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花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建筑設計中自然光的合理運用,一方面可增強建筑日常采光效果,加大自然光引入率,讓人們感受自然帶來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可實現能源管控,減少設備的使用,提高建筑內部的舒適性。為此,在設計開展中,應科學選擇設計手段和方法,增大自然光應用率,以提高建筑設計水平。
自然光會隨著地球轉動而發生一定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自然光變化中,時間是影響入射角度和建筑光影的主要因素,且時間所代表的變化呈現周期性、規律性特征。自然光照射中,入射角度會以平角—直角—平角這樣的變化規律呈現大—小—大的變化趨勢,相應的建筑投影也會呈現長—短—長的趨勢,而正午垂直角度下,入射角的角度最小,建筑光影最短。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線的色溫也會呈現差異性變動,光波越長,色溫則越低,反之則越高。而景物色彩會受到色溫和光譜的變化而變化。
建筑設計中,自然光的合理應用可對室內環境加以科學調節,自然光照射到室內后,會由于室內物體不同呈現不同的光影效果,進而營造不同的感官印象。同時自然光具有一定的溫度特征,隨著自然光線的變動,室內溫度也會存在升高或降低的變化,影響建筑內部空間的舒適性,如圖1所示。也正是由于這些特征,在冬季溫差較大區域內,需要借助自然光來開展室內保溫工作,以降低暖通空調使用率,控制能源損耗和環境污染。
自然光引入建筑內部后,會因為建筑內部物體材質、結構等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光影變化,且這些光影變化會隨著自然光角度的變動而發生相應改變,使建筑內部在不同時段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營造不一樣的視覺感官,加強建筑內部舒適性。對于建筑外部景觀塑造,在自然光線照射角度、位置、強弱等的變化下,根據材質的不同也會形成不一樣的感官效果,并可保證人們擁有絕佳的視線,加強建筑美觀性,提升總體價值。

圖1 環境調節
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建筑數量也在增多,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其中存在的能源損耗問題卻未得到有效解決和控制。而自然光在建筑設計中的科學應用,針對能源損耗問題給出合理解決策,通過自然光的引入,加強室內自然照明效果,減少照明系統的運轉,節省更多電力能源。另外,自然光的引用可對室內溫度加以調節,降低暖通空調系統的應用率,減輕電能過度使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對北方來說,自然光的合理應用可節約供暖中煤炭資源的使用量,降低資源損耗,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可以說自然光的科學設計,不單單是加強建筑設計效果,也可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實現低碳環保型城市建設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誘導式自然光設計手法的應用目的是加大自然光應用率,降低人工照明設備使用頻率。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量,為自然光應用提供良好條件。在設計中,可使用多種方法。例如安裝百葉窗,當然某些建筑物也使用光纖進行照明。誘導式采光設計有很多優點,不僅可以為住宅建筑提供足夠的自然光,還可以節省人造照明的能耗,為居民創造一個舒適的室內環境。
半透明屋頂設計現被廣泛應用在建筑設計中,如圖2所示,可有效將自然光引入室內,滿足自然照明要求。在屋頂設計中,透光屋頂設計形式的應用,可將自然光以柔和方式引入室內,在改善室內照明效果的基礎上,借助自然光線角度的變化,營造不同的光影效果。且對深度達到5m左右的建筑,可利用該方式為內部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

圖2 半透明屋頂設計
半透明屋頂在目前住宅建筑設計中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目的在于增強室內采光效果,降低因陽光折射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該方法的應用也是降低人工照明設備使用頻率,減少電能損耗,提高建筑內部空間采光效果的重要措施。半透明屋頂的應用可突顯建筑設計的時尚感、現代感,滿足人們審美和藝術追求。由于建筑的藝術美,城市中的一些生態建設者經常使用透明屋頂,力求增加建筑的自然采光,滿足低碳環保建設理念,避免能源的大量損耗。
中庭設計也是建筑設計中增強自然采光效果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對進深較大的建筑而言,中庭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建筑內部空間寬敞及明亮之感,也可實現空間上的科學利用。在中庭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內容有:
(1)建筑采光。若想依靠中庭位置將自然光高效的引入到室內,可將其與建筑垂直窗戶結合起來,尤其是與側向窗戶的結合,可將不同時段下的自然光引入到內部,加強自然采光效果,同時這樣的設計也可避免正午陽光直射帶來的影響。
(2)細節處理。在中庭設計中,為突顯自然采光的效果,設計人員需要做好細節思考,了解樓層變化對自然光的影響,完善方案內容,注重處理靈活性,以提升中庭位置的進光效果。
(3)做好太陽光收集工作。太陽光收集的目的是借助折射、反射等多樣化的形式增大自然光通透率,滿足中庭自然采光的要求,增加建筑中自然光照射的時長,調整室內環境,做到能源的科學把控。但是目前太陽光收集器的成本較高,應用這種方式會顯著提高建筑的造價。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還應結合業主項目部、施工項目部、監理項目部三項意見展開綜合設計與分析。
誘導式中庭氣候交換系統對建筑通風和采光有著特殊要求,是當前生態建筑設計中常用的自然光設計運用手法。誘導式中庭氣候交換系統實現了智能通風和照明系統設計,且維持兩者間的協調性,突顯建筑內部自然采光效果,建設照明設施和通風系統的合理性使用,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損耗。
生態建筑中,利用該系統的創設可保證各房間的自然采光效果,控制建筑能耗問題,彰顯建筑生態性,為人們營造舒適、健康的空間環境。與此同時,在設計中以透光燈的應用可減少人工照明系統的設置,達到節能環保目標。此外,誘導式中庭氣候交換系統的落實可根據外界環境變化,自動調整系統性能,對室內環境加以改善,如利用溫室效應改變冬季環境下,室內存在的溫差變化問題,加強室內溫暖舒適性;利用熱煙囪效果完善建筑內部通風條件,降低夏季空調系統使用率,達到自然降溫的作用。以這種方式,可以收集和回收從建筑物中排除的熱能,減少機械通風,達到節省建筑物能耗的目的。
引入綠色植物可以改善中庭的空氣質量,減輕建筑物對周圍環境的負擔,為用戶提供心理上的舒適感。再者,在生態建筑設計中,誘導式中庭氣候交換系統的應用可有效控制相關設施設備的使用,做到能源管控,規避環境污染問題。且該系統可對建筑運行中產生的多余熱量或能源進行回收利用,有效控制能源損耗,提高建筑實用價值。在生態建筑設計中,也可將綠色植被栽植在中庭中,以改善空氣質量,進而營造美觀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總而言之,建筑設計中自然光設計手法多種多樣,結合建筑實際情況及地理環境特征,采用科學有效的采光設計方法,加大自然光的引入率,能在彰顯建筑美觀性、藝術性的基礎上,實現能源的科學管控,真正達到綠色建筑設計目標,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符合綠色環保型城市的整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