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園
摘要:學前音樂活動,是幼兒音樂學習的啟蒙,影響到學生未來音樂素養的積累與建設。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挖掘生活的趣、游戲的趣、互動的趣、評論的趣等,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在組織教學中,將“趣”融入到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展開,為課堂教學帶來新變。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活動;趣味性教學
前言:
隨著教育工作的深入發展,學前教育工作越發關注到對學生綜合的啟蒙,而音樂活動正是用以構建學生音樂素養的啟蒙環節。在幼兒音樂活動中,關注到活動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感知能力,適應幼兒園階段教學需求,同時能夠有效轉變幼兒教育現狀,為課堂教學帶來新變。本文即針對幼兒園音樂活動的趣味性展開討論,以期探尋幼兒音樂啟蒙路徑。
一、挖掘音樂活動中的生活“趣”
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挖掘并融入生活的“趣”,將生活氣息帶入到課堂中。音樂本身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如日常各項工作中發出有節奏的敲擊聲,通過拍手、跺腳等自然的表達出來的情緒等,都是生活中可見的音樂元素。挖掘音樂活動中生活的“趣”,可以從尋找生活中的節奏和創作配樂樂器兩個方面展開。將這兩個因素融入到音樂活動中,能夠為幼兒音樂活動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中有很多聲音,也會匯聚成一些獨特的節奏,而這些正是需要我們去發現與探尋的,無論是幼兒還是成年人。幼兒正處于發現生活的階段,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耳朵去聽世界、用鼻子去嗅世界……逐漸嘗試著用自己去感知世界[1]。此時,挖掘生活中的節奏,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及范圍內帶學生去感知音樂的節奏。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去找尋和發現生活中的節奏,并在課堂分析,如媽媽在廚房炒菜,洗菜的流水聲音、洗菜、切菜、炒菜匯聚的聲音等,引導幼兒去發現這些聲音,逐漸發現生活中、聲音傳遞出來的趣味。偶爾的,教師也會帶學生發現,如汽車鳴笛時尖銳的聲音,雖然幼兒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分辨這些聲音,但是已經能從悅耳與刺耳去分辨了。
找尋生活中的樂器。樂器是為了音樂進行配音與伴奏的工具,幼兒教育中,教師不妨帶學生以創新、發現的眼光去找尋生活中可作為樂器的工具,以完成音樂學習,發現音樂中的趣。認真觀察,可以發現,拍手、敲桌子、敲杯子和盆子以及蔬菜水果等,都能作為樂器加以運用。當孩子用這些“樂器”的敲打,完成對喜歡歌曲的配樂,可以找到音樂學習時發現的樂趣,積極參與到音樂的探索及學習中,也能以一種較為直接的方式,去感知和接觸音樂,而非單純地進行模仿與跟唱。
二、挖掘音樂游戲的趣
游戲是幼兒學習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在組織音樂活動中,增加音樂游戲,并激活音樂游戲中的趣味性,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使學生喜歡上音樂。
創設情景互動式的音樂活動。幼兒階段很多音樂作品都有一系列的情景及情節,且幼兒的音樂學習,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趣味互動去完成音樂體驗。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帶學生參與到音樂體驗式的互動游戲。如在學習《小貓歌》時,可以先帶學生去正常的聽、學音樂作品后,組織學生進行在熟悉歌曲后開始角色扮演游戲,學生分別扮演小貓、貓媽媽等,一邊歌唱一邊開展“躲貓貓”的游戲活動,逐漸進入到游戲體驗中。在課堂教學中,挖掘可供音樂活動開展的游戲活動,可以通過音樂本身的節奏感、音樂表達的內容等,在這樣的互動時,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的互動及體驗。
除了豐富的集體音樂活動,還可以開展個體的音樂游戲活動。以較為基礎的“身體樂器”的運用。在給定節奏后,可以拍手、搖頭、叉腰等形式去表達音樂情感,傳遞音樂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互動式的活動,如通過拍手表達輕松愉悅、通過跺腳表達沉悶難過等,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設定去完成的[2]。挖掘音樂互動游戲的趣,能夠使得課堂變得更具豐富體驗,同時也能為課堂帶來豐富的感知。在必要時,教師可以不斷展開教學互動,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以促成游戲工作的完善,為學生的學習帶來豐富的體驗。
三、挖掘音樂互動的趣
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中,實現師生、生生以及學生與環境的交流互動,也能有效增強其中的趣味性,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帶來豐富的體驗,而如何增加互動的趣味性,則是幼兒教育所需要思考的。
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是指在教師的帶動下所展開的互動活動。如在給定的節奏中,可以為學生配合一系列的童謠等加以互動,如“什么動物的眼睛紅又紅?兔子的眼睛紅又紅;什么動物的脖子長又長?長頸鹿的脖子長又長”,類似這樣的順口溜、童謠的配合,本身是實現綜合性的互動的重要途徑,進而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除了類似的順口溜,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帶有思考性的互動,如學習《蜜蜂做工》的音樂時,教師不妨結合實際,提問學生“小蜜蜂如此勤勞,在生活中你觀察到哪些人也十分勤勞呢?”,孩子的社會認知還比較淺淡,卻又十分真實,此時學生會給出自己心中的答案。諸如這樣的互動,能夠為課堂帶來豐富的體驗,進而影響到音樂的學習。
組織學生之間的互動,則是通過指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進行自主的多元的互動,所展開的課堂體驗活動。如在學習某一內容時,可以指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與課堂加以互動,如在學習《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時,本身是4/4拍的歌曲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跺腳、拍肩、點頭、起蹲等不同肢體動作,去自主表達音樂作品,與學生實現積極互動,找到音樂學習中節奏感和協調性之間的配合。而這種配合與關注,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帶來豐富的體驗。
