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櫻
那是一個冬日,我冒著細雨,去荷蘭阿姆斯特丹踏訪被譽為“心靈的畫家”和“光與影的畫家”——倫勃朗的故居。
歷史上,倫勃朗故居曾經多次易主,現在則已改為一座博物館,講述著這位17世紀著名畫家的日常生活和作畫場景。故居房間的墻壁上掛滿了倫勃朗和當時著名畫家的畫作。倫勃朗的畫室是故居中最大的房間,畫室內原樣陳列著倫勃朗的作品,仿佛令人聞到當時的氣息。
進入畫室,可以看到自然光透過彩繪的窗戶以獨特的角度射入房間,這也體現在倫勃朗的油畫中:他善于捕捉光線、運用光影效果,讓畫作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同時著重表現深刻洞察后的人性與內在心理,這一點與同時代畫家相比與眾不同。
倫勃朗不僅留下許多油畫杰作,還因蝕刻版畫的創作聞名于世。他的一生都在鉆研蝕刻版畫,將銅版畫從純粹模仿、再現畫稿的束縛中解放,直接以銅板為媒介進行藝術創作,從而創作出大量題材廣泛的蝕刻版畫。
在故居居住期間,倫勃朗迎來了創作的輝煌時期,他畢生的代表作《夜巡》就在這里完成。
這樣一幅杰作,竟引起軒然大波,遭到訂貨者的拒絕,并被訴諸法庭。自此,倫勃朗的聲譽和訂單一蹶不振。此后的20多年里,他因種種原因陷入家庭離散、官司纏身的境地。而這些戲劇性的遭遇,大多發生在這座故居之中。1658年,畫家因債務宣告破產,他的房屋和財產被全部拍賣,卻仍未能還清所有債務,直到1669年去世都生活在貧困之中。
探訪倫勃朗故居,令人唏噓不已。倫勃朗在世界藝術史上留下不朽的印記,他一生創作了600多幅油畫、300多幅版畫、2000多幅素描,閃耀著藝術的光輝。
(摘自《遼沈晚報》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