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靜 趙偉文

【摘要】 目的 觀察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9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兒,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兒應用頭孢曲松鈉治療,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炎琥寧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和胸片炎癥消失時間分別為(2.07±0.41)、(5.49±0.81)、(4.17±0.64)、(6.62±0.77)d, 均短于對照組的(3.51±0.96)、(7.95±1.14)、(6.63±0.98)、(8.43±0.59)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7.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顯著, 癥狀緩解時間短,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頭孢曲松鈉;炎琥寧;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49
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兒科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因患兒的呼吸道結構尚處于發育中, 且機體免疫功能相對較差, 為此小兒為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若患兒未獲得有效治療, 可對其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甚至可威脅其生命安全[1]。經臨床研究逐漸深入發現[2], 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同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之間有密切關聯, 呼吸困難、咳嗽、肺啰音以及發熱等均為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由于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病原學診斷難度較高, 為此仍缺乏疾病治療的特效藥物, 且疾病用藥方案上亦有一定爭議存在。本文主要分析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 特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比對分析, 詳細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治療的9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
本研究中的相關資料均遞交至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經過批準且所有患兒的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對照組:男31例, 女14例;年齡1~7歲, 平均年齡(4.85±1.72)歲;病程1~8 d, 平均病程(1.93±2.03)d。觀察組:男33例, 女12例;年齡1~6歲, 平均年齡(4.73±1.69)歲;病程1~6 d, 平均病程(1.88±1.70)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存在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且經過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患兒;與《兒科學》當中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患兒;機體營養狀況正常患兒。排除標準:衣原體或支原體檢測結果呈陽性患兒;合并免疫缺陷性疾病患兒;呼吸道畸形患兒;對研究中相關藥物存在過敏反應患兒;存在特異性家族史患兒。
1. 2 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以后均實施止咳、平喘、抗炎、吸氧、化痰治療, 同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干預。對照組患兒應用頭孢曲松鈉進行治療。取50~80 mg/(kg·d)頭孢曲松鈉溶入至濃度為10%的50~150 ml葡萄糖溶液中, 靜脈滴注, 1~2次/d。觀察組患兒給予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頭孢曲松鈉的用藥方式與劑量均與對照組相同, 在此基礎上, 取5~10 mg/(kg·d)炎琥寧溶入濃度為10%的80~150 ml葡萄糖溶液中, 靜脈滴注, 1次/d。兩組患兒均接受為期7~10 d的用藥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退熱、咳嗽消失、啰音消失以及胸片炎癥消失時間)。②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頭暈、惡心、嘔吐)發生情況。③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患兒的氣喘、咳嗽等癥狀在治療后完全消失, 肺部濕啰音與喘鳴音均完全消失, 體溫恢復正常且胸片檢查提示炎癥消失為痊愈;患兒的咳嗽癥狀、氣喘癥狀以及喘鳴音、濕啰音在治療后均有所改善, 胸片檢查結果炎癥范圍縮小但未完全消失為有效;與上述標準不符, 或者患兒的臨床癥狀進一步加重為無效??傆行?痊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和胸片炎癥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頭暈1例, 惡心1例, 嘔吐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患兒中頭暈1例, 惡心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4%。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痊愈24例, 有效18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兒中痊愈19例, 有效16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7.78%。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為兒科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 疾病的發生同小兒呼吸道生理解剖因素、自身因素以及環境因素之間有密切關聯, 疾病發生以后, 患兒極易出現咳嗽、高熱、呼吸困難、咳痰和喘息等癥狀, 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且疾病易反復發作[3]。臨床相關統計表明[4], 近年來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疾病可導致一系列嚴重并發癥, 對患兒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存在嚴重威脅。目前臨床主要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兒實施抗感染治療與對癥支持治療, 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臨床療效, 但是在用藥過程中極易有耐藥菌株出現, 降低藥物的作用, 進而對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產生影響[5]。為此, 探究疾病治療的有效方式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兒而言具有重要意義[6]。
頭孢曲松鈉為目前臨床中較為常用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在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以及肺炎球菌中抗菌作用較強, 因此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中[7]。炎琥寧由穿心蓮提取物精制而成, 其清熱解毒作用理想, 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可以獲得理想的療效[8]。
研究中,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和胸片炎癥消失時間分別為(2.07±0.41)、(5.49±0.81)、(4.17±0.64)、(6.62±0.77)d, 均短于對照組的(3.51±0.96)、(7.95±1.14)、(6.63±0.98)、(8.43±0.59)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7.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 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 有利于改善患兒的疾病癥狀, 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分析其原因, 可能由于頭孢曲松鈉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而炎琥寧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 其抗菌效果和抗病毒效果較為理想, 因炎琥寧為現代合成技術所提取, 穩定性較強, 且病毒與細菌的耐藥性較少[9]。炎琥寧的主要成分為穿心蓮, 具有殺菌、退熱、抗病毒以及消炎等功效, 且可促進患兒機體抵抗能力的提升。炎琥寧可以對細菌中的毒素產生抑制作用, 以此獲得降體溫的目的, 且該藥物可以舒張氣管, 緩解平滑肌痙攣狀態, 促進咳嗽癥狀的改善。為此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的療效更為理想。
綜上所述, 頭孢曲松鈉結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顯著, 癥狀緩解時間短,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海霞, 田方圓, 徐珽. 頭孢曲松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肺炎有效性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國醫藥導報, 2018, 15(19):133-138.
[2] 孫文思, 張春菊, 劉文東. 疏風解毒膠囊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8, 33(9):2298-2302.
[3] 彭佳, 譚波宇, 寧寧. 注射用炎琥寧與α-干擾素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統評價.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 39(8):1035-1039.
[4] 彭慧敏, 陳建梅, 馬帥. 三種治療方案用于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的藥物經濟學分析. 世界臨床藥物, 2018, 39(10):691-694.
[5] 梁江. 炎琥寧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觀察. 中國保健營養, 2019, 29(10):27.
[6] 鄭新福. 頭孢呋辛與炎琥寧聯用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評價. 抗感染藥學, 2018, 15(12):116-118.
[7] 王剛要. 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11(14):74-75.
[8] 陳渭. 喜炎平與炎琥寧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研究. 醫藥前沿, 2018, 8(12):161.
[9] 羅慶華, 劉宜平. 炎琥寧聯合α干擾素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對癥狀恢復時間的影響. 中國社區醫師, 2018, 34(7):122-123.
[收稿日期: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