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密瑞 薛博
摘要:根據高等院校農產品專業課的特點,將“雨課堂”的教學輔助軟件應用于傳統教學,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靈活性。介紹“雨課堂”的來源、功能及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探討其在提高專業課教師能力和素質方面的作用,為提高農產品類專業課的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關鍵詞:雨課堂APP;專業課;輔助教學;智能手機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0)06-0085-02
高等院校農產品類專業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與農產品有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其前沿科學技能和發展趨勢,具備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然而,根據沈陽工學院多年的教學經驗,傳統教學不僅內容比較單一,無法帶領學生開拓視野,而且枯燥乏味,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亟需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靈活性。雨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科技教學手段,能夠收集與農產品專業課程相關的內容,并與教材內容相呼應,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專業知識。為此,以農產品專業課為試點,開展“雨課堂”輔助教學改革,為提高教學效果積累經驗。
1 “雨課堂”的來源
隨著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愈加廣泛和深入。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將課程放到互聯網上,為所有人提供公平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此大背景下,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一款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基于微信公眾號與教師PPT,通過連接師生的智能手機終端,將課前、課上、課后的每一個環節有效連接起來。其目的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實現師生互動和教學,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推動教學模式改革。
在現代人類生活中,智能手機是一個極其普遍的存在,由通訊工具逐漸演變成娛樂工具,催生出越來越多的“低頭族”。然而,“雨課堂”引導學生利用手機學習,將手機由娛樂工具轉變成學習工具。為此,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用讓手機從“低頭工具”變成“抬頭利器”來評價“雨課堂”。
2 “雨課堂”在農產品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
“雨課堂”是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賦予教學全新的體驗,有助于實現大數據時代的智慧教學。其主要包括師生多元實時互動、教學全周期數據分析等,具有課前推送預習材料、課后推送復習題、二維碼點名簽到、隨堂限時測試、課上PPT永久保存等功能。在農產品專業課教學中,“雨課堂”在課前、課中、課后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1 課前
教師在課前將慕課發布的學習視頻或者小容量課件通過“雨課堂”傳送給學生后,學生利用閑暇時間預習,并思考和記錄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夠為其他環節提供充分時間。
2.2 課堂
2.2.1 掃碼簽到 傳統教學中,課堂考勤一般是由班級干部對學生進行點名,統計學生的出勤率,并將其作為期末考核的平時成績。人工考察出勤率會耽誤上課時間,也易出現漏查現象。“雨課堂”的掃碼簽到功能可解決上述問題,節省考勤時間和提高統計準確率。
2.2.2 課上測試 與農產品有關的大部分專業課都會分為若干章節,教師根據章節進行課堂測試。傳統測試方式是將試卷發放給學生后,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并交卷。發卷和收卷都會占用一定時間,影響課堂的學習效率。運用“雨課堂“對學生進行測試,可免去發卷和收卷過程,不僅能節省課堂時間,也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老師可即時了解學生對專業課內容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
2.2.3 “彈幕式”教學 在課堂學習中,除部分同學會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外,大部分學生很少與教師溝通交流。“雨課堂”的彈幕功能可以匿名發送,老師打開彈幕后即可獲知學生的具體問題和疑點。這種功能不僅拉進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3 課后
2.3.1 復習總結 課堂學習結束后,系統會對課上內容進行總結,并通過“雨課堂”及時推送給學生,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重點知識和內容。老師也會通過課后小結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課堂表現。另外,教師可提出問題或布置任務,讓學生查找資料后進行小組討論,激發學生對農產品相關知識的好奇心,進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3.2 推送作業 老師可以通過“雨課堂”推送課后作業,但不會要求學生運用其完成。“雨課堂”會幫助老師及學生學習,但不會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準確地說,它更像老師和學生的伙伴,幫助老師授課和學生學習。
3 “雨課堂”應用對專業教師素質的影響
培訓老師的“雨課堂”微信頁面,設置問答互動、幻燈片推送、現場答題統計、現場調查、發送點評或彈幕到投影屏幕、發送紅包等環節,向教師展示其良好的課堂互動性、及時的授課反饋性和授課形式的多樣性。老師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培訓課堂,了解“雨課堂”的特點及掌握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方法。
應用實踐表明,“雨課堂”具有良好互動、及時反饋和形式多樣等特點,在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和資源進行教學設計,以及實施基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教與學活動方面,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應用“雨課堂”的教師紛紛表示,通過二維碼了解新的教學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不僅開闊了教學思路,也對慕課和翻轉課堂有了全新認識,將在其他專業課教學中嘗試使用“雨課堂”工具軟件。同時,在教學中使用“互聯網+”等教學工具,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
4 結語
“雨課堂”在農產品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表明,其將專業課內容與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緊密聯系起來,把專業知識有效傳送給學生,可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雨課堂”作為一款優秀的教學輔助軟件,已得到大范圍推廣。然而,在應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蔣雯音,楊芬紅,范魯寧.“雨課堂”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研究印[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7(10):14-17.
[2] 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5):26-32.
[3] 李鵬,易淑明,鄭曉妮,等.“雨課堂”在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式導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8,32(4):560-563.
[4] 譚蘇燕.“雨課堂”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1):142-143.
[5] 曾曉晶,樊斌.“雨課堂”在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研究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9):245-246.
[6] 周鳳新,王興輝.基于“雨課堂”智慧教學環境的課堂教學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56-58.
[7] 徐峰悅.“雨課堂”式教學方法分析與探討[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1(4):17-20.
[8] 王冉,吳冰,李燕.“雨課堂”軟件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印[J].中國臨床護理,2019,1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