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倩 李沙沙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60例口腔修復患者,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采取可塑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 觀察組采取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比較兩組患者的修復時間、修復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修復時間為(1.13±0.21)h, 短于對照組的(1.85±0.26)h,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800, P<0.05)。觀察組修復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口腔修復患者采取預成纖維樁進行修復能夠縮短修復時間, 有效提高修復效果, 值得臨床采納。
【關鍵詞】 預成纖維樁;可塑纖維樁;口腔修復;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35
近些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牙科疾病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例如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牙周病、齲齒等, 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同時也極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牙列美觀性[1]。過往臨床上對于口腔疾病的修復多使用殘牙拔除法, 治療過程中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痛苦, 對牙根的完整性產生影響[2]。近些年來,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 口腔修復技術發展迅速, 逐漸趨于完善, 其中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兩種修復材料具有耐磨損性能強、生物相容性高、抗腐蝕性強的優點, 得到了口腔修復術的廣泛青睞, 并且能夠有效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 提高修復效果[3]。基于此, 本研究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口腔修復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口腔修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 女13例;年齡最小22歲, 最大48歲, 平均年齡(27.82±7.54)歲;修復位置分布:前牙10例, 前磨牙15例, 磨牙5例。觀察組男18例, 女12例;年齡最小23歲, 最大47歲, 平均年齡(26.95±7.75)歲;修復位置分布:前牙9例, 前磨牙17例, 磨牙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全部患者的牙根長度大于牙冠長度;②全部患者均符合口腔修復術指征;③全部患者及家屬均為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凝血功能紊亂或者出血傾向患者;②存在其他牙周疾病患者;③具有修復術禁忌證患者;④存在嚴重其他臟器疾病患者;⑤具有嚴重意識障礙, 無法有效交流患者。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可塑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首先將根管準備好, 最大程度對根組織進行保留。將已壞的牙組織、薄壁弱尖端取出。檢測和標記提前預留的根長, 確保可塑纖維的根長大于提前準備根長的0.5 cm, 將其放置在根管內。根據冠狀的缺損、長軸及根部方向等實際情況, 對可素纖維進行合理的調整, 使其展開能夠呈扇形。將光固化的時間保持在20 s, 主要是為了避免冠狀受損。將纖維樁取出, 進行光固化處理, 將時間控制在40 s左右。使用根內處理液對根面、纖維樁表面進行處理, 將時間控制在20 s內。之后使用粘合劑, 光照纖維樁時間為40 s。完成陶瓷冠基牙的制作后, 開始制作全瓷冠修復體。之后進行試戴、調整、拋光和粘接等處理。
觀察組采取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提前將患牙根管、根面常規牙體準備好, 確保根管內填充物和酸蝕的清潔效果, 使用預成纖維樁, 在根管面、牙體面和纖維樁表面涂抹粘連劑, 進行光固化處理。之后將樹脂注射在根管內, 進而確保纖維樁具有一定的穩固性, 之后根據牙預備原則對樹脂進行適度修整。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修復時間;修復3個月后, 比較兩組患者修復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修復效果判定標準:顯效:牙齒吻合完好, 未出現任何松動和脫落的情況, 患者可以使用修復牙齒進行正常的飲食、咀嚼, 沒有牙痛或者發炎的癥狀;有效:修復牙齒較為穩定, 并無松動或脫落現象, 患者能夠正常飲食、咀嚼, 但是存在輕微的疼痛感;無效:修復牙齒出現松動或脫落現象, 存在明顯的牙痛和發炎癥狀。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常見并發癥包括樁核松動、牙齦折裂、疼痛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修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修復時間為(1.13±0.21)h, 短于對照組的(1.85±0.26)h,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800, P<0.05)。
