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弦
摘要:如今,現代建筑朝著越建越高的方向發展,電梯的使用更加頻繁,因此,做好電梯的安全檢驗至關重要。工作人員在檢驗或者維修電梯時,一定要避開潛在的危險源,遵守國家標準,落實安全檢驗,避免因此引起的財產損失,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維護好人身安全。一般來說,電梯檢驗的危險源包括:墜落傷害、機械傷害、電氣傷害等,這些都威脅著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針對這些可能存在的危害,本文將展開對電梯檢驗防護對策的探討。
關鍵詞:電梯檢驗;危險源;防護對策
1、引言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鎮出現了越來越多高層建筑,電梯成為了這些高層建筑必不可少的工具,節約了人們大量的上樓時間,同時電梯也為貨物的搬運帶來了便利。然而,近年來,電梯事故頻發引起了人們對電梯安全的重視,在完善建筑功能時,相關人員也要注意電梯安全,做到及時維護,不斷強化電梯的安全性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保障。電梯檢驗就是電梯日常運行里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檢驗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對電梯整體的運行狀態做一個評估與動態檢查,由于高層建筑里電梯系統相對復雜,在檢驗時存在一定危險,需要檢驗人員小心謹慎的避開危險源,做好預防高空墜落、電氣傷害以及機械傷害的防范措施,保障電梯安全、穩定的運行。
2、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
2.1墜落危險
電梯一般安裝在高層建筑里,且作為垂直運輸的重要設備,其有一定的升降高度,所以,據統計,電梯事故里最多的就是高空墜落事故,墜落事故一般包括三種情況:第一種:相關檢驗人員在檢驗轎頂時,由于較窄的轎頂空間、較多的運動部件,檢驗人員會面臨被卷入、絆倒而從高空墜落的危險,如果剛好在比較高的樓層進行檢驗,那么人員傷亡的危險會更大。第二種,檢驗人員在檢驗完畢離開轎頂時,如果處于非平層區域,沒有和出口的位置相對,檢驗人員很容易面對踩空危險,進而發生墜落事故。第三種,檢驗人員在檢驗轎頂與轎底時,如果操作不當,會引起井道部件掉落或者電梯降落事故,也可能導致墜落危險。
2.2電氣傷害
電氣傷害的類型有很多,電擊、觸電或者漏電事故都屬于電氣傷害,數據統計,每天國內都有電氣傷害事故,而在電梯檢驗過程中,電氣傷害也十分常見。電氣傷害的程度往往依據電壓大小、現場濕度不同而不同,當現場比較潮濕時,更容易導致漏電、觸電的危險,這就要求在做電梯檢驗時,應當在事前做全面檢查,底坑是否存在積水、電壓是否在允許范圍以及檢驗工具性能是否達標等。一般來說,電梯檢驗時容易發生的電氣傷害有以下幾種:(1)電梯機房電線老舊、外皮破損引起的金屬暴露,一不注意就容易導致電擊傷害事故;(2)環境潮濕,在潮濕的環境下,電路的安全電壓會降低,進而引發觸電安全隱患。(3)設備浸水,陰雨天氣,空氣濕度大,有些設備的絕緣效果不靈驗,引起漏電現象的發生。
2.3機械傷害
電梯屬于大型的機械設備,其機械部位容易引起對檢驗人員的身體傷害。高樓里,機房中有較多的旋轉部件,比如說曳引輪、限速器等,如果缺乏防護罩等保護措施,檢驗人員在接觸這些機械的過程中,可能被碰傷或者夾傷,引起機械傷害。在檢驗安全鉗時,也要及時復位,避免復位時出現旋轉過快,反彈誤傷的現象。此外,檢驗人員在進行手動緊急操作試驗時,如果配合不當也容易出現失誤,而引起轎廂的快速移動,進而盤車輪快速旋轉,傷害檢驗中的檢驗人員。檢驗人員在檢驗電梯轎頂,注意不要把四肢伸到護欄外,否則容易被重部件撞擊引發骨折、跌落。在檢查轎廂底部時,如果電梯突然運行,檢驗人員也容易被電梯的護腳板、補償鏈等傷害,再加上電梯底坑空間較小,如果不小心傷害到了頭部,會危害到檢驗人員的生命安全。
3、電梯檢驗的防護對策
3.1墜落傷害的防護對策
