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胡慧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1 陜西延安 716000)
(延安圣地康復醫院2 陜西延安 716000)
在醫院的消毒供應室中,主要負責對一些醫療物品進行集中專業化處理,包括清洗、滅菌、儲存和包裝等,之后交付給其他科室進行醫用,力求提供一個無菌無毒的環境,這對提高對患者的診療效果和護理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確保診療安全性,所以需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傳統的管理方式比較落后,管理水平和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應該注重細節管理的融入,將其貫穿運用到整個管理過程中,實踐證明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質量。現進行以下評析報告:
1.1一般資料某院消毒供應室于2019年3月開始融入細節管理,抽取該科室的工作人員15 名作為實驗樣本(n=15)。其中,消毒員3 名,護理人員10 名,技工2 名,消毒員與技工為男性,其他為女性,年齡范圍28-55 歲,年齡平均值為(36.2±1.4)歲;工作年限最短2年,最長15年,平均年限(6.6±1.5)年。
1.2 方法細節管理的具體措施:(1)成立專門的工作監督小組。成員為高年資的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負責對本科室各工作環節上取得的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和監督。工作監督小組負責定期進行1 次檢查和監督,以得到的結果對存在于消毒供應中心的問題進行處理,并將針對性的策略提出。開展細節管理時需要落實工作到每個人的肩頭,同時要對各科室進行走訪,總結工作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對護理管理方案進行完善和優化[1]。(2)強化工作人員的護理管理。監督小組中的成員必須接受專業化的學習培訓,對相關性的安全知識以及服務知識、防患知識等進行分享,促使其專業技能、綜合水平得到顯著性提升,確保日常工作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實施和完成。(3)環境衛生管理。由于消毒供應室的不同區域有著不一樣的工作形式,所以應該科學劃分工作區域,安排專門人員對有污染或者一次性的醫療器械進行統一化管理,在衛生環境方面應該達到一定的標準,避免發生污染問題。對環境進行嚴格消毒處理,對醫療器械進行分類回收,科學管理各種物品。(4)消毒物品管理。依據醫療器械用途的不同,選擇運用清洗或者消毒的方式進行處理,之后密封存放到儲藏室中。做好對各類物品的出庫記錄管理,注重了解各科室對醫療物品的需求情況,確保及時送達滿足要求。(5)規范消毒和發放使用流程。對現有消毒滅菌流程進行完善,做好物品的細節操作,依據器械使用要求和途徑對消毒滅菌流程進行選擇,檢驗清潔度、干燥度,抽查規定數量,待檢驗結果顯示為合格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包裝,最后簽字進行確認。對于發放流程中的領取、檢查以及交接、確認等各環節,必須要做到明確,要明確分工領取、回收量,盡可能避免失誤問題[2]。
1.3 觀察指標對于細節管理融入前后,通過自制醫療器械質量評量表評定醫療器械回收、滅菌、包裝、儲存質量,各項評分的總分為100 分,評分與工作質量呈現正比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 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的表示運用的是(ˉx±s),組間數據的對比運用t 檢驗,當P<0.05 的情況出現,表明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融入細節管理后的回收清洗、滅菌、包裝、儲存質量評分均比融入前高,經過對比,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評比細節管理前后工作質量各評分的差異(ˉx+s )
消毒供應室在醫院構成中屬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主要負責將各類醫療用品、無菌輔料、器械等提供給臨床各科室。除此之外,醫療器具、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包裝發放等也由本科室負責[3]。正因為這樣,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管理質量,會對醫療器械供應質量、醫患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要注重細節管理的合理融入,才能保障醫院各項事業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細節決定成敗。細節管理作為先進的管理模式之一,細微處若可以做到高質、優質的護理服務,則可有效減少護理風險和差錯事件。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融入細節管理,可對護理流程進行有效規范,并對護理工作進行細化,提升護理質量,提高廣大患者和各科室對消毒供應室的滿意度,同時可以讓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增強辨識安全問題、防范差錯的意識,預防和減少不良事件。在此次試驗研究中,以15 名工作人員作為實驗樣本,對于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來說,融入細節管理后的回收清洗、滅菌、包裝、儲存質量評分,明顯要高于融入前,P<0.05。可見,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融入細節管理能夠顯著提升工作質量,值得提高重視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