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蓉
(青海省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一病區,青海 西寧,810000)
臨終關懷是針對肝癌晚期患者推出的一項現代護理服務,旨在為患者減輕身心痛苦,滿足患者需求,保證患者尊嚴,直到患者安然離世。研究[1-3]表明,該護理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減輕對患者對死亡的恐懼。為此,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 在我院接受護理的晚期肝癌患者27 例,進行隨機分組,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護理服務,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疼痛程度及護理滿意度,分析臨終關懷應用于晚期肝癌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具體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護理的晚期肝癌患者27 例,隨機進行分組,研究組14 例,實施臨終關懷,參考組13 例,實施常規護理。其中,研究組男性患者9 例,女性患者5 例,年齡為43-78 歲,平均年齡為(61.89±10.37)歲。參照組男性患者7 例,女性患者6 例,年齡為44-79 歲,平均年齡為(62.34±10.6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相似,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1)參考組實施放化療、并發癥預防等常規護理。(2)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終關懷。組建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對癥護理。營造家庭式的病房環境,保持病房舒適、溫暖。進行疼痛護理,,減輕患者痛苦。對發生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離世的患者家屬予以相應安慰。
1.3 觀察項目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疼痛程度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存在明顯差異,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較輕,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86%,參考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4.46%。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存在較大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2.3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相似,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差異明顯,且研究組優于參考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
肝癌晚期患者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基本上無法治愈。疾病帶來的身體痛苦,經濟負擔等諸多問題,會使患者放棄治療。而臨床關懷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是主要針對的是肝癌晚期患者,為其提供全面的人性化服務,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讓其得到社會的尊重,安然的走向生命終點。為肝癌晚期患者實施臨終關懷,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
綜上所述,在晚期肝癌患者的護理中,實施臨終關懷使患者得到優質的護理,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保證患者基本的生活質量水平,在臨床中應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