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欣


摘 要:文中研究了生態水利工程的河道規劃設計,以阜陽市泉北和潁東片區的河道項目為例,結合該工程項目運用生態水利理念,分析河道規劃設計重視平面設計,妥善處理斷面,并建立數學模型完成科學合理的河道岸邊設計,提出生態水利工程河道規劃設計綜合方案,更新理念整體規劃,提升河道綜合利用率實現開發治理并重,為類似項目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生態水利工程;河道規劃;生態平衡
中圖分類號:U612.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11-0097-02
生態水利工程理念要求在河道規劃設計中,應當擁有規劃科學合理性,遵循生態水利工程理念。為了對河道質量有效改善,實現河道生態效益的有效提升,需要結合生態水利工程理念及安全原則。為了確保河道的排污、通航、排澇正常,大力改善生態環境[1]就需要科學合理設計河道,從而創造良好的河道生態環境,與周圍居民生活、環境需求相結合,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效益。
1 項目背景
以阜陽市泉北和潁東片區的河道項目為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8條河道工程、13條河道景觀工程、6座排澇泵站、117公里截污管道、8座調蓄池、9座蓄水閘壩、32座橋梁等。全長3180米,其中東市河長1170米,河道平均寬度20米,其中最寬27米,最窄13米,南市河長2010米,河道平均寬度15米,其中最寬22米,最窄8米,兩段河道水深2-3.5米,常水位:2-3.5米,這段河道河底淤泥最深達1.2米,河水自西向東流向[2]。
2 生態水利工程河道規劃設計原則
2.1開發治理協同
對于河道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無論對于開發或是治理階段,都應該注意各環節設計,所以需要始終堅持開發與治理協同重要這一原則,從而做到與自身情況相結合基礎之上,能夠合理設計地區開發與景觀建設,這樣才能夠真正形成新型設計融合點[3]。并且在開發設計中,需要始終基于整治河道這一視角,能夠合理設計確保河道整治環境符合周圍人居,有助于城市發展進步。
2.2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就是說在設計生態水利河道工程項目時,不僅需要綜合考慮河道治理規劃,同時還需要研究河道規劃設計的影響因素,確保能夠科學合理設計河道規劃。并且對于規劃設計工作中,還應當保證不破壞原本生態設計前提下,實現生態環境穩定可靠性的充分提升,從而共同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程。除此之外,在科學設計河道時,還需要考慮河道設計是否規范,并預留進一步發展空間。
2.3以人為本
在生態水利工程河道規劃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任何環節都需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并且將該原則視為為人民服務的主要載體,從而保證規劃設計合理有效性[4]。與此同時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充分考慮水利工程,保證水利工程能夠具備較強娛樂生態功能,最大化發揮水力資源作用,管控生態用地確保河道景觀設計能夠接近原本生態環境。
3水利工程河道規劃目標及流程
3.1項目生態河道規劃目標
在周邊確保基本河道情況下,水環境生態修復治理后,快速消除黑臭和富營養化(水華),3個月內達到地表水Ⅳ類水質標準,水質清澈透亮,逐步恢復水環境自凈功能,生態系統穩定,具有一定抵御外界污染能力,使得水體的指標達到地表水Ⅳ類水[5]。并且在河道規劃設計中,能夠全面融入生態景觀整治、水利工程設計理念。
3.2生態水利河道規劃流程
3.3規劃要點
一是調控河道及周邊城市用地,用地作為河道規劃建設中的關鍵問題,對于工地問題能夠做到充分解決,對于建設河道規劃來講至關重要。結合該項目可以采取直立墻護岸方法,與當地建筑及道路相連接,這樣也可以對該項目存在的用地不足問題有效緩解,與此同時還能夠人為調控干預,確保防洪排澇、景觀設計與生態化建設。
二是需要構建本次河道規劃設計的完善河道廊道,為了能夠對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相關問題有效改善,能夠建設綠色生態廊道,并在當地的有限土地資源中構建自然戰略系統。通過運用這種方法,能夠對人居環境質量充分改善,并且形成擁有較強自我修復能力的生態系統。
