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馬街道共轄6個社區,常住人口3.5萬,有壯、侗、苗、瑤、滿、回、仫佬、毛南等17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373人,占總人口的18.2%。天馬街道辦事處真情服務各族群眾,讓各族群眾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天馬街道辦事處扎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各族群眾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和紐帶。利用人口計生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建立少數民族人口信息數據庫,社區信息采集率達100%。在社區服務中心開設“民族工作專窗”,收集少數民族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解決群眾的需求和困難。組建“劉三姐”志愿者服務隊,為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子女、困難家庭點亮“微心愿”,為少數民族老人送去“敬老蛋糕”。制定了矛盾糾紛排查和協調處置機制,近年來共調解鄰里糾紛185起,調處成功率100%。實施十項“暖心工程”,5年來共幫助595名少數民族群眾實現了再就業,為11戶少數民族家庭辦理申請公租房手續,協調解決36名少數民族子女入學問題。
天馬街道辦事處全面打造民族特色精神家園,為各族居民創造共居共學共樂的良好條件。在街道、社區圖書室設置了民族類書籍專區,建立民族團結宣傳長廊,定期更新民族工作宣傳展板,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大宣講”“民族話語堂”。先后投入100多萬元為所有社區建設了“魚峰歌圩”文化活動室,每周開放40個小時以上。經常舉辦“對山歌”“竹竿舞”“百家宴”等系列聯誼活動,搭建網上歌圩平臺,舉辦網絡山歌賽等。
天馬街道辦事處堅持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積極籌措資金52萬元,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培育了大龍潭社區 “民情懇談會”“網絡山歌調解法”,獅山社區 “連心話語堂”和“創培就業示范”,柳石路小學 “和美校園班隊活動”等品牌。獅山社區和大龍潭社區分別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和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稱號,柳石路小學被命名為魚峰歌圩文化活動基地,龍潭公園被命名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同時,還帶動廣西煤田地質局、市工人醫院、魚峰山公園等多個單位加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隊伍,形成各族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建和諧美好家園的生動局面。
(供稿:柳州市魚峰區天馬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