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青
【摘 ? 要】 以高校思政教育視角作為前提,探討思想教育理念在學生公寓庭院景觀空間的體現,同時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互動,在學生公寓庭院景觀空間中逐漸實現育德和育心結合。
【關鍵詞】 學生思政教育;校園文化;景觀設計;庭院空間
中圖分類號:TB21 ? ? ? ? ? 文獻識別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1073(2020)12-0054-55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premi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mbodi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 in the landscape space of student apartment courtyard,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interactive, and gradually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landscape space of student apartment courtyard.
[Key word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the courtyard space
1 ?場地現狀和分析
江西財經大學創辦于1923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校。在校園景觀中,北湖音樂廣場、茶園、楓園、鹿鳴苑以及沿路八月飄香的金桂等見證了學校發展軌跡,建筑景觀雖有“守舊”也有“更新”,每棟新舊建筑都充滿了近現代的文化氣息,訴說著這所臨近百年的高校故事。馬克思、恩格斯曾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 。校園文化環境作為思政教育理念實施的承載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功效的發揮有著重大的作用,是全體師生產生引導、激勵、學習和團結,形成協同育人的重要場所。其中,學生公寓庭院空間作為大學生日常休閑和交流場所,是校園文化精神聚集地之一,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重要陣地。因此,研究學生公寓庭院環境景觀環境空間,探索育人的路徑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守高校意識形態陣地是有其必要的。
江西財經大學現如今主要有四個主要校區,麥廬園、楓林園、青山園以及蛟橋園校區(不含獨立學院)。經過筆者實地走訪考察以及訪問在校學生進行研究比較,這四個場地中學生公寓的庭院景觀設計并無太大差異,基本都以簡單的綠地景觀種植和少部分生活設施構成,雖滿足日常生活起居,但整體空間缺乏校園環境文化氣息。據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困境:一、庭院環境文化渲染力不足,缺乏校園特色,制約了思政教育理念價值的發揮;二、庭院環境文化人性化不足,制約了學生互動性與道德涵養的發展;三、庭院環境植物生態文化重視程度不高,影響學生審美和生態體驗;四、庭院環境文化勵志性不足,制約校園文化精神的體現。
2 ?設計定位
學生公寓庭院空間設計定位:通過創新的角度——思政教育文化理念來進行庭院空間景觀規劃設計,在滿足學生日常對庭院的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對庭院空間的氛圍營造、文化、氣息表達等方面進行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理念與大校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充分互動,在庭院景觀設計空間中逐漸實現育德和育心結合。從學生公寓庭院景觀環境規劃來探索協同育人的路徑,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3 ?學生公寓庭院空間景觀改造設計的四大原則
校園學生公寓庭院空間的環境景觀總體規劃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延續江西財經大學的校園文化;二突出思政教育理念勵志文化氛圍;三彰顯獨特的思政景觀特色;四是營造人性化庭院景觀場所。
第一,延續江西財經大學校園文化。江西財經大學作為一所具有悠久發展歷史和辦學特色的高校。校園的辦學初衷與文化傳統、前輩們的卓越思想以及后人持續發展的理念等,可以結合校園文化特色體現在景觀系統中成為景觀元素,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在學生公寓庭院空間中,可置入紀念像或紀念碑作為特定的景觀標志物,以此確定校園文化主題進行區域景觀設計改造,體現了“江財特色”。同時,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傳播的載體,思政教育理念對于校園文化建設起著內涵支撐作用,在這其中景觀標志物在學生公寓庭院空間中起到了傳播媒介的作用。
第二,突出思政教育勵志文化氛圍。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可培養和塑造當代大學生良好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一個設計極佳的學生公寓庭院空間存在著優秀的景觀藝術文化,對于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滋養大學生美好心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5]。因此,公寓庭院空間設計是學生思政教育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同時,學生公寓庭院作為一個室外公共空間,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放松交流的場所,通過對庭院景觀空間的功能劃分規劃布局,舉辦思政教育文化交流活動,使思政文化在日常思政課堂以外的景觀空間中得到很好延展與傳播,令景觀藝術設計手段達到“以藝術塑靈魂”的高尚目的。此外,雕塑作品、指示牌、文化碑等景觀小品以及公共標識系統可進行有目的性的附加設計,使具有思政教育文化理念的景觀作品不僅在視覺上給予人沖擊,而且在精神層面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三,彰顯獨特的思政景觀特色。相對于更為簡單的人工景觀,學生公寓庭院自然景觀特點的設計方法應注重于生態性體現與形象性的表達。植物蘊含著美好寓意,它的某些外在形態與屬性,時常與人的內在品德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美好品質的贊揚和尊重;在進行植物造景的過程中,可運用不同植物進行搭配設計,例如竹子象征氣節、桂花象征崇高、榮譽、松柏象征堅強、桃李象征高尚、報恩等...正所謂“君子比德”,植物所包含的美感意識,已成為廣為流傳的文化傳統。通過對學生公寓庭院環境的植物造景,可形成不一樣的感官體驗,例如,如蘇州的拙政園“梧竹幽居”每當風吹雨打的來臨之際,庭院中的梧桐、翠竹交錯產生的交響給人以藝術氣息。順德清暉園則是通過百年銀杏、紫藤以及各類生機勃勃的花卉等抒發某種感情,體現了“前程似錦”的美妙景觀。所以,在學生公寓庭院空間中通過景觀植物的造景藝術可以營造感人的場景,并化為某種意境深深教育他人,形成獨特的思政景觀特色。
第四,營造人性化的庭院景觀場所。在公共空間中人性化設計在景觀系統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公寓庭院空間也是充滿人文關懷和情懷的地方。如庭院中可設置具有特色的景觀座椅、可休憩景觀廊架、具有互動性的小草坪、服務大眾的公共設施、運動器材、售買機、充電服務設施等,具有公共藝術效果與服務功能的現代景觀場所同智能化服務設施相結合,不僅表現了校園文化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更使高校的思政教育變得“平易近人”化。因此,人性化的學生公寓庭院景觀空間是具有“人情味”的空間。
4 ?結語
庭院空間作為大學校園公共空間重要的組織和構成形態,學生公寓庭院環境文化是大學校園環境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校園環境中不僅滿足了學生群體對自然的需要和對交往的需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更有著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另一方面,作為校園建筑外部空間的一部分,對建筑外部環境品質及烘托建筑形象有著提升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優秀的學生公寓庭院景觀設計可豐富和提升校園環境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新和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對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正確的視覺導向和堅實的思想基礎,通過在公寓庭院空間中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發揮特有的育人功能,實現其協同育人效用。因此,從思政教育視角對公寓庭院景觀空間進行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陳蘭蘭.東大學,2016.
[2] 周之澄,周武忠.大學老校區環境景觀改造設計對策與建議 ? ? ? ? [J].園林出版社,2017,3(6):46-49.
[3] 胡婷婷,秦 華.淺析“文以明道”的含義及其在植物造景中的 ? ? ? ? 應用[J].南方農業,2017,11(16):9-13.
[4] 葉柏森,張 平.大學校園環境文化視域下思政教育研究:功 ? ? ? ? ? 效·現狀·路徑——基于對江蘇六所高校的實證調查[J].江蘇 ? ? ? 高教,2020,5:96-99.
[5] 姚曉潔,王志鵬,吳 敏.生態文明建設導向下風景園林專業人 ? ? ?才培養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20,34(04),97-101.
(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