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實踐為主的綜合素質教育要求也不斷提升,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增強學生的思維意識,塑造符合現代化建設的創新型人才,高一階段利用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已經逐漸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為了凸顯高一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實現綜合性教育,高一物理教師不僅要全面深化物理素質教育,同時也應當通過多種技術和手段,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對于思維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以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高一物理;實驗教學;思維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7-0044-02
引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社會主義高速建設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不僅需要對基礎的概念內容進行有效的掌握,同時應當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實踐能力。高一物理作為高一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門專業課程,不僅要求學生通過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快對各項物理定理的理解,同時也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觀察對物理學的概念知識進行詳細的分析。高一時期,學生的探索興趣相對較高,因此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對各項物理實驗進行觀察,同時也會結合物理定理對當前自己觀察的知識內容進行概述,因此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理解是當前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主要方式。物理教學內容不僅僅是社會生活中所面臨的多種問題,同時也要學生通過探索和發現,發掘更多沒有被人所挖掘的物理知識,因此作為高一學生,更應當通過多種多樣的物理教學實驗,充分挖掘自己的探索能力,以求更快地提升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
一、高一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思維方式養成的意義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課本教學方式的束縛,高一物理實踐教學的作用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很多教師仍舊秉承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方面為了滿足應試教學的需求,只進行課本基礎知識的教學;另一方面為了配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在課堂上利用基礎的物理教學設備進行實驗教學。這兩種方式雖然都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增進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但是對于學生的思維方式養成卻沒有任何有效的幫助。隨著社會發展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的課本知識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要,更多的時候,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是以思維方式為主的創新人才,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通過有效的實驗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驗的分析,學生通過自我的探索過程,分析課本中物理知識所講述的各種理論概念;通過深度的挖掘探究,以新的思維方式和創新方式進行物理實驗,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思維方式的養成,同時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對于物理知識的應用,加快思維方式的有效培養,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二、高一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支持力度弱,教學器械準備不完善
在高一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高一物理教學的內容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更多的是通過理論基礎的教學引導學生加快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發現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忘卻的一些基礎的物理現象。為了加深學生對高一物理基礎知識的理解,通過有效的物理實驗教學方式開展物理教學工作就成為當前教師應當進行的一項重要環節。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對系統知識的掌握。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因為學校對于物理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導致很多學校物理教學設備和學生的實際數量相差甚遠,很多學生都不能有效地開展各項物理實驗。更多的情況下都是教師拿一個物理教學設備在課堂中進行教學,學生不能真正意義上地實現自我動手開展練習,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降低。同時因為實驗器械的缺失,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減弱,對于物理學的很多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較淺。這不僅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造成學生的思維意識不斷減弱,物理思維意識養成緩慢。
2.學生認識度不高,物理教學作用發揮難
不同的教學方式對每一個學生起到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且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物理實驗課堂中,學生對于實踐學習的熱情相對較低,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自己用實驗設備進行游戲,對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置若罔聞,教學作用發揮困難,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思維方式難以養成。另外,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提問的很多實驗問題學生都反響平平,很多學生都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來,這就造成教學的實踐作用難以發揮。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抱有娛樂的心態,只有一小部分對于物理知識真正關注的學生才會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實驗中來,學生動手能力難以養成。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否符合教學要求,而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關注度相對較低,這就造成學生本身對于物理實踐課程的認識程度相對較低,物理教學的作用難以發揮。
3.教學方式較陳舊,師生之間的矛盾頻發
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舊有很多地區的教師為了減輕自己的備課壓力,依舊選擇陳舊的教學方式開展物理教學工作。很多高一物理教師對于自身教學的意義還不明確,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依舊秉承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課堂教學中仍舊以教師自身為中心,這就造成課堂教學作用發揮緩慢。在很多時候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都是自己在講臺上進行物理實驗,而學生在臺下自己干自己的事情,這就導致物理教學實驗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這就造成很多高一物理教師對于自身的認識仍舊缺失,久而久之,學生的物理成績仍舊較低,教師的教學質量也相對較低,學生本身的思維意識和創新想法都被教師壓制著,造成物理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學生思維方式養成困難。
三、基于物理實驗教學提升學生思維方式養成的措施
1.提出新的物理實驗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實驗
在高一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學問題都是教師以課本知識內容為主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是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因此面對課本的實踐內容,學生的試驗積極性相對缺失。為了在有效的物理實驗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就要求教師在傳統教學問題的基礎上,教授更多新的物理知識,通過將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性地提出各種不同的物理實踐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動手參與的方式積極地參與到實踐練習過程中去,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試驗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正確地使用各種物理研究設備,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增強學生的思維意識。
2.重新規劃物理實驗設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高一的物理知識更多的是物理的基礎知識,很多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階段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都相對較強,因此,即使物理實驗器材缺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仍舊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產生導致學生自身的思維意識養成困難,因此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對實踐過程的設計。教師通過將問題告知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實際的物理實驗練習,進一步提升自身對物理知識的認識程度,進而挖掘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天平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過程設計,然后對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進而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思維意識的養成。
3.開展開放問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思維意識
物理學更多的是一門研究性學科,它所注重的是通過一定的數據分析和實踐研究,歸納總結自己在事件中發現的多種問題。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更多的是通過課堂教學的講述,提出與教學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學術知識的探索和發現,不斷地鼓勵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最終形成系統的研究報告,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探索分析,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意識的養成。探究性實驗是物理知識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其核心作用,實現學生思維意識的養成,發揮物理實驗的教學作用。
4.組織多種課外實踐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課外實踐是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理解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對課外基礎實踐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地分析當前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將物理知識與教學實踐相融合,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生活常識的認知,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我思維意識,讓學生在課外的實踐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提升學生對于創新探索的欲望,進而促進學生思維意識的養成,促進思維方式的培養。
結語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高一物理的教學過程更多的是以課本實際內容為基礎,教師通過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目標,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述,讓學生通過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對物理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從而滿足應試教育的教學要求。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這種照本宣科的教育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同時也限制了學生思維意識的培養。為此,本文通過對高一物理教學實驗的分析和對學生物理思維方式的養成進行探究,以求能夠進一步幫助教育教學工作者充分加快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新的觀念和想法認識物理知識,進而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齊文軍.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才智,2018(31).
[2]王? 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尹鴻富(1980— ),男,廣西融安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