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天成
【摘 ? 要】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農業現代化思想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騰飛的關鍵。而馬克思主義融入到農業現代化思想當中,不僅可以使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農業理論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下,更能最大化的推動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車輪滾滾向前。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中國化脈絡;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0.1 ? ? ? ? ? 文獻識別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1073(2020)12-0121-122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into 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not only make it form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More can maximize the promotion of ou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heel rolling forward.
[Key words] marxism;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thought; chinese context; research
1 ?馬克思主義對于農業理論的重要意義
1.1 ?推動了農業現代化思想的進一步深化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我國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如果將農業與重工業、輕工業相比較的話,農業是第一位的。而到了改革開放時期以后,雖然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是在這個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業的地位仍舊沒有改變,而且中國“三農”問題的解決也是以農業為突破口而展開的,表現為對農業現代化思想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一直到20世紀,我國雖然工業化程度日益加深,但是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依然非常堅實,農業的戰略性地位始終不曾動搖過。即使在信息化的21世紀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等機制,也證明了農業現代化思想的深入。同時,政府為了凸顯農業產業“重中之重”的社會地位,鼓勵發展現代農業,取消了幾千年來的農業稅收,并給予農民大量的土地補貼,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農業現代化思想的升華。
1.2 ?促進了農業經營模式的探索與發展
農業經營模式的探索與發展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中國化脈絡演進過程中的一條主線。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最初幾個十年,農業產業的發展異常的困難,黨和國家領導人曾效仿蘇聯,總結蘇聯先進的經驗,并以集體農莊的思路去發展現代農業。這些年里,在中國農業大發展中出現過互助組,也成立過合作社、高級社,還建立了人民公社,但是這些形式并沒有給中國農業帶來大的改觀,所以農業經營模式必須要繼續探索與發展。而打破這一僵局的就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實現了中國歷史上農業產業的第一次大飛躍。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改革。而這次的飛躍也讓勞動人民有了自己的自由,能夠自主的耕地、種田,能夠掌握糧食的自主權,將農業產業推向了農村市場化。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農業又迎來了第二次飛躍,這也是農業經營模式的又一次提升,從所有制、農業產業體系、農業市場化體系到農民新型合作組織、農業生態保護、投融資體制再到近年來農業稅費的改革,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進一步發展。
1.3 ?加快了農業發展方式的研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著全國人口的70%以上,所以農業也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初,農業結構是固定的,農業發展的方式以及農業組織形式也非常的單一,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農業現代化思想的發展。而在改革開放以后,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也變得日漸開放起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農業經濟向著多元化的形式發展,由原來的集體大農業的形式向著規模式經營和家庭經營的形式邁進,這也是推動農業區域化發展、專業化邁進的一個趨勢。但是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發展與進步,必須要實現城鄉協調化發展,這也是農業發展科學化、建立城鄉統籌機制的一個新思路,只有將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工業化結合起來,形成統一戰略部署,才能進一步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向著綠色低碳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等農業發展方式邁進,最終實現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2 ?中國農業合作理論的當代特點
2.1 ?農業現代化研究方法的多樣性
在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現代化思想的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尤其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更需要從中國的發展特點出發,走好農業現代化建設發展和演進的每一步,這是農業現代化思想深入的基礎和前提。因為對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思想研究已經表現出多樣性的特點,有從國民經濟整體入手研究的,也有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的;有微觀研究的,也有宏觀分析的,還有的農業現代化研究從社會主義農業運行機制去分析和研究。這些研究方法不斷的改變與改進,不僅給我國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而且還豐富了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方法論。所以不管是借鑒西方經濟學研究還是進行多學科研究,都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思想的中國化發展和進步。
2.2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提高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正確認識,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演變過程和脈絡,才能讓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在建國初期的四、五十年代里,農業現代化理論就是在實際需求中論證出來的,這也是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中國化的第一次萌芽和發展,并在這次歷史性的創造中提出了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的概念。而這個概念的科學解答和印證則是在七、八十年代時出現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結合實際,科學的將馬克思主義融入到現代農業思想中,是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從此奠定了新時代農業發展的方向,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向著科學化、實踐化的方向發展。
2.3 ?農業現代化思想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影響下,實現了農業現代化思想的跨越式發展,一步一步的建立了社會主義農業發展的模式。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結構發展到以公有制為主的多種所有制共存的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業所有制理論,再進一步將農業生產資料變為商品經濟的組成,并建立了以計劃調節為主、市場手段為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從此農產品的流通渠道更加廣泛,形成了社會主義統一市場,并且突破了單一分配的方式,讓農民也享受到了多勞多得的福利。而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業新體制,讓農業現代化思想更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建立了社會主義農業發展模式,提出城鄉統籌的長效機制,讓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跨越變得更加完美。
3 ?對于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
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中國化脈絡已經發展了一個多世紀的歷程,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時也引起了西方一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的關注。但是,近年來,在我國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現有理論已經不能滿足社會主義前進的需要,而且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也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中國農業的發展實際,從世界農業發展以及西方農業經濟理念的發展來看,中國的農業經濟理論研究還有待提高。
3.1 ?向著自主創新的方向發展
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雖然已經能夠滿足十四億人民的糧食需求,但農業現代化思想以及理論研究都還在以借鑒國外的為主,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說農業人力資本的研究、農業功能性研究、農業合作組織理論等等,這些農業產業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前沿理論研究仍然靠引進外國的為主,如果不進行創新性的發展,就注定會落后于歷史。
3.2 ?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
從我國農業現代化思想發展的現狀來看,基礎理論研究相對比較貧乏,即使有一些關于我國農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其研究理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從理論的高度去進行解釋和論證,更沒有去分析其內在聯系、客觀規律的發展以及未來的方向與趨勢,只有一種現象的描述。所以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要想實現長遠性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討,要在方法論上運用多種方法的結合,注重其綜合性和平衡性,這樣問題的剖析才能更加全面而詳盡。
3.3 ?加大國內農業發展的研究
從一些理論性研究來看,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對中國的經驗總結較少,研究方向偏向于西方資本主義農業,而且這些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對農業方面的研究也做了更加深入的工作,要想使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中國化的理論更具有價值性,就必須要提高理論的研究和指導,使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推動農業產業的持續性發展。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馬克思主義農業現代化思想的中國化脈絡在我國農業的發展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還處于初級階段,只形成了一個理論體系的雛形。要想使中國農業超越世界先進國家,就必須要在加強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基礎研究之上,推進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思想中國化脈絡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 豐.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試錯過程[J].學術界,2013(12).
[2] 楊承訓.中國農業改革發展30年理論躍升[J].毛澤東鄧小平 ? ? ? ? 理論研究,2008(7).
[3] 江澤民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9.
(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