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中,索賠是一種合理、合法的行為,可以由發包人提出,也可以由承包人提出。建筑工程實施全過程中,索賠可能發生的任一階段,尤以施工階段發生的索賠較多,合理落實索賠工作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圍繞此展開分析。
索賠,指的是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由合同一方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合同約定等向另一方就自身損失提出賠償。索賠的發生是雙向的,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分析可知,發包人向承包人要求索賠的概率較低,施工中發包人始終處于有利地位,承包人違約的情況下往往可采取每期工程款中扣抵、通過履約保函向銀行索賠等方法,來實現索賠要求。
索賠貫穿建筑工程項目實施整個過程,結合不同依據可將索賠分為多種類型(見表1),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索賠均可通過協商談判、調解等方式解決,若是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可提交仲裁或訴訟求得解決,切實維護合同雙方各自的合法利益。
建筑工程往往資金占用量大、工作面多、受外界影響大,因此引起索賠的因素眾多,主要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2.1.1 發包方違約因素
發包方違約是引起索賠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情況包括:①未按合同規定提供設計資料、圖紙等,未及時下達指令,導致工期延期;②未按合同規定時期交付施工現場、道路以及水電,工程無法及時開工,或是存在工程中斷的情況;③未按規定及時支付工程款;④未按規定提供合同約定的建筑材料;⑤未按規定提供的分項/分部工程以及整體竣工驗收條件等。

表1 索賠類型
2.1.2 合同缺陷因素
此種因素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合同條款存在諸多缺陷所致,如:合同條款不全、前后矛盾;合同文件復雜,雙方在合同權利、義務方面理解存在的差異;承包方責任界限不明確,以至于管理上失誤,影響工程實施情況。
2.1.3 設計、地質資料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設計、地質資料是相關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若是出現設計、地質資料不準或是錯誤的情況,將直接導致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如:現場條件與設計圖紙不符;設計圖紙與工程量清單不符;工程量清單與合同規定不符等。
2.1.4計劃不周或是指令不當
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是發包方下發的指令錯誤,或是要求修改施工方案,將打亂施工秩序,導致工期拖延或是工作中止。此外,各個承包商之間的經濟關系十分復雜,相互影響,若是處理不當,極易導致索賠問題的出現。
2.1.5 不利的自然災害或不可抗力因素
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中,氣候、自然條件以及國家法律法規等均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遭遇以下情況極易引發索賠問題:①極為反常的氣候條件、自然災害;②經濟封鎖、戰爭等;③材料、人工費用大幅上漲;④既有法律法規的修訂、新法律法規的施行等;⑤外匯匯率的變化等。
2.2.1 索賠程序
(1)填寫索賠意向書。建筑工程索賠的首要步驟是填寫索賠意向書,需注意意向書中的索賠項目、時間等細節:
①惡劣天氣導致的索賠:通常惡劣天氣導致的索賠會按照工程損失索賠或工期索賠方法進行計算。計算中,索賠工期的起始時間應為惡劣天氣造成影響的第一天,末日為惡劣天氣引發負面影響的終止日;②不可預見導致的索賠:因在工程前期準備過程中,資料填寫錯誤或準備得不齊全,造成承包商無法對地基處理中的土石方體積等進行精準計算,通常會依據工程建設費用和工期進行索賠。承包商計算損失的起始日期為雙方未能預見情況影響工期的第一天,而終止日則為索賠的結束日。
(2)事件記錄。在明確索賠起始日與終止日后,需對此階段內索賠事件的發展進度詳細記錄,并對索賠事件引發的經濟損失進行計算。需注意的是,在有詳細書面記錄之外,應對現場進行拍攝記錄,收集完整的影像資料,由專人收集、整理后提交至監理工程師核查,確認無誤后簽字可直接作為索賠證據。
(3)階段性索賠報告。若索賠事件持續發展,承包商需將整理編寫的階段性索賠報告提交給監理工程師,報告中必須明確經濟損失的具體金額、損害的具體影響和工期索賠,同時資料中須附上現場資料與索賠證據,抄送給相關單位。
(4)最終索賠報告。當索賠事件合理解決且負面影響徹底消除后,需及時將最終索賠報告提交給監理工程師,索賠事項與依據、合同條例等內容盡量詳盡。
2.2.2 索賠技巧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必須善于發現索賠機會,熟練掌握索賠方法,合理處理索賠事件。
(1)發現索賠機會。為保證能夠及時發現索賠機會,應對招標文件進行仔細審閱,明確各項合同條款與管理規范,同時需安排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勘察,出工程報價時需考慮未來天氣等不穩定因素導致索賠的可能性。
(2)簽訂合同協議。簽訂合同時,承包商可對合同中的不合理之處提出修改意見,維護自身權益。
(3)及時確認。對有變更的指令反復確認,并將細則落實至書面,索賠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執行。
(4)索賠通知書發放。索賠事件一旦發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發出索賠通知書。
(5)索賠證據齊全。承包商發出索賠通知書后,需定期報送索賠證據和資料,索賠結束后需在28d內完成索賠的計算與論證工作。
此為某綜合樓項目,根據合同約定,鋼筋單價2400元/t,工程建設中,由于國家相關政策調整,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上漲,最終鋼筋實際采購價格與合同價格存在較大差異。根據合同來看,發包方、承包方未能夠及時預見鋼筋市場價格浮動情況,以至于承包商在施工中經濟損失較大,由此承包方提出索賠,要求此發包商因國家政策調控所致鋼筋單價上漲問題,予以補償。
經計算,價格調控期間,承包商鋼筋采購量1235t,其中,按合同約定價采購量653t,剩余全部高于合同約定價,據統計:324t鋼筋單價2510元/t,258t鋼筋單價2650元/t。由此,提出發包方補差價100096元。雙方索賠談判采取“靈活讓步”方法,協商鋼筋差價由雙方共同承擔,最終認定索賠價格64444元。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時,遇持續暴雨天氣,造成工期延誤,同時該期間施工現場處于深基坑開挖施工階段,未能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造成部分土方塌陷,雨水流入造成大面積積水。對此,就暴雨天氣影響提出了施工補救措施費用簽證。依據合同中的相關要求,該工程監理工程師提出,為保證工程施工安全與建設質量,需對基坑進行支護加固,設置引流渠道,盡快排出積水。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勘察后,確定為縮小雨季對施工的影響,需在基坑的四周設置4個集水井進行排水,經計算工期為25d。最終該工程雨季施工補救措施費用簽證在承包人的主要負責人核查并確認簽字后移送至監理工程師、發包人工程師代表進行審核,簽字后認可該項簽證生效并執行。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索賠是一個重要內容,索賠是否成功直接關系到索賠發起方的經濟利益,因此規范索賠處理具有重要意義。為保證建筑工程索賠工作的有序實施,必須在整個設計、施工過程中,全面收集、完善變更和索賠數據,嚴格按程序辦事,做好索賠談判,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