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飛,胡 兵
(江蘇雙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00)
深基坑支護技術能保證建筑工程施工時地下結構工程的安全、基坑開挖時邊坡的穩定。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形式很多,可單一使用,也可幾種形式結合使用,以起到加固基坑側壁,防止基坑坍塌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工程技術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工程情況、工程成本目標、建設工程地下水文情況以及周邊建筑等綜合考慮,選取合適的支護技術,以達到最有性價比的目的。但目前,因深基坑支護的施工管理原因導致的安全事故依然時有發生,造成嚴重的人身安全和經濟損失。
通過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技術,以及實際應用的分析發現,深基坑支護在建筑工程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導致該支護技術不能完全發揮其功效,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其中,深基坑支護的設計與實際施工存在的偏差是導致該技術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對基坑支護的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在設計階段,一方面因沒有充分了解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忽略一些自然因素對地下結構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支護技術受力強度設計時,因沒有全面了解受拉受壓構件的受力情況,導致在計算受力構件的數值時與實際受力情況存在偏差,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效果,從而影響這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1.2.1 基坑開挖時周邊土壤松動
因深基坑開挖面積和深度較大,開挖時,對周邊的土壤擾動較大,易造成周邊地面土壤松動,而往往細小的變動不能被及時察覺,沒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基坑支護結構發生位移、錯位等情況,使支護結構失去其該有的功能,極易造成基坑坍塌,進而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1.2.2 基坑頂部荷載過重
基坑開挖時,因現場管理不合理問題或者現場場地較小,施工大型機械眾多,沒有對場地進行合理規劃,導致基坑開挖出來的土方沒有被及時外運或運用,隨意堆放在基坑周邊,還有一些施工設備器具、材料堆放不合理,導致基坑頂部的荷載壓力過大,超過支護結構承受范圍,極易造成基坑側壁失穩坍塌。
1.2.3 地下水位變動影響
因深基坑的深度較深,可能會受到各種特殊自然環境的影響,其中影響基坑穩定的最大因素是地下水。地下水位上升會造成地面的承載力下降,部分地面下沉、增加地下水對地下結構的侵蝕和腐蝕作用,而且地下水位頻繁上升下降變動,也會導致基坑支護結構移位、腐蝕,嚴重影響深基坑支護的效果,加大施工難度,也會對施工成本的控制產生嚴重的影響。
1.2.4 不合理的深基坑支護形式
由于施工前沒有進行嚴格、全面的勘察檢測,忽略一些潛在的影響因素,導致選擇的支護方式不能有效地承載基坑開挖的壓力,施工一段時間后,隨著開挖深度的增加和潛在影響因素的作用,支護結構不能完全承載基坑的荷載壓力,可能導致支護結構破壞,進而引發基坑滑坡或坍塌。
在地下基礎設計階段,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必要的巖土勘察,全面了解建設地土質水文情況,并結合建設單位對建筑的要求,合理選擇基礎形式,提出專業、科學、經濟的深基坑支護方案設計。組織施工前,還要對支護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時,有助于施工技術人員更加深入地了解支護方案的技術要點[1]。
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工程質量的好壞,所以在施工前,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施工單位。地下工程的施工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建筑工程中難度較大的一個分項工程,所以要盡量選擇經驗豐富、施工隊伍專業素養高的施工單位,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根據相關規范要求,深基坑支護工程在施工前要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審查其可行性。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可作為施工的指導性文件,能有效保證工程的安全和質量,所以在施工前,要嚴格審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規范性,審查時,如發現不足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通知施工單位并要求整改,直到確保整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全面安全合理。
基坑的支護形式選擇要根據建筑工程的特點和所處地理環境的特點綜合考慮。目前,我國比較常見且應用比較廣泛的深基坑支護形式有土釘墻、放坡、混凝土灌注樁、鋼板樁、地下連續墻等形式,因每種支護形式在使用中都有各自的限制條件和優點,實際工程中,技術人員要對現場地質、濕度、原始土壤承載力、水位等因素進行嚴格勘察分析,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或者幾種支護方式結合應用,例如,放坡支護形式,它的使用限制條件較多,使用的范圍相對來說較小,所以在很多時候都會結合其他的支護形式一起使用,以達到預期的支護效果。在地形環境差、情況復雜、基坑深度大并且建筑要求高的建筑工程,地下連續墻可以起到很好的支護擋水效果,不僅能保證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能提高經濟性[2]。

圖1 深基坑支護施工
科學有效的施工組織設計不僅是建筑工程質量的保證,也有利于各個工序的有序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中要根據支護形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時間,充分考慮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保證各個工序井然有序。同時,還有利于管理人員全面掌控整個施工過程,及時知曉問題所在,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解決,大大加快施工的速度,保證施工質量[3]。
在進行基坑開挖施工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擾而導致基坑支護結構或者尺寸與設計出現偏差,這都會影響支護的功能。所以施工過程中,嚴密的監測管理對工程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施工單位應安排專人監測,密切關注地下水位變化等情況,避免影響工程的推進。同時,施工單位應該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及時發現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確保深基坑支護工程順利進行。
地下水對地下結構或者基坑支護結構產生力的作用,改變或者加大構件的受力大小和方式,造成地面下沉,對工程的穩定有很大影響。地下水位高度的變化會加大施工難度,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現場水位較高,要采取相應降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消除地下水對支護結構的侵蝕和干擾,例如可以多設置幾個降水井,及時降低地下水位,目前常見的消除地下水干擾的方式是止水帷幕,可有效防止地下水進入深基坑,保證基坑支護穩定[4]。
開挖深基坑會對周邊地面和建筑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則會造成地面、建筑下沉、裂縫等問題,遇到特殊天氣如大暴雨等,地面的水隨縫隙深入地下,也會造成地面下沉,周邊的地面、建筑下沉會導致深基坑支護結構的錯位、位移等不良影響,所以為保證深基坑支護結構穩定安全,要注意周邊地面、建筑的變化及地表水的疏導,如出現問題,及時反饋,進行加固處理,防止這些問題影響支護結構的剛度和穩定度,保證基坑安全。
地下工程的質量決定整體建筑的安全穩定和耐久性,而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效果對地下工程有重要意義,所以,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的技術管理對整體建筑工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將新技術引進深基坑支護技術中,在應用中不斷改進、創新,有利于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