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nix



2020年10月1日,國慶節和中秋節“撞”到了一起,這是十九年才有一次的家國同慶。就在這一天,《我和我的家鄉》上映了,這部電影由五個短片組成,反映了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滿滿都是對家鄉的記憶和情感。對小影迷來說,影片中很多關于過去的回憶,大家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是,欣賞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大時代中每個人扶助家鄉的情懷。
北京好人
張北京是個在北京安家的河北人。他攢著錢想買輛車做一名專車司機,家鄉似乎離他的生活漸漸遠去了。直到有一天,老家的表舅找上門來。原來,表舅在北京送外賣,查出了甲狀腺疾病,需要七八萬做手術。借錢給表舅嗎?張北京的思想有點掙扎。
這時候,表舅帶來的大白兔奶糖,讓張北京回憶起了兒時在家鄉的生活。他決定讓表舅冒用他的醫保卡來治病。看病的過程設計得很精妙,但還是露出了馬腳。表舅說自己“偷”了醫保卡,反映的是骨子里的淳樸和善良,也在關鍵時刻溫暖了張北京的心。他把買車的錢墊給表舅做了手術,而在和表舅媽閑談中,他得知農村早已有了醫保,手術的費用有著落了......
天上掉下個UFO
這個短片的導演用探案的方式把故事一點點展開。一開始,電視臺《再進科學》欄目組的老唐和小秦來到貴州山村,他們是為了調查這里出現UFO的熱點新聞。隨著情節的展開,兩人發現,UFO與小山村一個叫黃大寶的“網紅”農民發明家有關。黃大寶搞了很多發明,比如用“滾蛋”解決下山不方便的問題,用“自動插秧機”緩解農民勞作時的辛苦。
電影里不止一次提到,在山區明明直線只有一公里的路,卻因為大山的阻礙,要走很遠的山路。最終露餡被發現的UFO,其實就是主人公為了解決山區物流不發達創造的飛行器。真相大白后,在黃大寶對家鄉熱愛之情的感召下,大家利用傳媒和科技的力量,一起讓家鄉變得更好。
最后一課
遠在國外的老范得了阿爾茨海默癥,他的記憶留在了1992年在杭州某山區支教時的校園。于是,老范的兒子和當年村里長大的孩子們,決定復原當時的課堂情景,讓老范上“最后一課”。
電影花了很多篇幅去回憶當年的場景:一塊舊黑板、一間墻皮脫落的破教室、一張張東拼西湊的桌椅......來這里支教的老師,往往會被惡劣的環境嚇到,范老師卻挨家挨戶鼓勵家長讓孩子們學習知識。當年在瓢潑大雨中,范老師取顏料后摔倒在水溝里,孩子們心疼極了,他卻笑容滿面,他對那片土地的愛和付出都浸入了孩子們的心里。
回鄉之路
作為知名“電商帶貨女王”的閆飛燕,她的回鄉之路風光自豪。同行回鄉的喬樹林則不同,他厚著臉皮自詡“土豪”,卻一路因為窘迫而鬧笑話、被誤解。當年教他們知識的高媽媽說:“長本事了,改變咱們家鄉。”回來的兩個孩子都有了成就,卻又如此不同。
漸漸地,故事發生了反轉。大家從孩子嘴里聽到喬樹林治沙、并帶領大家在荒漠種出果樹的事跡,大家這才了解,原來他從沒停下治理家鄉黃沙的腳步。如此一來,兩個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的人,“回鄉之路”就有了情感上的交匯,閆飛燕和喬樹林合作,為回鄉之路帶來了發展的希望。
神筆馬亮
基層干部馬亮出生在小山村,對家鄉的感情早已是生命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他放棄去國外大學深造的機會,背著媳婦兒去建設東北老家的村莊。故事中,馬亮一直糾結著是否說出實情,卻怕懷孕的媳婦兒生氣。最終,大家被鄉村建設后的迷人畫面所折服——被畫成火車頭的廁所,繪著兒童玩耍、大鵝追逐場景畫的墻面......短片中,導演還用豐富多彩的畫面,演繹了家鄉觀景臺下浪漫的向日葵花園,這也是未來大家出游的不錯選擇。原來,家鄉可以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