2. 2 兩組患者修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修復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對于牙齒美觀的要求也在與日俱增, 同時對于牙體缺損口腔修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牙體缺損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口腔科病癥, 其主要修復方法包括單純填充法和冠修復法, 如果牙體缺損較為嚴重則需要對患者使用樁核法, 主要作用為提高殘冠的固定和抗力, 進而達到修復的目標, 改善患者咀嚼功能, 提高美觀程度[4]。樁核修復的材料具有多樣性, 傳統模式下的主要修復材料為預先成型的金屬樁, 金屬樁主要有鎳鉻合金、鉆鉻合金、金合金等多種種類, 但是根據相關研究顯示, 使用該材料進行修復的過程中, 發生樁頭受損或者脫離的情況較多, 不利于提高口腔修復效果, 并且還會對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5]。除此之外, 金屬樁受到唾液中酶的腐蝕會出現變色和缺損現象, 對修復效果和外觀造成嚴重影響, 易出現松動、脫離等不良情況。所以探索一種更加先進、有效的口腔修復材料對于提高口腔修復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臨床對新型材料的不斷探索, 纖維樁這一非金屬復合材料逐漸開始取代傳統金屬材料, 其中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都是新型修復材料, 可塑纖維樁具有一定的修復效果, 機械性、耐磨性及耐腐蝕性較強, 但是其遠期效果不佳[6]。纖維樁主要包括碳纖維樁、石英纖維樁和玻璃纖維樁等多種種類, 其中臨床上對于石英纖維樁的使用較為廣泛, 其彈性模量同牙本質十分相似, 完成修復后能夠保證應力均勻分布在樁核和牙齦, 防止由于應力分布不均勻導致牙根出現斷裂情況[7]。同時預成纖維樁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 不會發生腐蝕、變色等不良情況, 也不會刺激牙周組織, 修復效果確切[8]。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知, 觀察組患者修復時間為(1.13±0.21)h, 短于對照組的(1.85±0.26)h,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800, P<0.05)。觀察組修復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預成纖維樁具有較好的修復效果。同時預成纖維樁在使用過程中選擇的粘接劑具有較強的牢固性, 能夠實現樁釘和牙本質的相互結合, 有效保護患者牙組織[9]。除此之外, 牙體缺損對患者咀嚼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所以口腔修復的一大目的為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提高患者的咬合力。使用預成纖維樁修復治療方法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修復體固定牢固并且具有完整性, 患者咬合力也得到了提升[10]。主要原因為預成纖維樁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 不會對牙周組織產生任何刺激, 更不會導致牙周組織出現損傷和牙槽骨吸收等不良現象, 所以該方法能夠有效改善咀嚼功能, 提高咬合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原因為預成纖維樁具有美觀的外觀, 其顏色極易被患者接受, 性能較為輕便, 同可塑纖維樁相比, 預成纖維樁的遠期效果更加顯著[11]。在應力的作用下技術容易出現根折的情況, 并且金屬的腐蝕作用會導致患者牙齦顏色的改變, 對患者的牙齒造成磨損, 進而導致一些并發癥的出現。預成纖維樁修復治療方法便能夠完全改善這一問題, 所以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及臨床的廣泛應用[12]。
綜上所述, 對口腔修復患者采取預成纖維樁進行修復能夠縮短修復時間, 有效提高修復效果, 值得臨床采納。
參考文獻
[1] 苗喜順, 王芳芳, 王在智, 等. 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咬合能力和美觀程度的影響分析.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0, 20(1):59-60.
[2] 馬繼瑞. 對比牙齒殘根保存修復、拔除后種植修復的實際應用效果. 心理醫生, 2019, 25(1):56.
[3] 李軍.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對牙體缺損患者進行樁核冠修復的效果對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9, 17(21):93-94.
[4] 李和平. 對比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療效. 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 2020, 7(5):79.
[5] 馬婷, 王笑竹. 分析在口腔修復中應用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對修復效果的影響. 中國醫藥指南, 2020, 18(5):47.
[6] 張沖. 傳統金屬樁、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 現代醫藥衛生, 2020, 36(5):745-747.
[7] 胡飛. 探討分析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兩種口腔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84):40-41.
[8] 李麗霞. 金屬樁口腔修復、預成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作用.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 23(11):93-95.
[9] 馮鐵軍, 王玉棟, 潘宣, 等. 預成纖維樁在上前牙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廣西醫學, 2019, 41(6):717-719, 750.
[10] 周水旺. 口腔修復采用預成纖維樁的價值分析與研究.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4):61.
[11] 王海. 預成纖維樁與可塑纖維樁在殘根殘冠修復中咀嚼功能比較.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31(17):2625-2626.
[12] 沈銀環, 劉玉鳳, 李雅娟. 預成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咀嚼功能的影響. 中國急救醫學, 2018, 38(z1):193-194.
[收稿日期: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