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澳宣布合作研發一種空射高超音速導彈系統,這是澳美之前進行高超音速技術研究項目的進一步工程化,可裝備在戰斗機級別的平臺上。澳方的聲明正逢中澳關系進入新低點之際,美媒指明澳大利亞此舉“針對中俄”。不過專家認為,如果澳大利亞真打算用高超音速導彈來威脅中國,那顯然有些不自量力。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日前宣稱,澳美合作的這種高超音速導彈,最快將在五年內裝備“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報道稱,澳大利亞正加緊準備在“數月內”開始試驗新型空射的高超音速導彈。根據《悉尼先驅晨報》的一份報告,雄心勃勃的時間表計劃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生產出可投入使用的武器。
報道稱,該導彈很可能至少最初由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攜帶,但也有可能集成在P-8A海上巡邏機和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上。雖然F-35A是潛在的發射平臺,但高超音速武器的體積較大,似乎不可能供隱形戰斗機的內置彈艙攜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此前曾透露其空射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概念(HAWC)的一種改型,作為美國海軍F-35C聯合打擊戰斗機的外掛裝備選項。此外,雖然試驗項目的最初重點放在空射導彈上,但澳大利亞也在尋求開發從地面或軍艦發射的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對記者表示,美澳合作開發高超音速導彈可謂各取所需。美國已經發展了多種平臺的高超音速導彈,但這些高超音速導彈體積較大,美國空射型高超音速導彈目前只能由轟炸機攜帶。而且目前的型號主要是助推滑翔型導彈。而與澳大利亞合作的新型高超音速導彈,一方面更小,更有利于小型空中平臺攜帶,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之前美澳在高超音速飛行器領域的合作成果,發展出技術更為先進的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氧氣,有利于彈體小型化或增加射程。此外,兩國合作開發,還能分擔開發資金,共擔研發風險。尤其是對于澳大利亞來說,能夠實現該領域零的突破,其針對中國的意圖明顯,我們不可不防。
(據環球網 12.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