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遠
(福州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福建福州 350000)
福州上下杭歷史街區具有很深的文化積淀,是一座城市從歷史和坊巷格局演變過程的關鍵步驟。上下杭的景觀較好地保留了清末民初的街區風貌,其位置位于福州城市文化中軸線的南段、閩江的北岸,它與福州的朱紫坊、三坊七巷一起列為福州市的三大歷史文化街區。
福州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位于大廟山以南,從小橋頭開始到西邊至白馬南路結束。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清末民初商人及當地百姓的商貿往來地,其中街區建有興安會館、南郡會館等。如今的下杭路文化街區將被打造成一條商業文化休閑步行街,引入一些知名商鋪,以恢復往日下杭街的商賈往來,熱鬧繁榮的景象。

圖1 福州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
在進行下杭街微景觀設計的時候,前期我們也做了現場勘查及分析,現場條件也存在一些優勢及不足點。優勢是:①下杭路街區位于城市歷史文化中軸的南段位置,具有良好天然地理優勢;②下杭路街區是福州的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具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淀;③它在清末民初時候是福州的商業和航運貿易中心,較好地保留了當時的街區歷史文化風貌;④建筑細部豐富,藝術價值較高;⑤建筑形象清晰,表現了福州當時建筑的特色。不足地方:①上下杭街區經歷過衰落、破敗,缺少景觀的觀賞性及參與性;②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結構不穩,公眾性較差;③缺少與歷史故事相關的景觀及細節設計,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風貌表達較弱。
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的微景觀設計旨在把其改造成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心,尋找福州老街區價值的文化特色。①設計上傳承和發展當時街區的城市文化脈絡,將下杭路文化街區的微景觀融合進現代人的生活中,打造具有歷史人文特色的商業功能和空間;②打造具有特色的文保空間景觀,讓游客駐足、觀賞、品味,感受福州歷史文化的風貌;③通過增強加該區域周邊文化街區和福州改造區景觀的聯系,對福州城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及其他歷史文化區的保護和改造提供值得參考的技術、經驗和建議。

圖2 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的微景觀設計
此次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景觀重點設計為文保景點及一些坊巷空間。微景觀設計就是在街區坊巷有限的空間里,布置及提升改造整體街區及坊巷空間不足處,創造小尺度空間的景觀價值點及提升空間文化品味和審美。按照業主單位要求微景觀設計的空間節點主要是興安會館、羅氏綢緞莊、德發京果行、咸康叁號及中興巷、圣君弄等歷史文化景點空間。
興安會館,是原興化府商幫所建。興安會館現有的場地上還保留著左側的青石拱形儀門,右側尚有空間可進行改造提升。首先對雜亂的場地進行整理,原有條石背后過于單調,缺乏背景及文化故事依托,設計中提取周邊建筑輪廓形態打造屬于會館文化特色的格柵文化墻,不僅能作為背景,更是一個歷史故事的展現及傳達。其次在原有條石坐凳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增加文化符號,打造文化與功能相結合的街區休閑文化微景觀空間。

圖3 興安會館設計
下杭路上的羅氏綢緞莊這座建筑建于清末時期,建筑坐南朝北,總共有三進空間。綢緞莊現有的場地較為空曠,可利用綢緞莊的歷史文化元素加以運用設計。對原有場地進行整理,在單一的場地鋪裝上設置與周邊建筑匹配的青磚花池結合坐凳使用,在坐凳上鑲嵌入綢緞莊的一些文化圖案,同時在原來入口鋪地上也可嵌入綢緞莊歷史故事地刻圖案,使其有更好的視覺角度觀賞,這些節點增強了微景觀及建筑在歷史文化上的聯動性,不僅能達到休閑的效果,同時更能增加市民及游客對于文保景點的了解和認識。
街區上的“德發”京果行文保建筑是坐北朝南,建筑正中是三層,左右各兩層。設計在入口門窗兩側通過設置文化石坐凳以及地面故事主題雕刻對于原本比較蒼白的場地進行文化的訴說,通過對德發京果行的了解,可提取歷史故事里某個場景,以主題雕塑結合入口文化地刻的方式還原當時繁盛的京果行熱鬧景象,更有時代的代入感。
咸康參號的建筑風格,是雙杭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從總體風格上講,它是屬于中國傳統的建筑模式,但從細節上看,房子的羅馬柱、石拱門、走廊、玻璃窗,吸收了東南亞以及歐美的建筑元素。老建筑見證了歷史的交替,據老人說道,咸康參號繁盛時期店家特意在商鋪門口養了猴子雜耍以吸引客戶。現階段設計在入口兩側增加文化特色坐凳及主題地刻,石坐凳上設置具有時代場景的主題雕塑人物,增強空間感及互動性,其中主題雕塑人物結合一側增加的猴子雜耍雕塑形成一個完整的時代故事場景,讓過往的游客能感受并沉浸其中了解咸康參號當時歷史繁盛時期的故事。
中興巷、圣君弄、湯房巷在實際現場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設計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重要區域的微景觀設計。在中興巷入口處取消原有形態不佳的竹子及風格不協調的種植箱,設計具有古樸青磚造型的種植池,相應綠植爬藤和仿古格柵造型相得益彰,此入口空間設計提升了街區的整體協調度及增添了街前屋邊的一絲綠意,也把巷弄空間場景細節真切的表達傳遞給每個參觀的游人。圣君弄的景觀提升改造植入了觀賞長廊的主題思路,在整個狹長的巷弄空間一側布置一些歷史老照片及老物件結合綠植點綴,增加了空間體驗性及游客參與性,也為空間煥發了新的生命力。湯房巷的巷弄空間整體偏狹窄,景觀從一些門庭處著手,打造一些民居入口節點,讓綠意結合一些古樸的水缽置石成為整個空間的點睛之筆。
下杭路歷史文化街區微景觀設計按照“傳承發展、城市名片、體驗匠心”為主題,微景觀設計上積極把福州上下杭街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商業、文化、旅游主題等體驗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文化街區,傳承與發展福州閩商的百年繁華面貌,繼而成為與朱紫坊、三坊七巷共同發展的福州旅游又一張“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