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樹林
摘 要:反思,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方式,一種個人專業發展的成長方式,是教育者對自己教學觀念與實踐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本質上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教師專業發展與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反思不是一般意義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思可分為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本文以《春節,你不要走》為例,談談反思與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關系。
關鍵詞:反思 教師 專業化成長
一、教學前反思
教學前反思具有預測性,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分析能力。教學前的反思應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一)反思學生
新一輪課程標準指出,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因此,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首先,我們要反思:你所要面對的是什么地方的學生?有著怎樣的知識基礎和文化背景?他們喜歡怎樣的學習方式?他們渴望你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例如:《春節,你不要走》,是二年級的教材,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考慮,他們應該比較喜歡生動、形象、有趣、樂觀的學習方式;而從學生的地理位置來看,他們是屬于南方農村的孩子,他們知道春節要貼春聯、要吃湯圓,有好看的、好玩的,敲鑼打鼓……但他們并不知道春節要吃餃子、扭秧歌、耍獅子、舞龍燈、劃彩船、踩高蹺……我們就應該思考:怎樣才能讓他們看到、知道?讓學生在喜歡的課型中愉快地學到知識,這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每一個教師對自己也應該有的要求。
(二)反思自我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師不僅需要知道傳授什么知識,而且要知道怎樣傳授知識,知道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反思自我不是一個單一的環節??吹揭还潈热?,你會想:這節課好上嗎?哪兒好上?哪兒不好上?不好上的地方該怎樣處理呢?如果你無法獨自完成,就需要與同事交流、探討。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與互助合作,可使教師個人少走彎路。在交流和探討中就會讓你逐步明朗起來,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長起來。在與同事交流之后,你寫好了教案,你也應該反思自我:我準備好了嗎?我的知識足夠讓孩子們那渴求的雙眼笑嗎?我還需要再充充電嗎?如《春節,你不要走》一文,老師比較熟悉的是本地方的春節形式,那么,就需要我們去查閱其他地域過春節時的傳統節目,挖掘祖國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
(三)反思教法與設計
當你準備好一節課,并不是熟悉每一個細節就可以了,你也應當思考:這一節課的內容容量是否適度?我所采用的教法是否能讓學生接受?我的提問方式是否能讓學生一聽就明白意思?我的課堂結構邏輯性強嗎?我的課是否兼顧到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的發展?能讓差生學到知識、中等生吃得飽知識、優生延伸知識嗎?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輕松地駕馭課堂,從而逐步形成為個人的能力。
二、教學中反思
教學中反思是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具有調控性,使教學成為一種多向的互動,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任何一節課,在上課之前你都是不可能完全預料到的,更不可能與你的設計一模一樣,因為你的對象是有思維的個體。即使同一老師同一內容,在不同的班教學時學生所呈現的狀況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學中需要教師及時反思、應對。尤其是突發事件的處理。假設舉例:因為春節,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快樂的節日,但是有一個學生偏不喜歡,而成為他傷心的日子呢?當然這只是假設。嚴格地說,學生狀況我們無法完全預設。課堂中及時思考并想出適當的措施來解決存在的問題,是一種機智,也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專業化的能力。
三、教學后反思
顧名思義,即教學活動之后進行的反思。它具有很強的批判性,使教學成為一種理性的評價,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總結能力。反思可以是對自己的課進行反思,也可以是對所聽的課和所了解的教育現象進行反思。相對來說,教學后反思應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有針對地及時反思
這種反思是指講了或聽了一節課下來及時地思考,這節課有哪些優點值得肯定和借鑒?有哪些不足需要修改或改進?假如再有這樣的情況,我該如何修改、如何改進呢?……這是每個教師都會做的事情。此類反思最大的優點是:及時,記憶猶新,言猶在耳,反思明朗,而且不一定花很多時間,關鍵是收獲也不小。
(二)相關鏈接反思
任何一堂課,它既是獨立的,但又絕不是孤立的。它必然有與其他學科或其他課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或知識相關聯,或教學結構相似,或某個問題相通……有時,你會對某一類的課產生這樣的想法:他們是否可以都這樣來處理?;蛘邥耄耗且还澱n的結尾方式也可以用在這一節課的結尾等等。這樣的想法就屬于相關鏈接反思。它雖然不像教學后及時反思那么明顯,但是意義卻更深遠。每個教師都能在長期的工作中逐步使自己成為一個經驗型的教師,但卻不一定會將自己的經驗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產生屬于自己的理論研究和理性成果而成為研究型教師。這正是因為少了相關鏈接反思。似乎好多教師(包括筆者本人)都忽略了這一環或在這一環做得太少,這對于我們的專業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總之,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既是一種認識,更是一個奮斗的過程;既是一種教師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終身反思、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