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嘉琳

講個悲傷的故事——年尾要算總賬啦!請問,年初時你信誓旦旦、野心勃勃、激情彭拜立下的flag大旗,它,還在嗎?2020年初,定的幾個小目標實現了沒?
老鐵,扎心了!
故事一:最后一個flag一定要立住
年初的時候我志氣高昂地在心底立了一大片flag,還認認真真地畫了一個計劃表格。只是這個以年為單位的龐大計劃在年初的時候有多完美,現在就有多支離破碎。
我想只要是立過flag的人,都體會過它在現實中轟轟烈烈倒塌的無力感。我是一個沒有任何特長和技能的人,我一直想學點什么,所以年初的時候我就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偏好選擇了幾個方向,想學繪畫,想學速錄,還想學做手賬,還要堅持讀書。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但我想只要每天堅持去做就可以了。一天有24小時,分給每一件事情一個小時,堅持一年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吧。
但事實上一天24小時并不會給每一個flag留下充足的時間,每一件事都需要把其它事情處理完之后再擠時間去做。所以,繪畫學了一個月后,繪畫本就不知道去哪了;速錄學了兩個月后速錄軟件就再沒打開過了;為了做手賬,買了好看的本,買了可愛的膠帶,買了各種顏色的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好在現在還在堅持讀書,在一片倒下的flag里面還立著這么一個。
于是在2020年快要結束,又要開始立2021年的flag的此刻,我不得不反思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我發現那些在不知不覺中倒下的flag我都沒有堅持超過三個月,讀書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是因為我是三天到七天讀完一本書,讀書的周期很短就比較容易堅持。
所以我想在立2021年的flag時,只立2到3個大目標,然后以三個月為一個周期去列小的計劃,三個月做一次總結,這樣flag或許會倒的慢一點吧。
新人類:
“積極廢人”了解一下
和flag作斗爭,犧牲的人越來越多,于是,網絡上就有了專門屬于我們的名字——積極廢。
積極廢人是指那些“愛給自己立flag,但永遠做不到的人;盡管心態積極向上,行動卻宛如廢物,他們往往會在間歇性享樂后恐慌,時常為自己的懶惰自責。
誰說我立的是flag,我立的是個希望
零花錢變少時,我們會立flag,要少買東西;
考試成績一塌糊涂的時候,我們會立flag,一定要好好學習;
稱體重發現自己長胖三斤的時候,會立flag,再也不吃甜食不吃火鍋不吃宵夜。
但很多時候是這頭立完flag,轉頭就吃吃喝喝玩玩,該打的球該追的綜藝一集都沒有漏過。
誰說我們立的是flag,我們立的是希望,只不過這似乎是一種虛假的希望。它是一種意志力陷阱,它總偷偷出現,偽裝成自控的樣子。
這樣的flag,給我來一百套
立完flag,會讓我們在瞬間充滿希望,立刻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甚至我們仿佛看到改變后的自己,更積極向上、更加優秀。
它是最典型的即時滿足感,而且目標越是宏大,心中的期待越大,帶給我們滿足感也隨之增大,讓我們感覺越發良好。
但是不切實際的樂觀會在切實行動遇到阻力時,給予我們沉重的打擊。我們會發現目標并不輕易能達到,隨之而來的挫敗感會再一次引發內疚、抑郁和自我懷疑,那些樂觀隨之煙消云散,于是,大多數人會徹底放棄努力。
當下一次情緒失控時,我們又會重新立flag,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故事二:那些年我們立而不達的flag
關于flag,似乎每個人都曾無比堅定地立過那么一兩個,但也總有那么一兩個無法實現的fiag,就如一種魔咒一般盤旋在我們的心頭,立而不達。
仔細想來我的flag貌似還比較多,床頭的小本本記載著那些得不到的“小目標”已經滿滿寫了好幾頁……
這么多的得不到,其中折磨了我好久的卻是:學好英語!自我要求每天清晨醒來一定要背幾個單詞,睡覺前一定要聽一遍英語的新聞,沒的說,這個flag立了倒,倒了立,直到桌子上的單詞書已經落滿了灰塵。
當然不出所料,我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六級的成績不增反減,直到有一天我拿著250分的成績欲哭無淚。
仔細想來,貌似flag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他不是立在紙上,而是立在心頭的。你唯一實現他的辦法就是忘了他,然后日復一日地去踏踏實實做事兒。但問耕耘,莫問收獲!突然有一天回首時,你便會發現自己做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flag!
