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濟市緊緊圍繞運城市委“打造華夏文明根祖文化國際旅游目的地”戰略目標看,堅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領,全力做好“旅游”文章,不斷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產業鏈條,推動文化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旅游+文化”提升新內涵
著力推進文化旅游互動共贏、融合發展,努力用文化留住游客,讓游客傳播文化。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在央視舞臺展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冰民俗舞蹈《黃河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濟道情《紡線線),在各大景區常態化演出蒲州花傘、空中飛獅、河東道情等特色節目。塑造愛情圣地旅游品牌,普救寺景區每年都以婚禮主題舉辦愛情文化節,吸引各地游客共同見證“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誓言。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競演,喜獲“十佳魅力城市”和“年度魅力主題旅游線路”兩塊金字招牌。
以“旅游+體育”打造新模式
通過組織品牌體育賽事,把體育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助推器。累計舉辦十九屆五老峰風景名勝區國際登山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和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和登山愛好者,僅2019年就吸引10萬游客登山觀光,并被授予“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投資1.26億元修復治理全省最大的淡水湖伍姓湖,修建了長16.7公里的巡湖路,成功承辦了2019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黃河賽段比賽。投資7.25億元建設的集體育場、游泳館、綜合館、訓練館為一體的體育中心“一場三館”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將于2020年5月建成,屆時可承辦多項國家級賽事。
以“旅游+農業”增加新樂趣
圍繞游客青睞于生態觀光、蔬果采摘、農事體驗等市場需求,在運蒲路百里沿線發展觀光農業及特色采摘基地20家,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村86個、鄉村旅游村12個、歷史文化村4個,發展鄉村客棧和“農家樂”158家。以葫蘆文化為主題的河東葫蘆文化藝術莊園,將傳統文化、旅游資源、休閑農業等要素有機融合,成為集農業種植、生態文化、非遺傳承和創意農業為一體的新型田園綜合體。堯王臺景區在主打堯舜禹禪讓文化的基礎上,打造了陶藝制作體驗館、喔喔雞舍、半山農耕園等,讓游客在欣賞大自然的同時,體驗傳統農耕文化。
以“旅游+餐飲”提高知名度
2019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水峪口古村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游博覽會暨2019中國永濟(國際)面食文化節,帶動景區游客數量實現巨幅增長。僅2019年10月2日當天,水峪口古村景區接待游客就突破了8萬人。期間,世界吉尼斯頒證官對這次面食文化節展出的最高建筑造型面塑鶯鶯塔、最大的景泰藍盤子、最大的動物造型面塑唐開元大鐵牛頒發了大世界吉尼斯記錄證書,進步提升了永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來源:永濟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