對于電梯檢驗的墜落傷害,需要在前期做好準備工作,做好細節的處理,盡量避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危害,首先,穿好安全帽、工作服,還要準備好具有防滑功能的勞保鞋,在檢驗現場放置警示標示,檢驗前確認好所用的儀器與設備是否進行過計量且在有效期內,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細節,保護自身安全。其次,在進入現場檢驗的環境時,要確保自身對整體的環境有清晰的認識,保證各個方面都做好準備以后再進入到操作現場。當出現操作平臺存在于地面高度差時,盡量避免依靠保護欄,更不要移動到平臺邊緣地帶,杜絕踏空危險的發生。接著,在進行轎頂檢驗過程中,先打開井道燈,確認了轎廂與井道的情況后,再用三角鑰匙開啟層門,在開啟層門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守操作規范,按照一定流程進行,不要讓身體依靠在門扇上,保持自身身體的平衡,避免因為重心不穩而跌落到井道的情況。在開啟層門的過程中,應該先打開一條縫,確認轎頂的位置是否正確,能否安全方便的進入,避免踩空墜落。最后,在檢驗轎頂的過程中,要注意身體部位,不能將四肢伸到防護欄外面,更不要將重心倚靠在防護欄上,轎頂狹窄,檢驗人員也不要隨意在轎頂走動,避免轎頂運動部件的卷入,還有防護欄沒有固定而跌落。
3.2電氣傷害的防護措施
檢驗人員在檢驗電梯的過程中,要注意采用絕緣設備,尤其是電氣檢驗時,使用絕緣用具是最有效的防護手段。在電氣檢驗前,同樣要穿戴好絕緣用具,明確用正規的操作手段來遵循規范。首先,要檢驗是否出現漏電現象,用有效的電筆進行確認,防止出現電擊傷害。其次,在檢驗門鎖時,檢驗人員不要徒手去觸碰金屬的帶電部分,以防止觸電危險事故的發生。最后,如果碰到的潮濕、下雨的天氣,就需要電梯檢驗人員格外注意,可能出現浸水引起絕緣失效、漏電的問題,需要檢驗人員隨時做好漏電測試工作,只有處理好全部的漏電問題以后,在開展下一步工作,避免出現被電擊傷害的事故,如果碰見使用年限較久的電梯,還要關注電路老化的問題,不要隨意觸碰發熱的電氣設備,防止燙傷。
3.3機械傷害的防護
檢驗人員在檢驗電梯機房時,應當格外留心電梯機房的運行狀況,弄清楚電梯機房里所有的轉動裝置位置,意識到帶著手套并不意味著完全安全,不要隨意觸摸機房里各種運轉中裝置,因為手套容易夾在這些轉動的設備里,檢驗人員如果一時之間難以掙脫,很容易引起機械傷害。其次,在進行手動緊急操作試驗時,檢驗人員要指導操作人員,一定按照廠家緊急救援程序流程就行操作,還要注意車輪的轉速,如果轉速過快要及時松手。在電梯轎頂作業時,檢驗人員腳上應該穿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工作鞋,防止滑倒、刺穿,并且佩戴安全帽,不要把肢體伸到護欄外,如果必須要探頭查看井道的實際情況時,要在不運行的狀態下進行。最后,當檢驗人員下底坑檢查時,要確認站立或者蹲下的位置,防止電纜、轎底配重以及護腳板等部件傷害到自己。
小結
綜上所述,如今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電梯設備是高層建筑的必備功能,需要及時檢驗,防止出現危害造成人身安全。對此,檢驗人員在電梯檢驗過程中,也要做好防護措施,確保自身的人身安全,遵守國家規定的操作規范與流程。
參考文獻
[1]王雅琴.電梯檢驗中危險源分析與合理防控方式解析[J].設備監理,2019(10):34-35.
[2]雷彥昌,聶偉雄,黃松發.防爆電梯檢驗中危險源及安全保護管窺[J].中國設備工程,2019(02):95-96.
[3]徐懿.試論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及防護對策[J].西部特種設備,2018(03):57-58+52.
[4]劉銘祥.淺談電梯檢驗過程中危險源的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資訊,2018,16(10):103+105.
[5]韓勝軍.電梯檢驗中常見危險源分析及安全防護[J].建材與裝飾,2017(45):174-175.