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
摘 要:市政公用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群眾日常生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從現階段阻礙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問題入手,詳細闡述了問題的解決策略和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市政公用經濟;經濟管理體系;發展對策
市政公用經濟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由于市政公用經濟本身的非營利屬性,導致其在當前發展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如何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關注焦點。因此,有必要對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對策進行研究。
1 市政公用經濟的概念
市政公用經濟關系著國計民生,是用于促進公用事業發展的經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來看,市政經濟包括但不限于城市自來水、電力、燃氣、供熱和公共交通事業等。顯然,市政經濟對于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推進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重要意義。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市政公用經濟屬于非營利性的經濟,直接由政府部門經營,并不依賴于市場的運作,因此在保障公用設施正常運行和維護市場平衡穩定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2 現階段市政公用經濟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基礎設施投資也在不斷增長,但在很多地區,市政公用經濟的管理體系仍然停留在過去的狀態,無法針對當前市政公用經濟的實際情況做出靈活調整,從而不可避免地發生一系列問題。
2.1 市政公用經濟自身與市場經濟機制相互矛盾
市政公用經濟是公眾所必需的服務行業,發展目標并非單純的經濟效益,而是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整體發展。目前,市政公用經濟建設的原材料皆來自于市場,材料的成本和價格均由市場決定,但由于市政公用經濟是在政府控制之下,這就導致市政公用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產生矛盾,市政公用單位自身不能干預價格,導致價格倒掛,如政府的補貼不及時到位,市政公用單位就難以為繼,進而使得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以成品油價格為例,近年來成品油價格上升,導致公交系統運營成本攀升,但各地的公交車票價卻沒有變動,僅這一項就會導致市政公用經濟出現嚴重虧損,從全國范圍來看,這種虧損的數額要以億元來計算,可見市政公用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
2.2 政府收入與市政公用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讓城市經濟較快發展,就必須加強城市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市政公用經濟的建設是超前的,對于后期的污水處理、園林綠化和基礎設施維護等方面的工作也必須到位。由于這些基礎工程的規模普遍較大,造價也非常高昂,往往導致市政公用經濟出現嚴重的負債情況。很多城市的工程建設貸款負債率都接近60%,甚至更高,而國家和地方的財政補貼卻只有20%左右。在一些地區,政府對市政公用經濟不夠重視,而很多對市政公用經濟重視的政府卻因為財政吃緊表現的有心無力。根據聯合國的有關建議,城市地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在國民經濟建設的總投資中占比應當在20%~40%較為合理,而我國目前僅為10%-15%,與建議值還有明顯的差距。以上原因導致了市政公用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2.3 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市政公用經濟發展情況相矛盾
目前,我國全面構建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已經進入決勝階段,城市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但市政公用經濟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加之價格倒掛現象的出現,導致市政公用經濟負債嚴重,很多基礎設施因缺乏資金而年久失修,設備老化和損壞的情況非常嚴重,根本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顯然,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市政公用經濟發展情況的矛盾已經凸顯,阻礙了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
3 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對策
3.1 在公用經濟管理體系和思想觀念上積極創新
面對新時期的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管理部門應當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特別是要轉變市政公用經濟觀念;要堅持市政公用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理念,以新的理念為指導積極發展市政公用經濟,并加強對市政公用經濟的投資。作為市政公用部門的工作人員,更應當解放思想和轉變觀念,做到與時俱進,全面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從而加快我國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
通過解放思想和轉變觀念,深入改革市政公用經濟的現行體制,可以實現市政公共經濟中股權結構和經營體系的創新,以現代化的企業制度推動市政公共經濟的發展。要做好解放思想和轉變觀念,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積極轉變“市政公用經濟只是服務性經濟”這一傳統觀念,要意識到,雖然市政公用經濟當中含有大量計劃經濟時代的要素,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市政公用經濟向市場經濟方向進行轉變已是大勢所趨,且這一轉變過程宜早不宜遲,越早越主動,越晚就會背負越沉重的包袱。
其次,政府部門要意識到市政公用經濟對城市發展起到的決定性作用,要在政策和投資等多個方面向市政公用經濟傾斜,這是實現富民強市的關鍵舉措,也是實現城市跨越式發展的必經之路。