“積極廢人”自救
Flag這面旗,那不是一塊普通的布
首先,別把目標整太大。一個億的事兒,咱就先緩緩,年級排名前三啥的,咱也先別想,咱就尋思尋思,就把那煩人的數學,這次考試就比上次多提高2分就行,再不行就多1分兒。
tips:
執行的竅門
Flag大旗不倒的關鍵,是持之以恒的執行。這也是最難的一步。分享一些管理時間和做事的方法,可以幫我們更好地完成任務哦!
四象限法:
四象限管理時間的方法,是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分成四類。如果想要讓自己完成計劃,立住flag,那就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地放在第二象限——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
然后呢,自我診斷。分析一下阻礙你達成那個小目標的障礙是啥呢?是那個令人抓耳撓腮的數學,是計算不準確,是公式記不牢,是不會推理,還是刷題太少?找到屬于自己的原因,寫在小本上。
第三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計算不準確,沒啥說的,專項練;公式記不牢?那可能是根本沒理解公式是咋來的,自己從頭到尾推導到熟練為止;刷題少?多做題唄……
第四步:寫出具體的方案。比如,每天睡前做一張練習計算準確的習題;上學路上,推導一個數學公式……
第五步:執行你做的方案。
三只青蛙法:
三只青蛙的做事方法,是指假如你面前有三只青蛙,你必須要吃掉一只時,不要優柔寡斷地長時間盯著他看!請立即行動,吃掉那只最大、最丑的!
我們需要找出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中最重要的三件事,然后在不同的時間段里,集中精力,專門對付它們,一口氣把它做完。這是生活和學習中,很有效率的方法。
故事三:“周公子”的flag人生
立flag不是關鍵,關鍵是愛立flag的你,小到做一件小事,大到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個目標,哪怕是模糊的也好。
人生的flag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才能夠實現,被拉長的時間里,會發生更多的意外、偷懶的念頭……想要把這面大旗一直扛下去,既要有清晰的規劃,更少不了從心底發出的熱情。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周迅說她18歲的時候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天都過得很隨意,唱歌、跳舞,有人約戲不管角色怎樣都去拍。
直到老師問她“你對現在滿意么?你對未來有什么打算?十年后,你會是什么樣子?”
周迅一下子愣住了,再三思考后,周迅堅定地對老師說:“我希望十年以后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同時可以發行一張屬于自己的專輯。”
隨后,老師娓娓說道:“那么,你27歲的時候,除了接拍各種名導演的戲外,還要有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25歲的時候,就要開始準備錄音; 23歲的時候就要接受音樂和形體上的培訓; 20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作曲、作詞,接拍大角色。”
這番談話后,周迅對自己的人生有了規劃,她不再每日嘻嘻哈哈,而是潛心打磨演技,學習唱歌,哪怕訓練再疼、再苦,她都甘之如飴,逐步成為名滿天下的“周公子”。
電影鏈接:人生七年——熱愛讓人充滿干勁兒
日本版的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了13個素人孩子的人生軌跡,每七年會拍攝一次,記錄這七年的變化和成長。
拍攝期間,遇到了日本的“泡沫經濟”危機,好幾個孩子放棄了學業,工作也難找。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叫由美的女孩兒,她從小就立志要去雜志社工作,可惜在大學畢業后因為經濟大環境很糟,很難找到工作,于是,她勉強找到一份營養師的工作,但她心中依然像小時候一樣對去雜志社工作充滿了向往和熱情,所以她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想辦法為夢想努力。終于,在一年后由美收到了一間一流雜志社的工作邀請。
要想讓flag不倒,除了計劃、執行力,更要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執著,就如上文第二個故事的作者文琦所言,Flag不是立在嘴上,而是立在心上的。腳踏實地的獨立,就是每天不必拿出去示人的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