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腰肌勞損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細節的不注意,對腰部肌肉的過度疲勞或拉傷未予重視,導致肌肉代償性肥大、血管的受壓過大、血液循環不流通等,導致腰肌勞損的發生。隨著腰肌勞損病情的發展,會導致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受限,產生功能障礙。
腰肌勞損又被稱為慢性下腰損傷、功能性腰痛等,是由肌肉疲勞過度或腰部受到損傷后引發的軟組織損傷,發病人群主要為老年人與青年人,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與個人生活習慣的差異等都是引發該病的主要原因。腰肌勞損的病程較長,長期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等造成負面影響。腰肌勞損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酸脹等,且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患者癥狀的輕重?;颊呷羝谶^度,也會導致癥狀的加重,若未及時就醫,容易導致患者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腰肌勞損多采用手法、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手法治療主要是通過推拿和按摩的方式對患者的患處進行治療,這對相關治療人員的手法和力度有著很高的要求,力度太輕無法達到治療效果,過重又會加重患者的患處疼痛感,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病情進行調整。藥物治療則是選用相應的藥物對患處進行消炎、消腫。患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取合適的治療方式,護理措施的干預能有效提升治療療效,縮短患者的病程,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對腰肌勞損患者的護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心理護理。由于腰肌勞損對患者的影響是長期性的,患者可能受久治不愈、長期疼痛等因素的影響,在精神上壓力較大,且治療會產生一定的費用,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使患者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②并發癥的預防措施?;颊咴诮邮苤委熎陂g,需要大量時間臥床休息,長期采用同樣的臥床姿勢會導致患者皮膚受壓過久,從而產生壓瘡。因此護理人員需定時為患者調整臥床姿勢,對患者的受壓部位進行按摩,防止形成壓瘡。③康復訓練。合理的運動能夠促進腰肌勞損的恢復,運動鍛煉能夠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使患者的代謝加快,從而使關節穩定性有所改善。每日患者可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肱四頭肌和腰背肌的鍛煉??刹捎蔑w燕式的鍛煉方法鍛煉腰背肌,開始采用五點支撐法,患者在適應后采用三點式支撐法,每日訓練3~4次,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調整鍛煉的強度。④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腰肌勞損的相關知識,如引發腰肌勞損的病因、治療方式以及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等??赏ㄟ^患者的臨床資料或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便于患者理解的方式提升患者對腰肌勞損的認知,使患者在平時能夠進行正確的自我監督,能主動避免腰肌勞損的誘發因素。⑤飲食護理?;颊叩陌Y狀不同,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況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如有風濕的患者可多食用冬瓜、綠豆等利尿除濕的食物?;颊咴诨疾∑陂g盡量清淡飲食,忌辛辣、煙酒等,腰肌勞損患者本身就存在炎癥,刺激性食物會造成炎癥的加重,從而導致患者的癥狀加重??晒膭罨颊叨嗍秤酶缓鞍踪|、維生素的食物,以促進患者自身的代謝循環,增強患者的自我修復能力。
腰肌勞損對患者的生活影響較大,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護理工作能明顯提升療效。患者應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在進行腰肌訓練時要嚴格按照標準示范進行,護理人員應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姿勢,提升腰肌勞損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