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明
“我家兒媳婦比親閨女還親。”一見面,山西運城鹽湖區西張村94歲的老壽星姚翠娃就一個勁兒地夸起了兒媳婦曹拉拉。
曹拉拉今年57歲,結婚幾十年,從沒和公公婆婆紅過臉。
早些年,曹拉拉一家的生活很困難,冬天為了省炭,她屋里再冷也不生火爐,卻要把婆婆屋里的火爐生得旺旺的。夏天怕婆婆熱,就把僅有的電扇給婆婆用。這些年生活好了,她又給婆婆屋里裝了空調。給婆婆吃的雞蛋、奶粉、零食等,從沒間斷過。
婆婆生病了,曹拉拉更是忙前忙后,喂藥、喂飯;婆婆臥床不起時,曹拉拉總是精心給婆婆洗臉、洗腳,沒有絲毫嫌棄。前兩年,婆婆得了急性闌尾炎,怕花錢,不肯住院治療。拉拉四處籌錢,讓婆婆及時住院治療。婆婆住院期間,她沒日沒夜伺候了20多天。看著拉拉伺候婆婆的上心勁兒,同病房的人羨慕說:“老人家,你真有福氣,生了這么好個閨女。”婆婆說:“不是閨女,是我兒媳婦呀。”
“婆婆是俺家的寶貝,她老人家硬朗舒坦,俺心里就高興。” 撫摸著老壽星的手,曹拉拉滿臉喜悅。
如今,曹拉拉的兒子也已結婚,并有了女兒,一家四世同堂。拉拉的好榜樣教育和影響著自己的兒子、兒媳和兩個孫女。兒媳每天下班回家后,總要先陪著奶奶聊聊天,兩個小孫女也總是圍著老奶奶逗她開心。曹拉拉說:“俺家的傳統美德絕不能丟。”
曹拉拉當過村衛生員,辦過縫紉培訓班、做過成衣、辦過面粉加工廠。近幾年還打井修渠,承包了40多畝地種植棉花,在自家的9畝責任田里栽植了桃樹、核桃樹,年年都有4萬多元的收入。全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哪村的好媳婦事跡突出,哪村的村民就感到臉上有光。拉拉就是俺西張村頂呱呱的好媳婦。”村委主任王劍自豪地說,拉拉對自己的親人好,對鄰里鄉親也好。街坊四鄰需要幫忙,她從沒二話。70多歲的鄰居段良良得了腦梗,兒女不在身邊,拉拉常年幫著洗衣服、曬被褥;低保戶陳馬患糖尿病,拉拉經常做粗糧饅頭面條送去。拉拉識大體,明事理,孝敬老人,關愛鄰里,左鄰右舍都夸她、學她。
曹拉拉作為鹽湖區連續4屆披紅戴花的孝順媳婦,如今被鄉親們譽為婆婆的“小棉襖”,丈夫的“好幫手”,全村的道德楷模。
這幾年,鹽湖區開設以“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為主題的德孝大講堂,曹拉拉多次被請去講述自己敬老睦鄰的故事,感染了全村的鄉親。以德孝文化進農村,創建幸福村莊;進社區,創建和諧社區;進機關,創建德政單位;進企業,創建誠信企業;進學校,創建愛心校園的“五進五創”主題實踐活動,已在鹽湖區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