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宇
(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區域科技創新理論主要包括區域科技創新環境、區域科技創新概念、區域科技創新結構及能力等。其中,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不僅包括實際能力和潛在能力,還包括區域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其研究的重點是區域科技創新對區域競爭力提升和經濟增長的貢獻。該理論認為,科技創新和進步成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而科技進步速度和科技創新效率的差異也是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主要原因。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包括均衡發展理論和非均衡發展理論。均衡發展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最終會達到均衡狀態。而非均衡發展理論則認為,如果沒有外部因素發生作用,則區域經濟發展很難達到均衡,且差異會不斷增加。另外,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理論認為,勞動力、資本和技術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條件下,如果技術水平和經濟偏好相同,則落后區域的增長速度比發達預期經濟增長得快,進而使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趨于不斷收斂趨勢。相反,如果出現“馬太效應”,則會使得各區域經濟發展差異不斷變大。
2019年,江蘇省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分別為59.4萬件和31.4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17.2萬件和4.0萬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同比增長1%。江蘇省科技產業不斷加速發展,2019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102項,省資助資金投入9.4億元,新增總投入86.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10 689家,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1.6%。擁有11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6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2019年,江蘇省R&D占GDP總量的比重為2.72%,R&D人員有58.0萬人,有183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275個科技服務平臺,3 679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9個院士工作站。
《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9》結果顯示,在72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市位居前20名,依次為第4、6、11、16名;鎮江、南通、揚州、泰州、徐州、鹽城、連云港市依次為第21、30、33、36、40、45、56名。尤其是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這4個城市,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指數排名靠前,創新資源豐富,創新生態良好,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經濟、社會、民生發展,創新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
江蘇省科技創新投入和能力不斷提升,且各區域科技創新水平還存在一定差異,這也導致了江蘇省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不平衡現象。
2019年,江蘇省GDP總量達到99 631.5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6.1%。從三次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 296.3億元,同比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4 270.5億元,同比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1 064.7億元,同比增長6.6%。江蘇省產業結構不斷加速調整,其增加值比例為4.3∶44.4∶51.3。全省經濟活力明顯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74 125.9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74.4%,同比增加0.9%。私營個體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總量的51.2%,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總量的55.9%。2019年,江蘇省人均GDP為123 607元,同比增長5.8%。2014—2019年江蘇省GDP總量如下表所示:

表1 2014---2019年江蘇省GDP總量、增速及人均GDP情況Tab.1 GDP gross, increase and per capital GDP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9
江蘇省GDP總量和人均GDP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雖然GDP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不影響江蘇省經濟總量的增長。從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經濟呈現出“南快北慢”的特點,從2006年開始,蘇中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蘇南地區,從2008年開始,蘇北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也超過了蘇南地區,但是三大區域經濟發展的絕對值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這與三大區域內城市創新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從對江蘇省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現狀來看,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整體較強,同時其驅動作用也存在一定的波動性,且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異,各城市之間的支撐作用相差較大,所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方式具有較大的復雜性特點。
要強化人員創新意識,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全員參與,充分發揮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新型企業人員的智慧,進一步凝聚創造力和創新力,實現新的突破。要強化科技創新投入,根據創新項目研發實際需求,適度提升科技創新經費投入比例,強化技術引進和開發能力,全面助推科技創新。要強化激勵,為全面提升企業相關人員的創新積極性,需要借助多種激勵措施,充分激發內部科技創新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力。
目前,江蘇省三大區域中,蘇南地區的創新資源最為豐富,其創新能力較強,經濟發展水平也明顯較高。而蘇北和蘇中科技創新也在持續改進,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也較強。要想長期強化科技創新對各區域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量,需要根據各區域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狀況出臺相應的政策,強化財政資金的支持,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其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充分帶動各行業的持續發展,將科技創新作為促進江蘇省經濟持續增長的最關鍵因素。
要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如航空航天科技產業和軍民融合產業。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產業與軍民融合產業的創新力度不斷提升,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江蘇省經濟的全面增長。另外,要根據市場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及要素結構等,全面優化產業布局,根據江蘇省各地區發展情況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產業,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使得各區域能夠打造出自身的科技創新品牌,以此助推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