三是規劃河道景觀功能區域與休閑旅游區域。對該河道規劃項目建設中需要對不同功能進行分區,設置不同的分區規劃標準,融合河道景觀建設及河道功能分區,確保二者之間能夠科學協調。譬如河道規劃中需要科學建設休閑旅游區,并增加生態區功能[6]。
3.4設計要點
3.4.1平面設計
堅持河道綠色生態建設理念,結合地區環境特質能夠運用系統可操作方案,推進生態平衡發展,并確保生物多樣性。拓寬原本河道有助于后期泄洪。不僅如此還要加大對周圍河道環境的維護力度,提供良好的動物棲息空間并且種植綠色植物,及時拆除不必要的建筑從而確保河道設計合理。并且為了可以從總體上提高本次項目河道規劃設計的美觀性,需要與該河道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藝術為設計出發點保證河道設計能夠擁有曲線美[7]。在河道的實際生態系統運行中,遵循過水行洪的原則能夠順應自然景觀變化,還要科學設計河道擁有泄洪能力,以及形成健全的河道生態系統。不僅需要科學設計河道整治線,并且對于河道的設計原始性也要同樣保持,這樣才能夠實現河道的生態功能。
3.4.2妥善處理斷面
運用傳統方法設計河道時,有關設計人員也應當將保護河道不受破壞為原則,在此基礎之上構建護岸邊坡,設計斷面時運用單極梯、矩形斷面[8]。但是在運用該類梯形河道結構情況下,需要做到豐水期儲存河水,對枯水期問題妥善解決。因此結合該河道情況采用復試斷面設計,在斷面設計過程中,對于常規水位下運用梯形斷面,在枯水期能夠由河道流水,而一旦洪水則會漫過二級護岸。這樣科學化的設計方式擁有科學合理性,并且可以滿足不同時期的需求。基于生態水利工程河道設計基礎,能夠對差異化水位所需充分滿足的同時,提升河道的整體適應性,并且保護生物多樣性。
3.4.3科學設計岸邊
通常情況下設計河道岸邊,需要運用柵格形式尤其河床坡岸運用柵格方式,將根系發達植物種于河岸兩邊達到護岸效果。在河岸的綠色生態設計中,應當預留充分空隙有助于植物根系生長,也能夠達到河流地下水疏通作用,加快整個河道的生態循環。通過運用這種方式還能夠對河道工程建設成本有效控制,對周邊環境形成有效保護(見圖2)。
3.4.4充分運用生物作用
在設計河道時,周圍生物也發揮了極大的生態平衡穩固作用,可以對水污染問題有效預防,保證河水安全健康的同時,并提供充足的水生植物空間保障,從而充分提升河道水體的自凈能力。不僅如此,還需要調整水生物的數量,對浮游類生物進行大力控制,這樣來改善生態效果確保獲得合理有效的河道設計。
4結語
綜上,通過以某生態水利工程為例,科學規劃設計河道,從全方面綜合分析完成河道平面、斷面、護岸設計,學會科學控制形成綜合有效的綠色生態系統,優化社會生活環境,促進河道周圍乃至整個城市生態的穩定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曄. 生態水利工程的河道規劃設計分析[J]. 華東科技(綜合), 2019(3):0187-0187.
[2]高福紅. 基于生態水利工程下河道規劃設計的分析[J]. 農業與技術, 2018, 038(020):70-70.
[3]朱睿婷. 生態水利工程在河道建設中的運用[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18, 47(10):4-5.
[4]程淑建, 杜寶義, 韓翠婷. 基于生態水利工程的河道規劃設計[J].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9, 019(006):151-152.
[5]劉嘉超. 對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規劃設計分析[J]. 建材與裝飾, 2019, 568(07):94-95.
[6]張建仁. 生態、景觀與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規劃設計分析[J]. 山東工業技術, 2018, 278(24):98.
[7]余輝. 淺談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研究——以三門峽水利工程為例[J]. 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8, v.18(08):166-167.
[8]徐獻國, 熊芳, 李娟. 生態水利設計理念在河道規劃管理中的應用[J]. 科技經濟導刊, 2019, 27(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