除了上述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趣味的音樂互動也體現在為音樂活動所構建的音樂情境中。在課堂教學中,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也要適當增加學生學習環境的構建。音樂活動本質上也是一種區域活動,需要環境的陪襯與設計,如在學習《粉刷匠》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室預先貼上白色的墻紙,再指導學生通過自主的設計去完成設計任務。在學習《灑水車》這一作品時,可以將環境布置為基本的街景,以此帶學生進入到體驗中。音樂學習中與環境的互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帶動學生的學習及參與意識,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
四、挖掘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本身就是帶有趣味的,增加當前音樂學習的互動中,以創新的形式帶動音樂活動,深入挖掘活動本身所能展現出來的趣味性,可以進一步激活課堂[3]。基于活動形式、活動內容等的創新,可以做出積極嘗試。
如在感知音樂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去找尋聲音、傾聽生活。如在秋季,落葉的沙沙聲;在水邊,流水的嘩嘩聲;在家中,媽媽的嘮叨聲……在生活中、在身邊,都有不同的聲音存在,這些聲音每天環繞在我們身邊,卻也經常被忽略,應當不斷挖掘,進一步探尋。這樣帶有實踐性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為真實的感知音樂,探尋音樂作品。在課堂中,組織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可以逐漸增加參與感強、互動感強的活動,或是趣味的游戲,或是豐富的體驗等,能夠有效帶來豐富的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等,以促成發展。在必要時,可以邀請家長,一起組織開展家園共育,實現家校互動式的游戲活動,為學生的課堂教學帶來豐富的體驗,以促成發展。挖掘活動的趣味性,可以使學生了解到音樂就在身邊,音樂與生活緊密結合,逐漸將被動的音樂學習轉變為具有交互性的音樂體驗活動。
五、找到音樂評價的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挖掘對學生評價的趣味性。如學生進行小組互動,組織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細節處增加課堂的趣味體驗。
首先是教師評價的變化。對于幼兒教育而言,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相當有限,因此教師在“選詞措句”時要格外認真,找到幼兒適應、可以理解的詞匯,并且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如對學生的欣賞、贊揚、對音樂作品的情感投入等。評價中以直接的形式、熱情的表達讓孩子理解,正是評價的意義所在。除了必要的語言評價,也可以嘗試進行動作的評價,注重教師肢體語言的應用。幼兒階段孩子對語言理解有限,但是對于家長、朝夕相伴的教師,會表現出天然的親昵,基于這種源于本能的親切,教師不妨通過一些肢體語言、動作、表情等,去輔助評價,如笑臉、親切地撫摸等,這些的運用,能夠為課堂帶來更為豐富的效果。師生間的良好互動,能夠使學生增加對課堂的熱愛,逐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真正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增加學習的動力。
除了對教師評價要求的提升,也可以逐漸更為豐富的評價,如學生間的自主評價,教師的評價等。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的、相互的評價,在互相評價中增加交流。再如一些生活中的音樂實踐活動,可以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事實上,以往的音樂活動,家長所基于的關注度并不會很高,借助評價的環節,可以進一步拉近家長與學生音樂體驗的交流互動,以促成發展,全面推進音樂教育工作的發展,為學生的學習帶來豐富的體驗,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指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帶來更為豐富的體驗,以完善教學工作,激活課堂體驗,增強音樂活動的體驗及參與感。
結語:
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深度挖掘其中的“趣”的特色,為課堂帶來更為豐富的體驗,以促成發展。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教師與學生深度交流,指導學生進行小組互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所在,深度挖掘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促成發展,為學生的知識建設與能力增長帶來更為豐富的感受。音樂活動的互動中,有諸多豐富的體驗,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多元互動、情境的豐富建設等,以帶動學生透過音樂的專業知識,通過情感的感知,在心中埋下音樂的種子。
參考文獻:
[1]張碩.放飛童心——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趣味性教學[J].兒童大世界:教育研究,2018,19(4):56-58.
[2]付珊珊.淺談音樂游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6,21(10):109-110.
[3]陳正楠.幼兒園中班游戲化音樂活動的實踐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18.
[4]周玲.妙“趣”橫生——趣味性教學在音樂活動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9):92-93.
[5]侯立君.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充滿趣味性的實施方法[J].成功:中下,2018,2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