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介紹礦用無輪膠輪車運行與管理的重點,相關安全設施設置與檢查標準,膠輪車管控系統的組成與應用效果。
關鍵詞:膠輪車運行管控;安全設置;系統組成與效益
無輪膠輪車運輸是煤礦運輸一種形式,系統有運人、材料運輸兩種功能,為保證人員分時運輸,巷道內常布置有索道運輸裝置。膠輪車運輸巷道角度5°到13°之間變化,與傳統的軌道運輸不同,常出現的安全隱患與事故有超速、失速、側滑、制動失效等。
膠輪車運輸就是”單人作業“的特點, 合理布置4G和5G基站,從膠輪車輛運輸相關聯人、物、環分析,運用”一張圖“的功能,實現了入井閉鎖、“四超“測量、跑車防護裝置、制動失效保護功能。
該系統具有門禁系統、猴車閉鎖系統、稱重系統、語音提示功能、防撞墻和防飛車單元模塊,采用“米”級精確定位,對膠輪車實施智慧化、智能化、自動化管控,配合井下物聯網無線通信覆蓋技術,并融合礦山對無軌膠輪車的通行管理需求,首創的井下巷道測速抓拍功能,穩定探測 150米范圍內的運動目標,距離分辨率可達0.3米,可對超速車輛進行速度、時間、地點、圖片的記錄和抓拍,完成無人化全時段執法管理。
1“三條線”管理保車輛完好[1]
1.1車輛上線檢測
在車輛檢測上,堅持“定期檢測”與“維護檢測”相結合,在每周三正常的檢測線檢測基礎上,執行出庫必查制度,對車輛每次出庫完好狀況由檢修人、司機、車檢人員對車輛的剎車系統、油位、液位、電車電量、安全操作機構進行再確認,實現了“隱患車”不出庫的管理目的。
從車輛的定期保養、日常出庫管理、車輛升井狀況匯報,向司機、井口管理員、入庫管理員貫徹”每升入井一次就是一次檢修過程“車輛保養理念,實現車輛的出入井完好。
通過車輛的輪重與側滑量,計算車輛的制動力,生成車輛合格報告。
1.2環境線趟檢查
在車輛運輸路線,堅持司機“每趟匯報制“和管理人員”周檢“制,在副斜井路面管理上,實行了清掃制度,實現路面無雜砂,保證路面的清潔;在采區內部路面上,實行“無潮濕”、“無積水”、“ 無雜砂”全巷道管理,保證路面的清潔。從運行路線的寬度、物料堆放、路面積水等影響膠輪車運行的因素實行趟分析制度,保證膠輪車運行環境。
在大坡段路面管理上,在輪胎行駛路線上開槽,槽尺寸寬60mm,深30mm,兩槽間隔300mm。
1.3信號傳輸線常聯系
從4G和5G基站布置點看,井口調度驗收員根據一張圖上膠輪車的運行軌跡和司機出、入井時間,判定車輛運行情況,停頓5分種以上者,井口調度員通過微信、礦井廣播系統與司機取得聯系,做到車輛、司機、調度員三者不分離。
2加大“四大員”管理,[2]
2.1維修人員管理
在車輛維修環節上,引入設備點檢制的理念車。維修人根據每輛車上月的運行情況,制定臺次車輛維修保養計劃。實行“小毛病也必須大修“的維修理念,做到維修保養有記錄、配件更換有周期
2.2司機操作員管理
在司機操作員的管理上,讓每一位司機明白自己單獨作業的重要性,一出事故就是“車毀人亡“,從車輛上車水量、油量、氣量、電量、制動力矩固定裝置檢查到車輛行駛中瓦斯、水溫、行駛速度、應急裝置判定車輛的運行完好狀況。在運行環節上,嚴格執行會車和嚴禁上坡駐車,一旦發生故障,執行停車維修會診制度。
在司機管理上,在井口實行了“人車對應”管理,使司機對車輛的完好程度實行“行程匯報制”,司機在升井時,向井口調度員匯報行程、行程路況、安全設施狀況,實現“趟趟”安全行駛。
2.3井口調度驗收員
井口調度驗收員根據“一張圖”顯示信息,合理安排車輛出入井,在合格車輛進入副井口,檢查司機狀態、車輛完好狀況、輔助裝置完好狀況、裝料捆綁情況,“四超“車輛數據對照、應急裝置完好、副井斜巷內是否有人作業、其它車輛行駛狀況等,向當次運行司機交代清楚。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制度,嚴禁不合格人車、料車入井。
2.4裝料驗收員
