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舒婷,周云霞,仲琴,趙敏,謝萍
(1.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2.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圍絕經期綜合征又稱為更年期綜合征,指婦女從性成熟期逐漸過渡到老年期,約2/3的更年期婦女可因性激素波動或減少而出現圍絕經期綜合征。最主要的表現為絕經,同時陰道干澀癥狀也占相當一部分比重。陰道干澀是由于卵巢功能降低,從而使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陰道分泌物減少,陰道干澀。圍絕經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的減退,而出現激素水平的降低,因而大部分處于該階段的婦女會出現陰道干澀癥狀,甚至可表現陰道灼熱、性交痛等,嚴重影響到圍絕經期婦女生活和工作質量[1]。
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機為:肝腎陰虛。由于腎陰虧虛,陰精不足,不能滋養肝木,陰血虧損,精血同源,肝腎陰虛,精血不足,前陰失潤。中醫學[2]提出的“腎-天癸-沖任-胞宮”的生殖軸,與現代醫學的“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內分泌調節軸的是一致的,且《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都闡述了“天癸”在維持生殖器官正常機能的重要地位。且腎藏精,《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靈樞·經脈篇》曰:“人始生,先成精”,這就是說腎之精具有維持各臟器發揮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若腎精充沛,腎氣足,則天癸不竭,使前陰保持一定的潤度[3]。另外,正如朱丹溪所說“陰長不足,陽常有余”,對于圍絕經期婦女,“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故經斷之年,多腎陰不足,則化精不足,又因肝腎同源,同屬下焦,為母子之臟,相生相及,腎陰不足,不能滋養肝木,則肝木失養,肝陰不足,肝腎虧虛;或女子多抑郁,傷肝陰,或經水紊亂,傷肝血,陰精不足,陰血不足,腎精肝血相生失調,精血虧虛,不能潤澤前陰[4]。再則腎開竅于前后二陰,肝經繞陰器循行,若肝腎陰虛,則前陰失于精液濡養,陰道干澀[5]。
“滋水涵木”又稱“滋腎養肝”“滋補肝腎”。滋水涵木法源于《醫宗必讀》,根據五行相生相克規律,確定滋養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論述:“陰平陽秘,精神乃至”。滋水涵木,調和陰陽,精血充足,前陰潤澤,故把滋水涵木作為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主要方法[6]。黃兆一認為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主要證型為肝腎陰虛,通過滋補肝腎能夠有效的提高圍絕經期婦女的雌激素水平,從而改善陰道干澀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且在治療圍絕經期相關癥狀時中藥治療往往療效顯著[7]。有學者的臨床研究表明,用滋補肝腎的藥物在改善陰道干澀癥狀、潮熱盜汗、腰膝酸軟等癥狀時效果顯著,其治療有效率高達94%以上,且血清E2較治療前明顯轉好[8]。有學者應用補腎安肝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研究表明,治療后中醫單個癥狀治療率較高,其中陰道干澀治療率高達90%,且血清E2較治療前明顯升高[9]。望亞蘭對應用滋補肝腎類藥物改善陰道干澀癥狀療效做了相關臨床療效評估,結果表明,治療后陰道健康指數評分、陰道萎縮指數評分、血清E2都得到顯著改善[10]。李偉[11]等運用調補肝腎的方法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研究表明,該方法能夠明顯的提高E2水平,使FSH水平明顯降低,從而改善卵巢功能,進而改善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陰道干涉等圍絕經期癥狀。上述臨床研究表明,滋水涵木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且在改善圍絕經期陰道干澀癥狀時效果顯著。
有關現代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腎藏精主要表現在與性激素的密切關系[12]中,胡光明[13]的動物實驗中使用黑升麻與美雌醇干預治療去勢大鼠(摘除卵巢的大鼠),結果表明,黑升麻能夠調節血漿E2、FSH、LH水平,所以應用補腎中藥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是中醫的優勢所在。劉東陽[14]應用育陰湯治療肝腎陰虛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報道中指出,育陰湯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降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產生,調節FSH、LH、E2以改善卵巢功能,穩定激素水平,從而能夠改善圍絕經癥狀,包括緩解陰道干澀癥狀。吳宏進[15]的有關動物實驗表明,滋補肝腎方能夠使大鼠血清E2水平升高,大鼠血清FSH、LH水平降低,能夠有效改善生殖內分泌環境,從而改善由于激素水平變動引起的各種圍絕經期癥狀。綜上所訴,補益肝腎的中藥可能是通過調劑“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而調節激素水平,從而改善陰道干澀癥狀。
陰道干澀癥狀通過中醫藥治療能夠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圍絕經期婦女的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減少社會問題的發生。滋水涵木在治療本病時得到有效的利用,滋補肝腎類藥物大部分能夠有效提高血清E2,能夠增加陰道分泌物,確實有效的改善陰道干澀癥狀,但對于其機制尚缺少明確的現代研究支持。而且在臨床研究和應用中沒有標準的成方,不同的學者研究時應用的方藥及劑量各不相同,無法確定怎樣的組方能夠成為最有效改善陰道干澀癥狀的成方。因此,在治療陰道干澀時我們不僅要靈活應用滋水涵木的治療方法,更需要結合臨床尋求更加有效的方藥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