第三,市政公用經濟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也要積極更新觀念,要思考和解決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有利于市政公用事業發展,有利于市政公用經濟相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生活水平提高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員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為生產一線和經濟工作服務兩個重要方面,而對于市政公用經濟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需要意識到以往的所有制觀念、地域觀念、安逸觀念和大鍋飯觀念已經落后于時代,需要摒棄。
整體來看,市政公用經濟體制的創新要根據城市目前的發展情況,對現有的市政公用經濟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將發展的側重點放在當代熱門項目中,如環保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等,通過發展環保產業,促進當地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改造,通過發展新能源產業節約能源,如使用新能源公交車代替傳統的燃油公交車,降低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成本,使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進而促進市政公用經濟的加速發展。
3.2 加快以企業產權為核心的股權多元化改革
市政公共經濟方面要加快以企業產權為核心的股權多元化改革,這是推動市政公用經濟沖出困境的一個關鍵動力。在改革工作中,要深化市政公用方面的各個單位內部的體制機制改革,加速組建大集團和大公司,通過合作和招商引資等一系列手段,吸引社會上的各類資金參與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進而實現以企業產權為核心的股權多元化改革。這種改革能夠有效解決傳統市政公用經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加速推進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以江西省南昌市為例,該市某煤氣公司與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出資組建新的燃氣公司,由于大企業先進管理思維的引入,燃氣公司的體制機制、管理和科技也得到創新,過去在企業內部由于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問題引發的內部矛盾得到解決,燃氣公司的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3 發展主業的同時壯大輔業
擴張人口和擴大城市面積的方式是加速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很多城市的面積和人口都在不斷增加,這為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機遇,城市可以借助自身優勢,將市政公用經濟的主業做大做強,確保市政公用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以市政公用經濟中最主要的公交公司、自來水公司和燃氣公司為例,公交公司在此環境下應當適當增設公交線路,加強公交場地與周邊郊區城鄉公交線路的一體化建設,完善城市與周邊郊區和農村地區的交通網絡;自來水公司在保證供水質量的前提下,要做好融資工作,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擴建自來水公司的產能,對自來水公司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和供水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擴大供水范圍,減少停水情況的發生,并爭取自來水公司早日上市。燃氣公司則要發展煤氣、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等多種燃料的供應,擴大業務范圍,使公司的本職工作越做越好。
在此基礎上,市政公用經濟可適當發展輔業,由于價格倒掛問題在市政公用經濟中長期存在,這種問題極易導致主業發生虧損,而一旦主業發生虧損,輔業也就難以發展。當前,隨著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市政公用經濟也應當順應這一理念,做到綠色健康和碧海藍天的理想狀態,要達到這一目標,市政公用經濟方面的企事業單位就不能安于現狀,要敢于創新和突破,進行市場化運行,有條件的企業應當在區域內其他的大中小城市設立分公司,讓這些分公司作為市政公用經濟的新的增長點,這樣,即便是主業由于價格倒掛等種種問題發生虧損,依靠輔業也完全可以確保市政公用經濟仍處于穩定發展的態勢。
3.4 深化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
市場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市政公用經濟要取得發展,必須培養人才,打造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具體來看,應當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抓好領導隊伍建設,一個單位的領導人員對于單位工作的發展和工作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領導人員除了思想過硬,還要有足夠的戰略意識,要依靠領導人員的集體智慧使人才隊伍的凝聚力得到提升,培養一批市政公用經濟建設方面的優秀人才;第二,企事業單位要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和思想方面的培訓工作,以此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讓員工具有強烈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培養員工敬業的優良品質,從而為市政公用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4 結語
如今,市政公用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與之相關的各個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都應當對此予以重視,要在現有的市政公用經濟建設基礎上,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的產業化發展,以實現新時期市政公用經濟的快速發展,進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齊守印.公共經濟政策管理性及其增進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39(40):3-5.
[2]王新梅.加快市政公用經濟發展的具體對策研究[J].南方企業家,2018,38(02):144,146.
[3]齊守印.公共經濟再生產簡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7,39(10):1-13.
[4]章秋雯.基于市場經濟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應用與發展[J].科技經濟市場,2014(08):114-115.
[5]魏秋環.新形勢下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及措施[J].科技經濟市場,2016(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