構建了山東水利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六大體系21個指標。六大體系分別為節水型社會建設體系、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水安全與保障體系、水生態體系、水管理體系、水利信息化體系。
1)節水型社會建設體系。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供水管網漏損率、城鎮節水器具普及率、非常規水利用率、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2)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水利工程設施完好率、年度水利建設投資完成率。
3)水安全與保障體系。防洪除澇達標率、缺水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
4)水生態體系。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區域林草植被綠化率。
5)水管理體系。取水許可實施率、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控率、河長制湖長制落實率。
6)水利信息化體系。水利信息化指數,人才結構達標率,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率。
1)方法選擇。一是明確各評價指標的目標值,目標值取決于社會發展的技術經濟水平,兼具階段性和地域性。二是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值,主要取決于水利工程的類型和功能,類型不同,功能不同,權重值不同。三是根據目標值評價考核二級指標,定性指標可賦予其量化的目標值,根據目標值確定相應的等級,定量指標可直接計算求得,同時與目標值比較,從而得到相應的等級。四是評價確定一級指標實現程度,一級指標值由二級指標考核值、權重進行加權計算求得,指標值確定一級指標的實現程度。五是對系統總體進行評價。系統總體評價值由一級指標加權計算求得,指標值確定系統總體的綜合實現程度。
2)賦分。山東省水利現代化評價的賦分以總分為100 分計。各項評價內容賦分分別為: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平20 分,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水平15 分,水安全與保障能力15 分,水生態20分,水管理能力15 分,水利信息化水平15 分。計分細則見表1。
3)評分公式。總體評價分=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平評價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評價分+水安全保障能力評價分+水生態環境評價分+水管理能力評價分+水利信息化水平評價分。
4)評定準則。總體評價分達到85 分以上(含85 分)可評定為“實現水利現代化”,總體評價分達到75~84 分(含75 分)可評定為“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水利現代化是動態發展的過程,本文基本構建了一個可監測評價山東省各地水利現代化進程的體系,在山東省內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鑒于筆者經驗不足,水利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概括總結缺乏核心新型的理念,評價指標的選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片面性,評價準則雖來自于基礎數據的收集及專家經驗總結,但是主觀性比較強,這些均會影響評價的最終結果。因此期望后續能有更多的研究來驗證這個體系,彌補這個體系的不足,以期能在全國推廣應用。

表1 山東省水利現代化評價指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