在裝料環境管理上,在地面、井下裝卸料點,從車輛的轉彎半徑入手,抓好巷道設計關;從裝卸料品種入手,做好起吊點設計滿足裝卸要求。在起吊環節上,嚴格規定試吊次數、起吊工具選擇。在照明環境,保證工作地點照明無死角。
在裝料器具管理,全部實行集箱化運輸,針對入井材料,采取“小件入包、大件入箱”的措施,加工了支護用品、電器設備、皮帶機輔件、電纜等專用車。根據車輛運載車和巷道環境,對各材料實行限“噸位”裝車管理法,保證了車輛運行中安全。
在捆綁環節上,實行單件捆綁制和整車捆綁制,做到車與物品一體,實現物隨車動的管理方法。
3安全設置管理[2][3]
3.1門禁及“四超”車輛監測裝置
在測線上檢測不合格的車輛。其數據傳入副井口車輛管理系統,實現了不合格車輛不能進入井口的目的。當合格車輛到付井口左右十米時時,猴車自動閉鎖,經車輛號碼識別系統識別確認,車輛進入付井口。
在安全設施上設計上,穩重系統檢測重量合格、物料輪廓識別系統辨認物料符合要求時,經過地下磁鐵,才打副井上口入井阻車器,車輛進入斜巷運行階段。
在“四超“車輛管理上,對車輛設計參數進行周校驗,保證設備的準確性。
3.2防跑車裝置管理
在斜巷運行階段,每隔100米在巷道裝設有防撞裝置,在各聯絡巷口,裝置有防撞裝置、防跑車裝置和語言信號。對副井巷道內布置的四道聯跑車裝置,應用動態、靜態兩種實驗方法,實現車輛超速、失速實現目的,同時實驗防跑車裝置靈敏性和可靠性。
車輛間的遠距離信號傳輸為CAN總線和采用光纖的光信號傳輸,處理發射和接受相匹配信號來實現整套裝置的動作執行阻車、車速檢測、信息顯示和聲光報警的各個功能。
在機械設計上,電/氣動執行器輸出軸控制擋車欄動作,輸出軸收縮后擋車欄迅速從支架的滾筒上自由滑落,擋車欄前端有2個定向輪有限著地,其后掛網的脫鉤機構輪也著地,擋車欄掛網展開,同時擋車欄繼續前行,直到擋車欄從支架滾筒上滑落為止,這時掛網也已展開完成,動作執行完畢,完成擋車動作。
3.3紅綠燈管控管理[4][5]
在副井與支巷的管理上,采用紅綠燈管控和語音報警,在50米范圍內及時向司機發出報警信息,實現車與車、車與人互警的管制管理模式。
4效益分析
4.1實現了車輛動態數據一體化管理
采用云數據分析和數據庫管理,實現車輛數據在檢測平臺、運行管控平臺數據共享管理。
4.2實現一小時車輛快速裝車
通過一張圖管理和WIFI信號全覆蓋,實時監測車輛位置,實現車輛運行全監控,杜絕了“停料待車、停車料車“現象,初步實現車輛從井口到出發一小時快遞物流管理線
4.3實現了斜巷運輸“高速化“管理
通過在巷道內紅綠燈管控與速度測控,實現車輛25KM/h “高速“常態化管理。
4.4實現防跑車動態化測試管理
加工專用測試裝置,實現了防跑車裝置就地、遠程靜態測試和遠程動態測試,保證了裝置的可靠性和靈敏性。
4.5設置參數反檢化,保證了測試數據正確性
通過每周對車輛設計參數的校正,反校了“四超“測試設備的可靠性。
5結語:
本文從礦用無軌膠輪車的工作性質、人員管理、運輸難點分析了膠輪車管理重點,從智能管控平臺的信息、安全設施的功能和實驗,分析了膠輪車快速高效運行的手段和措施,為膠輪車安全運行提供了方向。
參考文獻:
[1]智慧煤礦主體架構設計與系統平臺建設關鍵技術[J]. 龐義輝,王國法,任懷偉.煤炭科學技術.2019(03)
[2]煤礦無軌膠輪車輔助運輸系統的應用現狀及發展方向[J]. 靳偉偉.機電工程技術
[3]煤礦無軌膠輪車智能調度管理技術研究與應用[J]. 劉宏杰,張慧,張喜麟,韓雷.煤炭科學技術.2019(03)
[4]無軌膠輪車調度監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J]. 羅明華,郭海軍,陳瑋.工礦自動化.2013(05)
[5]煤礦無軌膠輪車監控調度系統設計[J]. 郭海軍,續芳.工礦自動化.2013(04).2019(03)
作者簡介:周暢(1970-)男,漢,安徽省濉溪縣,工程碩士,內蒙古鄂爾多斯智能煤炭麻地梁煤礦機運部,工程師,從事煤礦機電系統監控、控制研究,自動化控制與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